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

李密牛角掛書。隋朝李密少年時在隋煬帝的宮廷里當侍衛。他活潑好動,在值班的時候左顧右盼。隋煬帝發現后,認為他不太老實,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沮喪,回家以后,發憤讀書,決心做個有學問的人。有一次,李密騎一頭牛出門看朋友。路上,他把《漢書》掛在牛角上,抓緊時間讀書。牛角掛書,此事被傳為佳話。
董仲舒三年不窺園。董仲舒專心攻讀,孜孜不倦。他的書房后雖然有一個花園,但他專心致志地讀書學習,三年內沒有進園觀賞一次。董仲舒如此專心致志地鉆研學問,后來成為西漢著名的思想家。
匡衡鑿壁偷光。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文不識家的墻,借著偷來的一縷燭光讀書。他的舉動感動了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匡衡學有所成。漢元帝時,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為郎中,遷博士。
囊螢映雪。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他想在晚上讀書,便在夏天的晚上抓一把螢火蟲,用螢火蟲的光當燈讀書。晉代孫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屈原洞中苦讀。屈原小時候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還是天寒地凍,堅持躲到山洞里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詩經》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為成為一位偉大的詩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范仲淹斷齏畫粥。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只好到寺院去讀書。每天晚上,他煮好稀飯,第二天將凍成塊的稀飯切成四塊,就著野菜,早晚各吃二塊。終于,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的長老。長老送他到學校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樸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于成了著名的文學家。
司馬光警枕勵志。司馬光曾是一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地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他第二天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于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圓木頭做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于成了一個學識淵博的主編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陸游書巢勤學。南宋詩人陸游從小刻苦勤奮、敏而好學。他的房子,桌子上擺的是書,柜子中裝的是書,床上堆的也是書,被稱作書巢。他勤于創作,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詩,成為我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學家。
劉勰佛殿借讀。夜深了,佛殿里傳來瑯瑯的讀書聲。小和尚們被嚇壞了,以為里面有鬼,立刻報告給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帶領小和尚去探個究竟。沒想到,“鬼”原來是一個叫劉勰的窮孩子,他在借佛燈讀書。劉勰經過刻苦學習,終于成了偉大的文學家。
顧炎武手抄書。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顧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差點奪去他的性命。雖然體弱多病,但是,他在母親的教導和鼓勵下,勤奮苦讀,以過人的毅力手抄《資治通鑒》,終于成為一位知名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