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思海
供應鏈金融運行模式的發展,使得很多的財務指標達不到銀行貸款的中小企業,通過自身的真實單筆交易來獲取貸款,大大地降低了中小企業獲得貸款的準入門檻,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同時,對于銀行來說,銀行能夠掌握企業的交易運行狀況,監控企業的經營環節,實現動態的風險把握,控制了貸款風險,拓寬了銀行可選擇的客戶范圍,增強中小企業得到融資的信心。供應鏈金融為支持中小企業融資做出積極貢獻。同時供應鏈金融的信息的流通性,有效地避免了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之間的信息出現不對稱現象。另外,供應鏈金融的發展為金融機構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同時,物流企業、監管方、港口、交易市場與電商平臺作為業務合作第三方,構成了供應鏈鏈條上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加了第三方客戶的價值。為此,金融機構應當加強風險管理和客戶管理,恰當地處理供應鏈鏈條上的核心企業、終端用戶和供應商之間網鏈的客戶關系。依托于供應鏈主體企業的信用捆綁,給予鏈條上的整體授信安排,提供所需客戶企業的融資資金額。
目前,市場上供應鏈金融的運作模式有很多種,在市場上流行較為廣泛的有四類主體主導的供應鏈金融運作模式。
第一,以產業鏈核心企業為主導的供應鏈金融運作模式。這種供應鏈運作模式依靠的是核心企業的強大資信實力,通過核心企業的行業地位、信息優勢和產業鏈,充分地掌握供應鏈的運行脈絡,整合供應鏈上的物流、資金和信用,將其運用到應收賬款的融資和預付款的融資產品中,協調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為有需求的客戶提供融資、交易服務業務。
第二,以綜合性供應鏈管理平臺的供應鏈金融運作模式。這種運作模式是指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或綜合性的第三方平臺通過把控對供應鏈全過程各類信息,充分地了解產業鏈經濟形勢及上下游交易情況,有效地控制物流、倉儲、貨物等環節,再利用自身在資金、結算以及對外事務關系處理中的實力,整合和利用供應鏈中的商流、物流、資金和信息,建立特定產品類的交易中心平臺或綜合性的第三方平臺進行一站式的管理,實現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合一,不僅能夠拓展上下游各類客戶,而且能夠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金融需求,實現所有參與者的共贏。
第三,以電商平臺服務商主導的供應鏈金融運作模式。目前,流行的電商平臺主要是B2B、B2C和C2C電商平臺。電商平臺最大的效用就是擁有強大的大數據信息處理和管理能力。這種供應鏈金融運作模式是充分地利用電商平臺積淀的大量商家的信息資料,通過對數據的分析處理,得出擁有良好信用商家客戶的真實數據資料,發揮供應鏈各個環節的作用,根據信用度良好的程度,為資信程度高的合作方提供優良的供應鏈金融服務。譬如,京東的B2C電商平臺形成的供應鏈金融運作的模式,是一種集采購、庫存和銷售等各個數據為一體的大數據供應鏈。京東通過電商平臺對數據進行分析,為供應鏈上的上下游客戶提供各類貸款服務。電商平臺服務商不僅僅為供應鏈商品和客戶群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同時依據平臺的交易信息,整合形成真實的收付款交易信息,提供為相關金融機構,為相關聯的中小企業和平臺內的商家提供貸款和信用信息,拓展了供應鏈金融服務。
第四,以物流企業主導的供應鏈金融運作模式。隨著電商平臺的興起,物流企業的發展迅速,形成了以物流企業為主導的供應鏈金融運作模式。此種運作模式是通過利用生產企業所需的供應鏈采購、倉儲、物流服務和報關報檢等多個物流服務環節的優勢,將上下游連接起來,以此提供供應鏈的金融服務。例如,物流企業服務商利用自身的倉儲資源,給予信用度高的商家提供倉儲融資服務,商家能夠憑借著入庫的貨品優先拿到貨款。同時還可以為相關的金融機構和核心企業監控運輸和管理貨物,提供物流的貨物監管服務。
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是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模式的形式之一。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是指通過核心企業與借款企業的商業貿易合作合同,核心企業以借款企業為供應商,核心企業接受借款企業提供服務和產品之后,借款企業有向核心企業應收賬款的存在,根據這個應收賬款可以向金融機構通過保理等方式申請融資資金。同時,對于金融機構來說,如果中小企業無法償還貸款,大企業應收賬款將成為貸款償還的保障。這樣一來,大大減輕了銀行的貸款風險。另外,由于這種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的存在,對中小企業形成了約束機制,處于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自然而然地理性選擇按期償還銀行貸款,維護和提升企業的信用度,保護作為核心企業供應商的資格,建立長期與大企業商業合作的關系,有效地避免了中小企業逃避銀行貸款現象的出現。這種應收賬款融資模式,為中小企業的融資提供了幫助,降低了銀行授信門檻,借助核心大企業的資信實力使得中小企業獲得了銀行融資的資格,同時降低了銀行貸款的風險。
企業通過向金融機構申請融資用于支付預付賬款的行為稱為預付賬款融資。從供應鏈的運行環節來看,處于供應鏈下游的企業,一般需要向上游供應商預付賬款,從而獲得企業生產經營所需的原材料、商品。假如企業由于短期資金周轉困難,則可以采取例如保兌倉業務等方式得到銀行信貸支持。保兌倉業務是指在賣方承諾回購的條件下,企業作為供應商的買方向銀行申請以賣方企業所在指定倉庫的倉單作為銀行的質押物,從而獲得銀行的貸款額度,并且由銀行控制其提貨權,作為所需融資企業獲得融資的條件。保兌倉業務的開展促進了供應商的批量銷售,能夠幫助融資企業完成杠桿采購,為銀行帶來新增客戶和綜合收益,實現多方共贏。
企業利用存貨作為質押物,向銀行申請融資的模式即為存貨融資模式。企業將庫存的原材料或者產成品作為質押物,借此得到銀行貸款,在通過完成生產銷售或質押產品銷售進行分期還款,而第三方物流企業則建立質押物品的保管、價值評估、去向監管和信用擔保等服務架構,使得銀行和企業實現資金的融通,即是存貨融資模式運行的過程。這種存貨的融資業務是以不動產抵押和第三方信譽擔保為基礎,利用企業自身經營業務進行動產質押,從而獲得銀行貸款。
供應鏈金融運行模式以及融資模式的發展,使得供應鏈上所有的主體,包括銀行和金融機構、生產企業、貿易企業、物流企業等等,得到了新的發展機會。供應鏈金融運行模式使得供應鏈上的有效資源得到更好地整合,將供應鏈上的各方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有利于供應鏈各方協調發展,實現雙贏、多贏。對于金融企業來說,供應鏈金融運作模式拓展了金融企業的業務,降低了金融機構的融資風險,大大地提升了企業融資成功的概率,同時更好地促進了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