于玲 北京城建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筆者認為,公司審計部可草擬《關于工程項目效益審計因實行“營改增” 需相關業務部門提供資料的內容及流程》,要求各相關業務部門按照以下流程提供相關審計資料,具體包括:
1.公司財務部門在接到被審計單位報送的截止2016年4月30日累計回收工程款及營業稅發票開具情況說明后,7個工作日內進行核實,同時注明被審計單位屬于何種計稅方法(適于簡易計稅方法的老項目,征收率3%;適于一般計稅方法的新項目,征收率11%),需相關業務人員及部門部長簽章確認,并返回被審計單位,被審計單位將該說明原件留存審計部,與審計底稿一并裝訂;
2.公司經營管理部在接到被審計單位報送的結算資料及財務部簽認的截止2016年4月30日累計回收工程款及營業稅發票開具情況說明復印件后10個工作日內,向審計部及人力資源部同時提供簽章的項目工程結算收入分析表,分析表需劃分屬于營業稅期間收入及屬于增值稅期間含稅及不含稅收入,需相關業務人員及部門部長簽章確認;
3.公司施工管理部在接到審計部電話通知3個工作日內提供被審計單位累計報量數,并劃分2016年4月30日前報量數及2016年4月30日后報量數,需相關業務人員及部門部長簽章確認并返回審計部。
筆者認為,建筑業自2016年4月30日開始實行增值稅之后,應將工程結算收入分解為營業稅期間收入、增值稅含稅收入及不含稅收入,并分為新老工程(簡易計稅或一般計稅)分段計算。
1.工程結算收入的確認:根據公司經營部提供的××工程結算收入分析明細表、項目部提供的與甲方的結算核實該工程的結算收入。
(1)營業稅期間收入=根據被審計單位提供的由公司財務部簽章確認的、2016年4月30日之前已開具給甲方的營業稅工程款發票金額作為營業稅期間收入;
(2)增值稅含稅收入=根據甲方結算收入-按2016年4月30日之前已開具給甲方的營業稅工程款發票金額作為營業稅期間收入;
①簡易計稅項目時:增值稅不含稅收入=增值稅含稅收入/(1+3%);②一般計稅項目時:增值稅不含稅收入=增值稅含稅收入/(1+11%);
工程結算收入=營業稅期間收入+增值稅不含稅收入+增值稅。
2.應上交稅金
“營改增”時點之后,施工企業工程項目主要涉及的稅種包括:營業稅及附加、稅金及附加及增值稅,需按工程結算收入分解后的營業稅期間收入、增值稅不含稅收入,并分為新老工程(簡易計稅或一般計稅)分段計算。
(1)營業稅及附加:
2012年1月1日之前,營業稅及附加=2012年1月1日之前累計報量×3.30%;
2012年1年1日-2016年4月30日,營業稅及附加=(按2016年4月30日之前已開具給甲方的營業稅工程款發票金額作為營業稅期間收入-2012年1月1日之前累計報量數)×3.36% 。
(2)稅金及附加:
簡易計稅項目時:稅金及附加=(甲方結算收入-按2016年4月30日之前已開具給甲方的營業稅工程款發票金額作為營業稅期間收入)÷(1+3%)×3%×12%(或者按工程項目所在地稅率);
一般計稅項目時:稅金及附加=甲方結算收入 ÷(1+11%)×11% ×12% (或者按工程項目所在地稅率)。
(3)增值稅:
簡易計稅項目時:增值稅=(甲方結算收入-按2016年4月30日之前已開具給甲方的營業稅工程款發票金額作為營業稅期間收入)/(1+3%)*3%;
一般計稅項目時:增值稅=甲方結算收入/(1+11%)*11%。
“營改增”時點對審計調整處理的影響,主要是因對工程結算收入重新進行了劃分后,造成營業稅期間收入和工程項目累計統計報量金額之間的差額需要進行審計調整,此時需要充分考慮截止2016年4月30日施工企業已向甲方開具的營業稅工程款發票金額、工程項目累計統計報量金額和累計實際回收工程款金額三者的關系。
截止2016年4月30日施工企業已向甲方開具的營業稅發票金額、工程項目累計統計報量金額兩者之間通常存在三種關系:一是當開具的營業稅工程款發票金額與工程項目累計統計報量金額完全一致時,則無需對營業稅期間實現的“應收賬款”和工程結算“科目”進行審計調整;二是當開具的營業稅發票金額大于工程項目累計統計報量數時,需要按兩者的差額,進行“借:應收賬款貸:工程結算”的審計調整,同時根據差額乘以相關稅率計算的營業稅金及附加金額,進行“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 的審計調整;三是開具的營業稅發票金額小于工程項目累計統計報量金額時,需要按照兩者的差額,進行“借:應收賬款 貸:工程結算”紅字的審計調整,同時根據差額乘以相關稅率計算的營業稅金及附加金額進行“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 紅字的審計調整。通過以上審計調整后,就保證了工程項目營業稅期間收入與工程項目累計統計報量金額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