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玲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經濟結構的不斷完善,我國逐漸進入經濟新常態,經濟政策陸續頒布,收入一直是衡量企業經營規模以及反映企業經濟狀況的重要指標,新收入準則的頒布對于企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本文正是基于這種背景下,首先對新收入準則的修訂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其次,闡述了新收入準則的可行性,對于企業發展產生的影響,最后,針對新收入準則的頒布與實施對企業提出合理的建議措施,以求通過合理的建議措施為企業的收入確定以及經濟發展提供參考借鑒,最終促進我國企業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新收入準則;可行性;影響;建議措施
一、新收入準則相關內容的闡述
財政部于2017年7月公布了修訂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并且新收入準則于2018年1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目前來講,新收入準則對比未修訂之前的收入準則發生了以下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新收入準則將現行的收入準則和建造合同兩項合二為一,將兩項準則進行了趨同,運用了統一的收入確認標準來確認合同收入,第二,收入的確認標準發生了一定的改變,之前的收入確認標準為主要的風險與報酬轉移變為了企業履行了相關的合同義務,具體可以解釋為企業取得了商品的控制權,第三,新準則的收入確認與收入合同的關聯性更強,具體可以解釋為,當企業與客戶的合同滿足收入合同的條件,企業應當在客戶取得商品控制權時確認收入,假如合同開始日不符合收入合同條件的合同,企業應當進行持續的評估,在滿足收入合同的要求之后確認收入,第四,對于合同變更的收入確認給出了更加詳細的規定,例如,合同變更增加了可明確區分的商品以及合同的價款,并且新增合同價款反映了新增商品單獨售價的,應該將合同變更的一部分作為單獨的合同進行會計處理,第五,引入了“履約合同”和“可明確區分商品”的概念,使得在實際的會計操作中更加有依據,第六,新收入準則就收入的確認時間提供了更加明確的說明,詳細來講是通過區分履約義務是在某一時段或者某一時點履行的,根據時段與時點的區別分別來確認收入,第七,對于收入的計量標準不同,在合同開始日,按照各項履約義務的單獨售價的相對比例,將交易價格分別分攤至各項履約義務,進行合理的計量,第八,單獨區分了與收入合同相關的資產,通過將合同履約成本確認為資產,并且對收入相關的資產條件進行了重新規范,對于資產減值做出專門的規定,第九,對于代理收入進行了明確的界定,由企業向客戶轉讓商品控制權的狀況來進行判斷,第十,對于企業會計信息的披露做出了更加明確的要求,由于收入準則與以往的會計準則相差較大,因此,要求企業對于收入的相關信息進行更廣泛的披露,例如合同的相關信息,與合同成本有關的資產信息等都需要進行披露,以便接受社會監督。
二、新收入準則的可行性分析
由于新收入準則與之前的收入準則相比較有較大的差異,因此,對于企業會計業務以及經濟情況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基于這種背景,需要對新收入準則對企業的影響做出具體的闡述,從經濟角度闡述新收入準則對于企業的運營發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有助于企業加強合同管理,規范企業經營,提升會計信息的質量,規避會計造假等現象的出現,提升企業綜合管理水平。
(一)提升了合同管理水平,規范企業經營行為
在新收入準則頒布之后,明確規定了企業與客戶之間在確認收入時需要按照簽訂的合同,并且企業之間的交易必須依賴于合同,這就對企業與客戶之間的交易確認提供了明確的依據,有助于企業提升自身的合同管理意識,加強合同管理,進而進一步規范經營行為,促進企業健康長遠發展。
(二)提升會計信息質量,規避造假
在新收入準則中,要求企業以控制權代替是否轉移風險報酬作為確認收入的依據,并且對收入時點的確認做出了明確的規定,采用統一的收入確認模型作為判斷標準,還要求企業必須定期披露相關的會計信息,這就要求企業在確認收入時必須收集相關的會計信息,并且進行分析與處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企業會計造假,因此,其披露的會計信息更加準確,可靠,完整,進而更好地為投資人和監管機構的財務報表使用者提供決策依據,促進企業的正常運營與發展。
