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衛寧


摘 要:這是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打造品牌形象儼然成為了農副產品、旅游業、地域形象的必經之路。在鄉城縣人民政府的推動之下,鄉城開始漸漸走入大眾視野,其農產品也走進越來越多的城市,“香巴拉鄉城”品牌戰略初見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基于此,以視覺傳達為基礎,從鄉城視覺符號入手,進一步探討并提出設計思路,并提供設計參考實例。
關鍵詞:視覺傳達 區域公用品牌
一、視覺傳達與區域公用品牌概述
目之所及皆為視覺,眼睛能看到的事物都是信息,也可稱為視覺符號。“傳”指傳遞,“達”指表達。所以視覺傳達可以理解為“用視覺符號來傳遞和表達信息”。這個過程包括了“誰”、“把什么”、“傳達”、“效果”四個部分。
區域公用品牌指的是在特定區域內相關企業、機構、產品所共用的,具備區域代表性意義與價值的品牌形象。因此,區域公用品牌是一個地區的“金名片”,對其區域的形象、產品、美譽度、旅游等都起到積極作用。
二、甘孜鄉城簡介與品牌現狀
1、鄉城簡介
鄉城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臨稻城,北臨理塘,西與巴塘、得榮毗鄰,南與云南香格里拉接壤。鄉城,因地形得名,是藏文“卡稱”的音譯,它的意思是手中佛珠,因為縣內碩曲河由北向南貫穿全境,像一條絲線連接著河兩岸的村寨,猶如一串佛珠。
2、鄉城區域公用品牌現狀
2.1、現狀概述
2017年8月30日,鄉城縣區域公用品牌“香巴拉鄉城”申請注冊完成,2018年鄉城蘋果在各大自媒體平臺獲得數千萬流量,僅雙11當日銷售總額就達到了20余萬元。可見“香巴拉鄉城”品牌戰略初見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2.2、存在問題
2.2.1、視覺識別系統開發力度不夠。提到鄉城,大家可能會聯想到“鄉城三絕”即“白藏房”、“桑披嶺寺”、“瘋裝”。在鄉城這片大地上有著高聳的雪山和肥沃的平原,如果甘孜是最后一片凈土,那么鄉城就是這片凈土最美的縮影。這里擁有著許多優質的旅游資源,如巴姆神山、然烏鄉溫泉、香巴拉七湖、馬熊溝峽谷等。可是這些資源沒有相應的視覺形象開發。目前的區域公用品牌形象也只是體現到了“手中佛珠”元素,最直觀的“鄉城三絕”卻沒有得到開發。
2.2.2、品牌形象設計投入資金較少。由于對視覺識別設計不夠重視,投入較少,導致品牌形象設計水平不高,受眾對品牌接受度較低。
2.2.3、地域特色不鮮明。鄉城也屬于甘孜藏區,而藏族視覺符號過于類似,造成了品牌之間沒有有效的識別度,讓人難以記憶。鄉城的區域公用品牌形象應該依托地域特色,如“鄉城三絕”、“巴姆神山”、“香巴拉七湖”等,打造出一張屬于鄉城的,具有鄉城特點的“金名片”。
2.2.4、色彩運用不合理。在品牌視覺形象中,色彩是極為重要的元素。鄉城屬于藏區,而藏區有著非常豐富、辨識度高且獨具特色的色彩體系,鄉城目前的區域公用品牌形象色彩單一,沒有體現出藏區特色。
三、甘孜鄉城區域公用品牌設計思路
1、從自然環境出發。鄉城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如巍峨雄偉的“巴姆神山”,壯觀的“香巴拉七湖”,神秘的“馬熊溝大峽谷”,自然天成的“然烏鄉溫泉”等。還有藏區特有的牦牛、雄鷹、雪山、草地等,都可以作為視覺符號進行運用。但由于藏區共有的視覺符號并不具備鄉城獨特性,所以考慮謹慎使用。
2、從鄉城歷史人文出發。鄉城被稱為手中佛珠,所以佛珠是一種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視覺元素,但如果單獨使用,其與鄉城的關聯性并不是很強。同時,鄉城最聞名的是“鄉城三絕”,然而目前鄉城的區域公用品牌形象并沒有從三絕入手,所以可以選擇鄉城三絕作為視覺符號,為鄉城區域公用品牌形象提供一種新的,也是最具特色的思路。
3、從色彩出發。目前鄉城區域公用品牌形象的色彩是單一的。藏族有著自己的色彩體系,紅——空間守護神,藍——天空,綠——水流,黃——大地,白——白云。此外,我們還可以從“瘋裝”中提取色彩。獨特的風格和鮮明的色彩搭配可以作為鄉城區域公用品牌形象的色彩參考。
4、設計參考實例。該鄉城區域公用品牌形象設計從“鄉城三絕”入手,以鄉城最著名、最具有代表意義的東西來作為視覺符號。同時最直觀的體現出“鄉城”二字,使該區域公用品牌形象具備良好的地域辨識度,能讓受眾記住鄉城的品牌形象,從而完成視覺傳達的四個過程,即“誰”、“將什么”、“傳遞給誰”、“效果如何”。設計出與品牌標志保持統一的品牌標準字,輔以藏文翻譯進行組合排版,使該區域公用品牌形象獨具特色,在體現了藏區特點的同時又不失鄉城風格。
四、結語
視覺傳達在區域公用品牌形象設計中占據重要地位,深挖區域具有代表性的視覺符號,形成獨具特色的區域公用品牌形象,不僅能帶動區域的發展,更能成為區域的一張“金名片”,提高區域的美譽度、知名度、旅游熱度。
參考文獻
[1] 李雨.“圣潔甘孜”統領下的甘孜旅游品牌視覺識別研究[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8.
[2] 施璐敏,王哲躍.“麗水山耕”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建設路徑研究[J].麗水學院學報,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