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算工作是高校會計制度建設的基礎工作與核心內容。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紹了新時代高校會計核算規范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分析目前高校會計核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分析對核算進行規范化管理的措施。
關鍵詞:高校 會計核算 規范管理
引 言
在新時代,很多高校的建校規模越來越大,財務管理的相關內容也越來越多,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的核算,是提升財務管理效果的基礎性工作之一。對核算工作進行規范化的管理,有利于新時代高校財政管理向著高水平的方向發展。
一、新時代高校會計核算規范管理的重要性
從目前各個高校開展的規范化管理實踐來看,進行規范化的核算工作管理,主要具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和信息采集的質量,保障會計工作人員可以在日常的財務管理工作當中,有據可依。從而在健全的數據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管理效能的提升。
(2)規范化的會計核算管理,有利于財務管理人員恪守法律法規,預防財務管理當中的風險,防范會計核算工作由于人為操作空間過大而導致會計核算信息失真,影響整個高校財務決策系統的科學性。
(3)在新時代下,對會計核算檢工作進行規范管理,符合《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的新要求,有利于降低學校的正常運行成本。按照《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當中的相關管理內容,優化學校的教育事業支出經費、科研事業支出經費、行政管理支出經費,從而提升整個學校的經營效益。
(4)從近五年的實踐來看,高校進行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化管理,有利于減少高校的腐敗現象。提高高校建設與經營工作的規范化程度,促進財務管理人員按照規范與標準,嚴格的約束自身的行為,從而提升財務管理的廉政建設水平[1]。
二、高校會計核算工作中存在的不規范問題
高校的財務工作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的工作當中,存在會計處理不規范的現象。由于政策與管理法規不明確,很多會計人員在進行同一會計核算工作的過程當中,對制度有著不同層面的理解,這就導致不同的經辦人對于同一業務可能有著不同的處理結果。
會計核算當中的票據填報不規范。很多高校在進行日常經營管理,尤其是新校區的基礎建設過程當中,對于票據報銷的流程管理比較隨意,很多人員甚至沒有填寫完整的報銷手續、不具備嚴格的報銷資質,就可以獲得報銷款,這影響了會計核算工作的完整性與規范化程度。
三、推動高校會計核算規范的對策
(一)健全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制度
1.提高重視。高效的管理層與決策層,要重視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化建設作用,根據《會計法》與上述管理規定當中的有關內容,深化對于會計核算工作的認識。明確自身作為高校會計核算的管理主體與責任主體,應該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負有相應的管理責任。始終從會計資料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建設角度出發,加速整個學校會計核算工作管理制度與管理規范的建設。
不要簡單地把財務會計部門看做記賬部門,而是要運用管理會計理念,意識到,學校的財務管理工作當中,可以多方面地顯示出學校目前的經營建設效果,從而對學校的資源分配、人力資源調動、物料投入進行優化分析,避免在財務管理的過程當中,由于風險性過高,而影響整個學校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2.加強內部監督。高校要健全內部監督機制,對會計核算工作規范的執行力度進行嚴格的監督,通過各個部門之間的強化配合,來形成具有強大張力的內部管理機制,通過相應的規章制度建設,例如不相容崗位分離原則、出納與會計分離原則、核算業務監督原則等等,保障財務人員遠離經濟犯罪與職務犯罪的土壤。
學校可以通過成立專門的內部監督與控制部門,來對財務工作人員進行會計核算工作的具體效果進行監督,及時的糾正工作人員的一些錯誤行為,避免工作人員出現大的失誤。
3.加強外部監督。高校還要健全外部監督機制,發揮上級管理部門對高校核算工作的規范作用,也要發揮第三方監督組織對于高校核算工作的監督作用。要根據上級監督組織的相關監督意見,進行長線化的監督與管理,避免應付心態與敷衍心態的存在,影響高校核算工作的規范化建設。
將上級主管部門進行監督與管理過程當中提出的意見,落實成為高校會計核算工作的日常行為,從而提升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性。高校還要拿出一部分的建設資金,用于聘請第三方的監督中介組織,來提高整個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性,發揮第三方中介組織對于會計核算工作的獨立審計功能,發現一些隱藏的風險因素,從而提升會計核算工作的安全性。
4.加強崗位培訓。高校在進行規范的會計核算管理過程當中,要針對會計人員進行有效的管理工作,科學的設置會計核算的工作崗位,配備齊全的人手,保障整個會計核算的工作不相容崗位相分離,避免一人擔任多種相互關聯工作的情況出現。嚴格審查每一個會計核算人員的工作內容,避免在職務名稱上,會計人員從事著不相容的崗位工作,但實際工作當中,仍然存在工作內容相交叉的現象。對已經明確規范化制度管理要求的相關內容,但仍然存在僥幸心理、破壞制度的人員進行嚴肅的處理。高校要針對會計核算人員進行系統化的素質培訓,選擇具有較高會計核算工作能力的人員,進入到會計核算系統當中,進行高質量的日常會計核算工作。對于目前財務管理系統當中素質偏低的人員,進行專門的系統化培訓,鼓勵企業的先進財務管理人員,進入到學校當中擔任名譽教師,對工作人員進行專題素質鍛煉,提升會計核算人員的專業技能與業務素質,從而提升會計工作的效率[2]。
5.完善績效薪酬管理制度。高校還要針對目前會計核算人員的具體工作,制定專門化的獎懲機制,避免由于所有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工作績效完全一致,而影響業務能力較強、工作績效較高的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通過評分卡機制、輪崗機制、關鍵績效考評機制等等,建立現代化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提高績效考評在整個人員薪酬結構體系當中所占的比重。通過這種獎懲的辦法,來提高財務管理人員在核算工作當中的積極性。鼓勵會計工作人員積極地向外進行學習,從而樹立終身學習意識,提高實際工作能力。
(二)建設規范的票據管理制度
財務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要健全原始憑證管理制度,嚴格按照合法性的原則對自身的票據進行管理。在整理票據的過程當中,要對國家稅務總局監制章和財政票據監制章,等不同部門蓋章的票據,進行單獨的分類管理,及時的查證票據的真偽。
進行財務報銷的人員,要按照高校的相關管理制度與規定,合法合規地進行票據的粘貼。工作人員要嚴格審查發票抬頭名稱、數量、單價的一致性,保障工作人員填報的票據要素完整,內容齊全,沒有涂抹于改正現象。
高校在進行報銷管理的過程當中,要健全報銷手續。通過對報銷領域的細分,保障所有的分類,都可以涵蓋在規范化建設制度的管理范圍內。對于特殊情況,超限額使用現金的人員,按照國家的固定資產管理標準和驗收手續,嚴格審查其現金使用審批手續。
結 論
綜上所述,高校進行核算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建設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從本文的分析可知,研究高校核算工作的規范管理,有利于高校的管理人員從發展的角度出發,看待目前的財務制度建設。因而,我們要加強對核算工作的理論研究,促進高校規范化會計核算制度的建立。
參考文獻:
[1] 黃瑞宏.規范高校人員經費會計核算的再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03):176-177.
[2] 尹桂英.高校后勤實體按《企業會計制度》規范會計核算的必要性[J].中國高校后勤研究,2002(05):38-40.
作者簡介: 唐櫻支(1986—),性別 女,民族 漢,學歷 本科,工作單位 邵陽學院,崗位:收費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