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英
摘要:為研究更符合瑜伽狀態下運動舒適性的瑜伽褲結構。文章結合專家訪談、問卷調查和市場調研分析,了解國內青年女性瑜伽修習愛好者的修習習慣,以及她們對瑜伽褲裝的穿著感受。由問卷得出的瑜伽體式結合人體解剖對女性下肢進行區域劃分。調查所收取的有效問卷數共114份,根據調查結果以及市場分析,結合女性下肢解剖,設計出更符合人體的瑜伽褲裝方案。得出更符合人體的瑜伽褲結構劃分。
關鍵詞:瑜伽褲 瑜伽體式 肌肉 結構設計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9)07-0023-03
引言
起源于幾千年前的瑜伽是一種古老的印度修持術,也是一門生命科學和生活哲學,是印度先賢在最深沉的觀想和靜定狀態下,直覺了悟、認知生命的方法。20世紀80年代,瑜伽進入中國,21世紀以來瑜伽在中國逐步從零散化的、小眾的教授與修習走向產業化,并從一開始的沿海地區逐步向二、三線城市擴展,瑜伽相關產業鏈也已初具雛形。2012年后,國內瑜伽市場逐步擴大,出現了專業提供瑜伽經營指導的營銷策劃機構,一方面聯系瑜伽經營機構,另一方面聯系瑜伽導師,瑜伽產業鏈越來越細化。
瑜伽運動的興起,帶動了瑜伽市場的飛速發展,瑜伽服已經超越了運動服裝的概念,不再是僅僅作為一種寬松自在的風格存在,而是以—種追求舒適和個性的服飾獨立存在。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瑜伽服穿著的舒適性成為了近年來研究的熱點。
功能性服裝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形態、運動性能、心理、和解剖學的內容。褲裝設計一般包合了三個方面,即款式設計、結構設計與工藝。針對瑜伽褲結構設計的關鍵點以及調查目的,筆者進行了專家訪談以及問卷調查。針對問卷調查當中修習者認為在修習過程中對人體拉伸束縛較大的瑜伽體式結合瑜伽解剖學進行重點分析,最終將女性下肢分為8個區域,通過合理的結構分割設計,解決市場上常見穿著不舒適的問題。
一、專家訪談
為了能更有針對地研究本論文,在進行問卷調查前,針對本文擬涉及的問題,對北京多家瑜伽會館的資深教練進行了訪談,訪談的內容包括當前瑜伽行業的概況以及修習者們的修習習慣、穿著習慣、穿著感受等,由此獲得了詳實的研究資料,使后期的問卷調查問題設置更明確,對于后期問卷調查的結果以及瑜伽體式的確認也經過了相關專家的認定和修改。
二、問卷調查
(一)問卷設計
問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針對修習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常用的瑜伽體式;第二部分是修習者對瑜伽品牌的選擇和穿著瑜伽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于2018年3月底完成,主要采取網絡問卷調查的方法。本次調研共收到有效問卷114份。
(三)調查對象
主要對114名瑜伽修習愛好者進行了網絡調查問卷。
(四)結果分析
1.受訪者基本信息:通過分析問卷,受訪者的年齡多為20-30歲的青年女性,地域不限;修習年限在1-3年不等,在總的受訪者當中占比高達80%,修習的頻率為一月多次;對瑜伽派別的選取比較雜亂,如圖1、2、3。
2.受訪者對瑜伽服的選取:修習者服裝的購買渠道有78.07%選擇線上購買;52.89%不注重瑜伽服品牌;修習者在瑜伽修習過程中,41.23%會選擇普通運動服,28.07%會選擇專業瑜伽服,剩余30.7%不會刻意區分。從購買渠道以及對品牌的選取情況來看,大部分瑜伽修習者對于服裝的選取不是特別在意,由此也看出瑜伽服的功能設計還存在較大的開發空間,如表1、2、圖4。
3.受訪者穿著瑜伽服的感受分析:問卷中對受訪者穿著瑜伽褲裝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了一個嚴重程度分析,具體如表3:
通過分析問卷結果可知:出現問題最少的部位是小腿部位,出現問題最多的部位集中在腰部至橫檔區域,例如臀部緊繃不舒展、腰部前彎時下滑、大腿部位貼合度差、腹股溝、襠部緊繃等。因此在后期的結構劃分和面料選取上,應著重注意腰部至橫檔區域。
