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娟 楊亞萍 張帆
摘要:為改變兒童玩具只具備單一玩耍功能的這一設計思路,而設計出具備收納功能的兒童玩具。調查了當下兒童的家庭環境背景,分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并對當前玩具市場進行了調研與設計思考,在此基礎上進行方案設計。總結出玩與收納兩功能的不同結合方式,設計出一款合理地結合收納功能的拼圖玩具。這款玩具同時具備玩和收納兩大功能,潛移默化地讓兒童養成收納這一良好的行為習慣。
關鍵詞:兒童玩具 收納功能 行為習慣
中圖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9)07-0118-03
引言
玩具對兒童的成長有很大影響,收納型玩具已開始成為兒童玩具設計發展的一大趨勢。當前兒童玩具市場上有很多功能型玩具,只有娛樂作用的玩具好景不長,功能太復雜的玩具卻無法物盡其用。收納型玩具讓兒童在玩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意識到收納這個動作,是培養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迫切需要。小時候對玩具的收納,隨著時間的演變會逐漸延伸,成長為對生活用品的收納,對身邊大小事物的收納,甚至是精神上的歸納與整理,從小潛移默化地形成收納意識并發展為習慣,會對兒童的未來有很大幫助。要想讓孩子們在游戲中自然而然地養成收納的良好習慣,就要把收納這一功能與玩具結合在一起,這樣才會在潛意識里激發起孩子的動手意識,讓孩子慢慢懂得自己的行為就是收納,從而在一次又一次玩玩具的過程中養成收納這個好習慣。
一、玩具對兒宣行為習慣的引導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但是教育不應該時硬性的。用戶群體在某種意義上是被動的,特別是兒童產品,兒童通常不能作出購買決定,而由他們的父母做主。都說強扭的瓜不甜,如果家長或老師把他們認為對孩子好的東西強加在孩子身上,這不僅影響孩子的接受能力,還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因此,就需要有一些孩子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慢慢引導著他去做正確的事情,培養良好的習慣。而玩具是孩子從生下來就開始接觸并樂于接觸的,尤其是幼兒期這個階段。所以把玩具作為引號兒童養成良好習慣的工具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一)當下兒童家庭環境背景
在當今中國寵孩子的家庭現狀下,孩子在家庭中是處于優越地位的,全家都圍繞孩子這個中心軸在轉。有的家長放縱孩子去做任何事情,導致孩子只知玩樂而不知學習如何去生活;有的家長事無巨細管得太多,導致孩子慢慢喪失分辨能力,在成長過程中不懂如何去適應社會。據調查,3-9歲兒童自我意識發展迅速,其中4-5歲、7-8歲是發展的關鍵期。當孩子慢慢長大,自我意識慢慢發展,想要嘗試自己做一些事情時,卻總是受到家長好心的阻攔而事與愿違。由于孩子在成長的關鍵期沒有得到及時的、適當的教育,從兒童時期慢慢長大時,就憑著自己對世界一味的認知而逐漸養成了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
(二)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
低齡兒童在家里隨性亂扔東西是一種普遍現象,以2-3歲這個年齡段的兒童最為典型。這個階段的兒童,身體在身心方面正在迅速成長,他們通過自己的眼與手來認識所生活的世界。兒童亂扔東西意味著他們能初步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手,這種行為是大腦、骨骼、肌肉、手、眼等身體器官協調活動的結果。幼兒期是塑造性格的基礎時期,是智力開發、健全心理的關鍵時期。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兒童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在當今兒童家庭環境背景下,尤其是獨生子女,兒童處于一個孤單的狀態,只有玩具才是陪伴他們的“朋友”,正是在年幼時才更應該給予他們積極的引導,而玩具這個伴隨孩子成長的朋友就發揮了這個作用。玩具的教育功能,主要體現在促進兒童身體的發展、增進知識和技能并培養興趣、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促進兒童社會性的發展以及良好品性的培養等方面。為了更好地鍛煉孩子,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以及養成隨手整理的好習慣,在玩具設計時,將收納和玩具融為一體有助于兒童從小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收納型玩具可以在無形中引導孩子完成收納這一動作,任由他們自己摸索,自己研究,激發他們天性,幫助孩子成長,而且收納的習慣不僅會讓父母或是身邊人負擔輕一些,更是一種有助于兒童成長的好習慣,在整潔干凈,勤于動手,保留趣味性的同時又增添了功能性。
