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樂
由于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逐步實施,中國和沿線的多個國家建立多方面的金融合作關系,包括國際間的貨幣結算、設立境外金融機構等。但是由于沿線國家存在的經濟發展不平衡、政局的穩定,區域經濟組織的影響,較多等原因,金融合作受到了影響。因此,針對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國際金融合作還要從多個方面謀求發展機遇,創新金融合作模式,加快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發展,實現沿線國家的深層次合作。
中國最初在哈薩克斯坦設立中國金融機構。經過多年的不斷發展,中資銀行的業務量在保持著穩定增長和良性發展,銀行業務包括了存款,貸款以及匯款和貨幣兌換等多種業務。中國與多個國家依托上海合作組織開展開了多方面的金融合作,中國的開發銀行和“一路一帶”沿線的多個國家的金融機構達成了合作意向,有效解決了沿線國家在貿易中的融資問題,沿線國家的合作拓寬了領域,合作包括能源、林業、制造等。在中東的多個地區,中資銀行設立了海外分支機構,方便了中國游客在海外的刷卡消費,拉動了旅游業的發展,也促進了貿易往來。
由于“一帶一路”的深入,沿線國家的開發性金融獲得快速發展。特別是亞投行的成立,由于這個機構具有政府色彩,實現多了多國的相互扶持,亞投行具有多邊開發性質,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可以獲得發展資金,可以實現基礎建設的互聯互通,有助于推動經濟發展的一體化,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合作更加緊密。金磚國家在2015年成立了開發銀行,沿線國家可以依托開發銀行形成的資金池完成多國外匯的兌換。此外,由中國籌備成立的絲路基金在北京成立,基金的主要方向是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尋找商機,并提供項目的融資。
為深化上合組織達成的貿易協議,上合組織國家的金融機構簽署多國銀行的聯合協議,協議的簽署標志著上合組織成品相關的銀行聯合體正式成立。銀聯體借助開發銀行可以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建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銀聯體框架設計路基于“一路一帶”沿線國家的共同發展,重點關鍵沿線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能源開發。中國的多家企業如中石油、中信等依托銀聯體實現多個海外項目的并購。
中國金融機構充分“一帶一路”尋找發展機遇。中國工商銀行在阿拉木圖成立了海外分支機構。中國的多家銀行在匈牙利成立分支機構,這是中國的商業銀行在中東歐地區開設的第一批金融機構。商業金融合作涉及到多領域多層次的合作。此外,“一帶一路”沿線國的金融機構也在努力開辟和發展中國的金融市場。目前,多個中亞國家在新疆設立了金融機構,開民人民幣往來結算業務。俄羅斯的外貿和外經銀行在中國上海和北京分別設立了辦事處。從當前的投資和融資情況來看,中國和“一帶一路”的多個沿線國家實現了金融合作,合作的形式多種多樣。合作的程度不斷深入。比如中國和巴基斯坦在北京成立了聯合投資公司,投資公司主要為中國和巴基斯坦的企業投資提供服務,內容涉及到融資和投資以擔保等多種金融服務。
在貨幣方面。中國人民銀行和沿線的多個國家央行簽署了貨幣兌換協議,這有助于降低貿易雙方的交易成本,消除由于使用美元貨幣實施國際結算時存在的匯率風險。人民幣在國際結算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人民幣的作用受到了沿線國家的認可。隨著“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不斷深化,中國的人民幣將沿線的更多國家達成相關的貨幣協議,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日益提升。 當前,人民幣在國際外匯市場的交易規模在持續增長,居世界外匯市場成交量的前列。
