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勤極 許敏康 周燕琳 王榮寧 王葭月
金融產業集群相較于其他產業集群出現相對較晚,國內對該產業集群的研究起步也較晚。目前有關金融產業集群的概念還沒有一個統一清晰的界定,但是主要內涵都存在很大共性。
國內很多觀點認為金融產業集群是一個發展的動態的概念,例如陳佳樂(2018)稱金融產業集群是由地區金融產業的發展而演變出來的一種金融產業集中發展的模式,一般是有由眾多金融企業在固定區域集中組成的金融產業,慢慢發展為集群效益。孫鈞(2015)指出金融產業集群是指一個動態的過程而非靜止不動的,一個地區因為具有了某種優勢和區位條件之后,其他金融機構不斷進駐,是不斷發展的過程。
此外,有部分學者則把關注點放在金融產業集群內部之間的聯系上,林楠(2015)提出此集群是指金融企業和機構之間根據業務競爭與業務合作中以及專業化分工而形成的聚集效應,其包括橫向和縱向的關系,借助集聚效應形成的一系列產業組織。冀韻竹(2015)認為金融集群是指社會發展過程中,眾多金融機構在指定地理范圍內形成一個整體進行協同工作,使該地理區域內的金融機構的緊密程度高于一般金融機構。
1.政府支持。2017年,嘉興市召開了全市進一步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工作會議,會議上表明嘉興市在下一階段將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促進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健康發展,促進金融產業集群發展。嘉興市銀監會分局貫徹會議方針,圍繞振興實體經濟,開展了“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突破年”的專項行動,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回歸本源、專注主業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通過實地調研、與企業家座談等方式了解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通過借鑒先進地區經驗等方式出臺創新舉措,發揮金融支持制造業的作用,力爭將嘉興市打造成為全省金融改革創新的先行地和集聚區。目前,嘉興市已經發展成為金融發展的高速地,金融機構的集聚地,金融產業集群逐步發展。
2.金融環境良好。嘉興市作為國家金融生態示范區,浙江省科技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擁有“G60科創走廊、滬杭同城”的區位優勢。目前嘉興市金融業總體運行平穩,金融業態逐步完善,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增長,債券融資較快發展,貸款資源配置逐步優化,貸款利率略有上行,金融資產質量保持良好。截至2015年,嘉興市已有各類金融機構和金融中介服務組織291家,其中銀行業金融機構36家,市級保險機構51家,金融業態逐步完善,產業化水平逐漸提升,金融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度也不斷提升。2018年上半年,新增社會融資規模616.05億元,同比多增92.67億元;新增貸款390.42億元,同比少增78.48億元;截至2018年6月末,嘉興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6586.46億元,比年初增加517.35億元,同比少增33.13億元,余額同比增長12.83%,比上年同期下降0.54個百分點。
截至2015年,嘉興市已有各類金融機構和金融中介服務組織291家,金融機構集聚效應逐步凸顯,金融業態趨于完善,金融產業規模化、集群化的水平逐步提升。但是總體來看,仍存在問題。金融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改變目前金融市場資金供給端的情況。而目前嘉興市的金融企業的結構單一,以銀行為主,非銀行金融機構則所占的比重小且發展緩慢,并且金融企業間的聯系少,缺乏合作競爭機制,同質競爭增加,使得金融資源配置效率無法達到最大化。企業目前面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壓力,而融不到資金的問題阻礙著企業轉型升級的速度,從而影響經濟的發展。
實施基金產業集群新型模式的南湖基金小鎮自創建以來,勢頭良好,不斷發展。其中小鎮憑借市場化運作提供的高效率服務、溝通企業的投資融資交流平臺以及完善的基金產業鏈,吸引眾多企業的加入,努力構建基金產業集群模式,推進嘉興金融產業集群的發展。截至2018年3月,小鎮共引進4000多家投資類企業,認繳金額9545億元,實繳金額2717億元,小鎮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集聚效應逐漸凸顯,積累了雄厚的資本以及人員資源。
近年來,嘉興市內非銀金融機構包括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發展迅猛。其中證券公司包括中信證券、興業證券、財富證券、萬國證券、安信證券等國內知名券商的分支機構與營業部。截至2015年底,全市市級財產保險機構27家,具體包括中華聯合、太平財險、華安財險、大地財險、陽光財險、國壽財險等等財險公司嘉興支公司,嘉興人壽保險機構27家,包括中國人壽、太平洋人壽、平安人壽、新華人壽、泰康人壽、太平人壽、民生人壽等等人壽保險公司嘉興中心支公司,新增了泰山財險、華夏人壽保險等保險主體機構,目前保險業仍呈現中國人保和中國人壽市場份額集中度較高的局面。證券、保險產業集群發展,促進直接融資方式的發展,對于盤活地區資本市場,豐富地區融資渠道,健全地區金融體系有著重要作用。
金融機構發展水平較低,產業內部空白較大。金融產品產品種類單一,模式結構單一。對于證券公司機構而言,證券市場規模較小,資本品種類存在不足,嘉興市目前的證券市場整體規模較小,由于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不同,目前嘉興市的證券市場中的資本品和金融衍生工具等種類不足以滿足各種投資者的需求,也無法滿足金融企業大量的融資需求。相對較為成熟的證券市場來說,嘉興市證券業的資本品仍主要以股票、債券、基礎衍生品等為主,交易產品較為單一。經營模式單一,缺乏創新嘉興市證券業發展處于經營模式單一、盈利模式仍然同質化的階段,缺乏產品創新、渠道創新等,創新業務能力不足。依靠原有傳統業務,缺乏市場核心競爭力。
目前嘉興市的保險產品險種單一,保險行業大多保險機構同構化,保險產品大都相似。
嘉興市金融產業集群主要以基金業、證券業、銀行業、保險業等為主體,金融產業集群發展,要求協調好各個分行業的規模,優化發展模式,充分發揮集群效應和規模效應,保證產業內部合理、自由競爭。
嘉興市金融產業集群的產業內部空白較多,大金融體系不健全,以傳統金融機構為主。因此,應當完善金融產業內部機構體系,增設門類,借鑒國內外先進理念,建設一批區別于傳統金融機構的省級法人銀行、信托公司、融資租賃公司、貨幣經濟公司、汽車金融服務機構等金融機構。
再者,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也至關重要。人民銀行嘉興支行按照“共享發展,普惠包容”要求,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惠及人民群眾。嘉興金融產業集群的發展,離不開有層次的金融體系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拓展金融IC卡運用領域、實現統一公共支付平臺應用全覆蓋、開展金融服務標準化管理和金融服務示范網點建設,,打造省級中小企業信用體系試驗區建設,拓展征信運用空間等等,都能有效助推嘉興金融產業的集群化發展。
此外,配套的法律建設以及產權制度的完善也需進一步落實。
嘉興市金融產業集群實現進一步發展發展,需要進一步提升金融企業的業務水平,充分發揮金融產業內部的規模集群效應。嘉興市可以以南湖基金小鎮為依托,有重點地培養核心金融機構企業,著眼于金融產業集群內部的企業資源,組建一批規模較大的金融控股集團,拓寬國際業務以及投資銀行業務,創新發展模式,發揮集群內的“金融超市”作用,提升地區整個產業群落的競爭力。
近年來,浙江省制造業貸款面臨負增長的不利形勢,嘉興市制造業貸款仍有一定幅度的增量。嘉興市政府應加強政府部門內部的協調溝通,聯合對接企業和重點項目與銀行,推動制造業的發展,為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數據模型化的轉型方向,創新小微金融服務模式,促進小微企業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