通過分析了解兒童的成長所需以及玩具帶給兒童的影響后,我們提出收納型玩具的想法。在兒童產品里添加收納元素,—方面增加了一定的功能性,使兒童玩具不單單是孩子們無聊的時候拿起來消遣的工具,更是孩子們可以在玩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學習產品,既能寓教于樂,又能分解出其他的功能,提高玩具的使用價值;另一方面延長了兒童產品的使用壽命,玩具在玩過之后還能有其他的作用,既不浪費材料也不占用空間,還添了一份回憶的價值。而收納的過程看似是不斷地重復著統一的動作,卻也是可衍生出多種玩法、適用于不同年齡,甚至可超出兒童產品范疇的延續性動作。
可見將收納元素融入兒童玩具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在做出方案的同時,我們先對目前的玩具市場進行了調查與分析。
二、當前玩具市場調研與設計思考
(一)玩具市場概述
隨著人們收入提高、生活質量的改善,消費者對玩具的需求已開始從傳統的、中低檔次的電動型、拼裝型、裝飾型玩具轉向新穎的電子型、智慧型玩具及高檔的毛絨、布制類裝飾型玩具。依照功能劃分,兒童玩具可分為:實用功能玩具、教育功能玩具、娛樂功能玩具、陳設功能玩具等。就4—6歲的兒童而言,娛樂性玩具購買較多,同時能夠做到一定教育性的益智類玩具在市場上廣受歡迎,而兒童收納玩具這一概念卻少有人提。若分析利弊大家會意識到,智慧型玩具帶給孩子的大都是一時的歡樂,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會很容易明白玩具的原理,慢慢覺得幼稚而對其失去興趣;而電子型玩具,它帶給孩子的是個虛擬的世界,孩子們用這些電子產品來打游戲,看視頻,想要什么東西動動手指就可以出來,孩子們越來越依賴電子產品,不會自己動手、動腦處理問題,久而久之會造成孩子們思考能力的欠缺。
(二)現有收納玩具設計分析
玩樂是兒童認識世界最主要的方式,玩具在其中起著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所以將收納意識融入玩具中,讓兒童在潛移默化中培養收納的習慣,并增加了產品利用率和壽命。
圖1是名為“mom”的座椅,其突破了座椅原有的性能,將座椅和玩具結合,兒童可以將自己的玩具放置在里面,用作收納,為座椅增添了色彩、趣味的同時,放和拿的動作也為孩子增添了樂趣。但是,這款椅子不足以成為一個玩具,它的功能一是把玩具放入椅子內,二是供人坐。毫無疑問雖然它滿足收納功能,但作為玩具來說,它形式單調,玩法簡單,沒有太多的趣味性,并不滿足一個玩具的基本要求,只是一個具備收納功能的椅子。
圖2的兒童玩具推車頂部采用棉質材料,可以當作坐墊,中間空缺處用來放置一些瑣碎的小玩具,同時用網面材料作。兒童可以將其當作購物車推到任何地方。它的整體幾乎是實木色,而兒童的世界應該更五彩斑斕一些。享譽世界的藝術家、理論家和教育學家約翰伊頓說過,色彩永遠是首要的造型要素,色彩情感是發生在人與色彩之間的感應效果。這款玩具推車既滿足玩具功能也滿足收納功能,但二者功能獨立,作為一款兒童產品而言,它所擁有的玩具功能并不一定能引起對收納功能的實現,并且具有一定的年齡限制。
分析了以上兩個產品,再看圖3的這款多功能籃球架,讓兒童在投籃過程中不但體會到了玩耍的樂趣,而且間接完成了對玩具的收納。它的籃球架如圖4所示有多種位置可以擺放,從而滿足各個年齡段不同身高的兒童的玩耍需要,以及玩耍樂趣。這同時也是玩具本身在兒童成長階段方面延續性的體現。在停止玩的過程后,它又成為了一個完全的收納產品,可以用來收納很多不同玩具。它的基本配件都是質輕的,在兒童失去對投籃的興趣后,它又成為一個組裝玩具,可以重新組裝成兒童喜歡的樣子。
在這款收納型玩具里,雖不否認扔玩具、撿玩具對兒童來說也是一種樂趣,但在一定條件下,兒童玩累了,可能轉而去玩其他玩具,最后就還是需要父母去收拾玩具,那么玩具對于兒童來說也就只有了玩的功能,收納功能則被忽視了。當兒童對玩具失去興趣,就轉而成為一個不具備玩具功能的收納產品了。因此如何將收納功能融入到玩具中才是首要考慮的問題。
(三)怎樣將收納性融入玩具設計?