(三)規避財務風險,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新收入準則要求企業在確認收入時應當反映企業轉移商品控制權的交易實質,并且采取五步法來確認收入,企業在進行收入確認時需要根據歷史數據進行準確的分析與判斷,會計處理需要收集并且分析大量的數據,因此,財務部門必須從事后收入確認向事前轉變,加強與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在會計業務發生之前需要與各個部門進行密切的溝通與合作,有利于規避各種財務風險,并且發揮各個部門之間的協同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與進步。
三、新收入準則下對企業提出的建議措施
由于新收入準則相比之前的會計準則有較大的修改,因此,本文根據新收入準則對企業的會計核算提出合理的建議措施,例如提升會計人員業務水平,提升內控監督管理水平,加強各個部門的協同合作,最終促進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
(一)提升會計人員業務水平,進行定期培訓
由于新收入準則與之前的收入準則中的會計處理有明確的不同,對于收入發生的實質,條件,金額的確認以及時間的考量都做出了規定,因此,企業需要提升員工的業務水平滿足會計核算的需求,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首先,應該提升企業核算人員的準入門檻,招聘對會計收入核算有經驗的員工,并且員工對于新收入準則有準確的了解與把握,為了提升招聘的效率與透明度,可以選擇采用第三方招聘的形式進行招聘,規避管理層出現任人唯親的現象,其次,需要提升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定期進行培訓,不僅需要普及新收入會計準則的相關政策,而且還需要針對會計人員進行定期的會計核算業務操作培訓,提升整體的會計核算業務水平,最后,需要建立完善的會計人員業務考核機制,進行定期的績效管理,通過設定合理的績效指標對人員進行綜合考評,獎懲有當,規避吃大鍋飯的現象,提升整體的會計人員業務操作水平,最終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與進步。
(二)加強內控監督管理,規避會計風險
一個完善的內控監督機制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礎,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內控監督管理機制,提升會計收入核算效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首先,應該根據企業的規模與會計核算范圍制定合理的內控監督制度,使得員工在進行收入核算的監督工作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防止出現監督錯誤的現象,其次,需要設定一個內控監督管理部門,這個部門的主要工作是對收入核算等工作進行監督,定期出具監督管理報告提交給管理層,幫助管理層進行科學決策,為了保證監督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其工作必須與會計核算部門相互獨立,最后,需要根據收入確認的標準與流程優化內控監督流程,對于一些收入確認的重點環節進行重點排查與監督,對于次要環節進行定期監督,主次有當,最終提升整體的監督管理水平。
(三)加強各個部門的協同合作,規避出現收入確認風險
在新收入準則的規定中,對于會計收入的實質,確認時間,確認方法都進行了明確的說明,由之前的事后記錄變為了事前信息收集,因此,更加需要各個部門的協同配合,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首先,需要提升各個部門的協同意識,在企業網頁宣傳或者員工大會中定期宣傳部門合作的理念,其次,需要對企業的業務進行合理的分類,對于一些重點業務,核心業務需要加強各個部門提前配合,對于一些收入標準進行準確的研讀,對于業務發生的情況進行明確的記錄,并且互通有無,防止出現財務問題,對于一些次要的業務,確認收入時需要各個部門的跟進與記錄,最后,需要制定完善的會計核算風險管理機制,在確認收入時要進行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評價糾偏等,進而提升收入核算水平,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李萍.新收入準則下百貨企業聯銷收入確認探討[J].中國總會計師,2018 (9):52-53.
[2]舒譯.新準則下電商企業收入確認與計量問題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8 (10):226,228.
[3]張昳.新收入準則下房地產企業收入確認的思考[J].當代會計,2017 (11):15-16.
[4]彭壽文.新收入準則下收入確認時點的稅會差異探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