金融合作的基于是實現經貿方面的合作,金融一體化必要條件是區域經濟要實現一體化發展。要實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金融合作的長久性,首先要保證區域間的經濟合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資源豐富,合作發展潛力巨大,因此要充分利用好各國存在的優勢,推動國際金融經濟帶的建設和發展。比如在中國的西北地區建立可以輻射中西亞的能源、金融和物流中心,和沿線國家擴大合作,發揮能源的紐帶和橋梁作用,強化所在區域國家的溝通合作,實現中西亞國家的能源交易采用人民幣結算。此外,還可以大力地發展沿線國家的債券市場。由于國內經濟的高速發展,不僅需要有相關的機構的金融支持,還要借助債券市場實現融資。債券市場是債券買賣和發行的平臺,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內容,債券市場有利于規避和降低投資者存在的潛在風險。所以債券市場的發展不僅可以化解潛在的商業風險,還可以提升金融市場的競爭力,可以更好地為“一帶一路”提供金融服務。
金融機構的成立要基于多邊開發性。開發性金融可以為沿線國家的基礎建設提供資金支持,要項目實施的基礎。開發性金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是不同于政策性金融和商業金融,一種新型的金融形式,金融形式不需要提供援助和補貼。所以亞投行的設立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成立具有開發性金融的特點。但是為了推動沿線國家的深層次發展,要加強協調推動開發性金融與商業金融同步發展。在進行項目評估時,要采用商業金融的模式評估開發性金融項目的預期收益,這有助于推動金融業的可持續發展。要創新區域間的融資擔保機制,由于亞投行的成立可以為沿線的多個國家提供基礎建設項目需要的融資,由于具有融資擔保功能,有利于中國的資本向境外輸出。我國和合作國家要積極探討多層次的融資渠道,創新擔保機制,借助各類基金為區域內的貿易服務提供金融支持,努力建設新型合作模式。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要注重經濟上的交流合作,這有利于推動人民幣的發展,人民幣要從區域化向國際化的方向發展。要發揮“一帶一路”戰略的優勢,推進人民幣向國際化發展的進程。我國的許多出口企業經過多年的成長在貿易方面具有了一定的實力,因此在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中具有比較強的議價優勢,此外由于海外投資和資本輸出產生的帶動作用,人民幣實現出口貿易存在很大的結算空間,因此要完善和發展“一路一帶”沿線的國家的結算方式,特別是能源和大宗商品在貿易往來中要使用人民幣進行計價和結算。其次還要穩步推進人民幣的匯率改革,匯率機制的改革要立足于市場化,人民幣投資產品多多元化,匯率風險管理工具要多樣化,逐步消除人民幣長期存在的持有需求不足的不利局面。最后還要加快實施人民幣資本項目的對外開放,人民幣資本項目要有完善的自由兌換機制,大力發展以人民幣為中心的區域國家外匯交易市場,使人民幣成為沿線國家貿易往來的主要金融貨幣。人民幣市場要實現借貸和投資的功能,進而發展成為儲備型貨幣,真正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功能。
在金融全球化一體化的發展背景下,各個國都非常注重金融合作,特別是對于金融穩定要更加關注。由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存在一定的復雜性,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都比較復雜,因此維護區域金融的穩定是非常必要。所以要不斷加強跨境的金融監管和合作。加快推動和實施與沿線各個國家的金融合作,提升金融合作的抗風險能力。建立和完善金融合作監管機制,沿線國家要結合金融合作的具體情況,加強金融方面的監管和溝通。跨境資金在流動時要有監管措施,金融市場的監管要有合作機制,區域金融風險要有相關性的風險預警系統,形成沿線國家跨境金融的風險危機處置機制,國家間加強合作,共同防范存在的金融風險和金融危機。 跨境間要注重征信機制的合作,要強化不同國家征信管理部門之間的相互合作,有利于推進“一帶一路”的金融市場發展,可以防范信用風險的發生,不同國要建立征信體系交流機制,完善交流方法,增進國家的之間的相互了解。
由于“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深入,中國和沿線國家的合作獲得了機遇,但是在發展合作的過程中也要面對一系列問題和挑戰。為了實現國際金融合作的持續發展,要不斷強化人民幣的國際地位,積極發揮境外金融機構的作用,創新現有的金融工作,加強金融風險防范機制,實施嚴格的國際監管,實現中國和沿線國家的深度合作,推進沿線國家間的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