“玩具+收納=?”這是我們要探索的目的。我們要突出的收納功能是建立在玩具本身的,所以首先這個玩具需要擁有基本的趣味性,能吸引著兒童的興趣,其次才是玩具帶給兒童的潛移默化的功能性影響。而針對兒童的設計產品中,能把趣味性和功能性結合在一起的還是很少的,有的產品功能過于獨立,收納就是單純地將東西放在一個地方,玩具就是單純地玩,很死板,很單一。為了將收納不那么生硬地強加在玩具上,我們提出收和玩的功能統一性,將收納功能融入到玩具當中,將收納的行為融入到玩具的玩法當中,這樣的成長型產品才可以真正幫助到兒童從小建立收納意識,培養自理能力。
在“玩”中“學”是目前兒童教育的新方法,由于兒童注意更多的是玩玩具,收納似乎和他們沒有什么關系,因此自然的引導性是很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將玩與收的功能結合起來,才能讓兒童潛移默化地學習到收納這一習慣。玩玩具與收納可以是一個連續性的動作,這樣才能引發兒童自然而然地去做出收納的行為,玩與收的功能結合方式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收納與玩的功能獨立
玩具的玩法與收納功能不相關,既是一個玩具,又是一個收納的容器。例如圖2的兒童玩具推車。
2.玩具自身收納
玩具分出單體玩耍,拆開出來的單體可以用玩具。例如圖5這款認知玩具,盒體本身是玩具的一部分,同時也是玩具自身所帶的收納盒。這是一種玩具可以對其自身進行收納的產品。
3.收納過程的可玩性
玩具可以作為收納其他玩具的容器,在收納的過程中增加人機互動的趣味性、游戲性。例如圖6這款名為玩具守衛者的收納箱,極富趣味性,在把玩具扔進大嘴的同時,也完成了對玩具的收納,具備收納過程的可玩性。產品底部有滑輪,同時又是一款可移動的趣味椅子,不具年齡限制,可以使用很久。
綜上所述,歸納玩與收納結合的關系,如表1:
三、設計方案
在完成以上調查分析后,我們明確了自己的設計原則,即在產品作為玩具擁有玩的功能的基礎上,增加收納功能,二者“有效”結合。這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收納容器,而是一個要讓兒童在玩玩具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收納玩具的這一動作,久而久之使收納玩具的動作成為自發行為的產品,而不是讓收納功能作為擺設的一個產品。由此我們設計出一款收納性拼圖玩具,名為“轉轉樂”。
(一)設計說明
圖7為轉轉樂,兩側邊各有三層底板,從外到內第一層是透明板,保護磁性拼圖、貼片不會掉落;第二層是玩具板,擁有一個磁性拼圖玩具和一個磁性貼片玩具;第三層是透明蓋,可以看到內置物品。
玩具內部中空,擁有兩種收納空間,如圖8。一是圓筒邊上的三個開口,用于收納玩具自身的磁性拼圖貼片;二是內部的三個格子空間,旋轉不同底板可以看到不同內部格子空間,用于收納其他不同玩具或物品。第一種收納方式屬于玩具自身收納,第二種屬于玩與收納功能獨立。
第一種收納方式中,如圖8所示,收納玩具本身磁性拼圖和貼片的空間結合了滑梯設計,把玩具放入滑梯中,增加了小朋友在收納拼圖過程中的樂趣,屬于玩與收納功能結合方式中的收納過程的可玩性。比起其他自帶盒子的拼圖玩具,需要小朋友玩過后再裝進盒子里,而加入滑梯元素后,小朋友在放入拼圖時可以看到一個個拼圖乘著滑梯到達底部,使他們對收拼圖這一過程產生興趣并有了樂趣,從而以一種積極有趣的方式引號兒童主動完成收納這一動作,潛移默化地形成收納意識并發展為習慣。
在玩與收納功能結合的基礎上我們又附加了玩具的延續性,即除去玩的功能后,它還能成為一個收納產品,也就是以上提到的第二種收納空間。隨著兒童的長大,他們可能不會再需要拼圖這種益智玩具,那么這款產品也就自然而然成為了一個家用的收納盒了,可以繼續發揮它的剩余作用。
(二)CMF
顏色Color:選用橙色#feb747和黃色#fff558為產品整體主色調,拼圖與貼片都選用各個色系里明度與飽和度較高的顏色,呈現明亮鮮艷的色調。顏色是吸引目光的第一要素,對于兒童來說,玩具一定要五彩斑斕才更有吸引力。
材料Material:底板與桶身等部件都選用ABS塑料,兼具韌、硬、剛相均衡的優良力學性能,并具有良好的抗沖擊性。對于兒童玩具而言,ABS塑料由于其良好的染色性能而給玩具賦予鮮艷漂亮的外表,防水性能好,并且無毒,成本低,既在使用過程中是安全的,又降低家庭對兒童玩具購買的花費成本。底板額外添加磁鐵,拼圖與貼片也制作成底部磁性,在磁力的作用下增加玩玩具的樂趣。
工藝Finish:采用ABS塑料涂料,其特性有:涂膜堅硬耐磨、防潮;漆膜顏色光亮鮮艷,耐水耐磨,附著力好。
結語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世界的希望,他們的身心良好發展需要受到正確的引導。玩具是兒童成長階段必不可少的,年少時只有玩具是他們的玩伴,不同年齡段兒童對玩具的需求不同,不能僅僅注重玩具的趣味性,還要注重玩具能給兒童帶來什么樣的影響。以建立兒童的收納意識為出發點,通過對兒童收納意識的產生與發展進行分析,將收納這一動作和玩具結合在一起,把收納意識以玩具的方式傳達于兒童,以此培養兒童的責任感和收納習慣,并減輕父母及身邊人的負擔,讓兒童在玩耍中得到快樂,無意間形成收納的習慣,這并不會減少玩玩具的快樂,也不會增添整理東西的反感。一個能幫助兒童更好地成長的玩具,會對兒童的一生都產生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