4.受訪者對瑜伽體式的排序:為調查貼體褲在什么體式下對人體的牽拉束縛感較強。體式的提取源于瑜伽的23個經典體式,包括站立、坐立、前曲、扭轉、倒立、后彎以及躺臥的基本姿勢。按照比例與專家的建議提煉出八個具有代表性的體式:加強脊柱前屈伸展式、三角側伸展式、犁式、戰士第一式、下犬式、三角式、臥英雄式、束角式。問卷中受訪者給出了這8個體式對身體拉伸束縛較大的排序,57.89%的修習者認為進行三角側伸展式時褲裝對身體的牽拉束縛感最強,其次是三角伸展式和戰士第一式,各占42.98%和42.11%,剩余依次是束角式、犁式、加強脊柱前屈伸展式、下犬式、臥英雄式,如圖5。
三、瑜伽體式與人體解剖對比
體式是瑜伽的主要工具之一,它會使人們從身體乃至靈性層面受益。瑜伽體式是基于人體的三大基本姿勢:站、坐、臥,就是在心和真我全然的參與下,將身體擺成各種姿勢,從而建立我們外在自我和內在自我的連接。但是體式并不是機械的身體動作,它具有一種內在的邏輯,在習練過程中,如何調整和擺放身體的各個部位,尤其是四肢十分重要。
卡米諾夫的《瑜伽解剖學》中對所有的基本瑜伽體式進行了描述,并對每一個瑜伽體式的結構和原理以及瑜伽本身給出了深入的領會和理解。書中可以看出,每個體式下的肌肉是如何被利用的。要設計出更符合人體的瑜伽褲結構劃分,了解女性下肢肌肉的分布以及在瑜伽體式下肌肉的拉伸收縮狀態,以便直觀地通過肌肉對下肢進行區域劃分,如圖6。
表4、5是這8個瑜伽體式真人動作示范和每個體式下肌肉解剖圖。
向心收縮是指肌纖維產生比所存在的阻力更大的力量,以使肌肉的兩端向彼此滑動,同時肌肉縮短;離心收縮是指產生比存在的阻力更小的力量,使肌肉兩端向彼此分離的方向滑動的同時拉長。分析這8個最具代表性的瑜伽體式下的肌肉變化:前彎、倒立體式下,肌肉拉伸的區域集中在后片腰臀以及腿部后側區域;坐立體式和躺臥體式下,肌肉拉伸的部位集中在大腿和膝蓋部位;側彎體式下,肌肉拉伸的區域集中在重心線對應部位,側伸展式對應的是腰臀區域以及小腿部位,三角伸展式對應的是橫襠至臀溝區域以及小腿部位;站立體式下,肌肉拉伸部位集中在大腿區域。
根據以上瑜伽體式下的肌肉拉伸變化情況將下肢劃分成8個區域:1)前腰腹部2)大腿中部至膝蓋3)后腰及后臀區4)后片橫襠至大腿中部區5)膝蓋前側6)膝蓋后側7)小腿部位8)腳踝部位。
以上結論可以為后期的紙樣結構劃分提供參考。
四、市場調研分析
針對問卷調查中受訪者對于瑜伽品牌的選取,現選擇其中三個品牌進行樣褲數據采集以及結構劃分分析,為之后瑜伽褲結構優化研究提供參考。
手工測量展平后的樣褲尺寸,根據測量結果總結樣褲關鍵部位的尺寸,為之后的瑜伽褲紙樣的松量及尺寸設置提供參考,如圖7、表6、7。
通過對樣褲數據的采集以及款式結構的分析可知,面料多采用錦綸和氨綸或者聚酯纖維和氨綸相結合的混紡面料,輔料大都采用透氣排汗性能良好的網眼布。結構線的設計中,縱向分割多于橫向分割。該結果可為后期的瑜伽褲結構劃分,尺寸設置提供實際參考。
五、瑜伽褲款式設計
根據之前的問卷調查和后期瑜伽體式與肌肉解剖分析可知,瑜伽修習者對瑜伽褲裝的選取比較注重褲子對下肢的包裹以及穿著時的拉扯感。例如襠部在做大幅度動作時不過分牽拉,可通過添加三角片來解決這一問題;腰腹部在做前后彎動作時不緊繃不下滑,可通過使用縱向拉伸較大的面料來解決;膝蓋部位在彎曲時不鼓包不緊繃等,都可以通過合理的結構劃分以及松量設計來解決。
為解決以上問題,參考市場調研所得的樣褲尺寸和紙樣結構,以160/84A的標準女性下體尺寸為基準,經過反復調整修正獲得瑜伽褲紙樣基本型樣板,如圖8。
結合瑜伽褲裝的基本型和之前解剖學得到的分區規律,對瑜伽褲進行結構劃分設計,因為下肢肌肉形態多為長條形,所以在結構劃分時,盡量采取縱向分割,最終得到一款瑜伽褲結構劃分,修改調整后,如圖9。
款式總體采用縱向分割的方法,在大腿內側的皮膚拉伸方向進行分割線設置,大腿前側中段采用徑向彈力大于緯向彈力的高彈面料,臀部以及大腿整個后側區域采用四面彈面料,以確保這些區域運動時所需要的壓力保護和運動拉伸量。
小結
通過專家訪談與問卷調查,得出最具代表性的8個瑜伽體式以及瑜伽修習者對現市面上瑜伽褲的穿著感受,從而明確修習者們對瑜伽褲的訴求;通過分析問卷所得出的瑜伽體式下對應的解剖學中下肢肌肉的拉伸變化,將人體下肢進行分區:根據市場上樣褲尺寸和版型采集分析得出瑜伽褲基本型;確定基本型后,根據之前所得出的區域劃分對基礎樣板進行結構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