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蘭軍 阜康市有色苑物業服務有限公司
國有企業生產經營發展過程中,基層政工人員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此需加強基層政工隊伍建設。新時代背景下應當保持與時俱進,積極建立一支創新、開闊以及知識型和經驗型的高素質基層政工隊伍,為國企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管理體制的革新,國有企業政工工作應當保持與時俱進,及時進行調整方向和改進模式。然而,實踐中卻并非如此,尤其是基層政工隊伍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國企政工工作與生產經營之間存在差異,前者無法直接創造經濟效益,因此二者難以有效融合。同時,思政工作很難在效益優先的生產結構模式上發揮其應有的積極作用,為數不少的國有企業還延用傳統的政工工作制度,由上而下進行宣教,具有強制性特點,很可能會引起職工矛盾或者心里不悅,員工喪失了信任感。政工工作因缺乏激勵考評機制,沒有將思政實際效果體現到經濟利益中去,致使國企無法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主動性。
隨著社會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國企職工人員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轉變。隨著改革不斷深入化,國企政工人員的價值觀發生了變化,給實用主義、貪腐主義以及拜金主義等不良思想以可乘之機。黨政部門難以在短時間內提供價值導向的情況下,就會導致企業員工思想陷入困境。現代國有企業制度日趨完善,使得傳統的政工工作模式無法在短時間跟上企業發展節奏。企業內部治理結構還處于轉型中,新老機制并存,國企黨組織因無法劃清權限責任接線而導致領導難以定位;同時,內部管理人員也無法確定自己的權限范圍與職責,致使政工工作的開展不順利。國有企業政工隊伍和人員組成的變化,導致思政工作更加的復雜。國企轉型以后員工的歸屬以及收入和適應能力等多個方面的內容都發生了變化,企業員工利益需求多樣化。尤其是年輕的員工,主體觀念和競爭意識強激發了他們的競爭性。國企內部員工出現分化,極易造成干群內部的矛盾和隔閡,大大降低了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和熱情。
基于以上分析,筆者認為新形勢下的國有企業存在的政工問題具有客觀性、普遍性,為了能夠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最為關鍵的在于加強國企基層政工干部隊伍建設,以此來提高員工素質以及促進企業發展。
國有企業基層政工工作以及甄工隊伍建設過程中,首先應當從思想上重視起來,將政工工作以及基層政工隊伍建設放在重要位置。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思想工作的關鍵在于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同時還要鞏固全黨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國有企業政工工作中應當堅決維護黨政價值理念以及文化理念,利用科學理論和知識來武裝廣大干群頭腦,凸顯馬克思主義在國企文化建設過程中的指導地位,從而使國有企業內部干群能夠建立團結的思想基礎。實踐中,還應當強化廣大干群責任意識以及責任感,全面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基層政工隊伍建設,這樣才能全面推動國企改革發展。
在國企基層政工隊伍建設實踐中,應當先完善管理機制,通過制度的落實來有效促進國企政工工作的全面開展。值得一提的是,在此過程中可以制定和實施激勵機制,以此來提高政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第一,理解和認可干群工作,對成功之處予以肯定。同時,還應當將職稱評優以及崗位晉升等作為有效的激勵方式,從而使其能夠有效投入到工作實踐之中。第二,國企發展過程中的物質激勵也是非常重要的,即對做出突出貢獻的職工以及表現突出的一些職工,應當給予獎勵或提拔等。通過激勵機制的實施,既要對國有企業基層政工體系內部加強引導,又要不斷擴大其作用范圍,以此來促進基層政工隊伍建設的積極主動性。
在國企基層政工隊伍建設過程中,工會的作用不可小覷,實踐中應當保持與時俱進,通過不斷創新和改進工會工作模式來保證工會滿足整體發展要求。在政工隊伍建設過程中,應當依法求變求專,立足實際正確開展各項工作,建立針對性、靈活性和特色的工會方法,以此來提高政工工作水平。實踐中應當突破傳統的舊模式,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比如建立扁平化政工工作模式,在原政工工作模式下加強與社區、院校、家庭、工會等顯性主體的合作,深入挖掘網絡、電視以及新媒體等政工工作思路,將政工工作逐漸轉向社會化以及網絡化。在此過程中,還應當依靠法律、經濟以及輿論和科技手段,結合國企發展特點與要求,建立長效政工隊伍建設管理機制。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當前國企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國有企業基層政工隊伍建設過程中的影響因素較多。實踐中,應當加強思想重視,完善管理機制和創新方式方法,各方面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