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樹青
摘 要:近幾年,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促使我國城市園林建設也加快了發展腳步。隨著城市居民對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對生態環保理念的深入認識,使得我國城市園林的植物生態也有著較大的改變,本文針對我國城市園林植物生態學的研究動向進行分析,對我國未來城市園林生態發展趨勢進行了探究,以期為我國城市園林的植物生態建設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城市園林 植物生態學 發展趨勢 動向研究
城市園林是城市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們對生活環境需求的不斷提高,城市園林也在不斷的發展,城市居民的居住環境得以有效的改善,城市園林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環境和休閑娛樂場所。因此,城市園林的發展已經和人們的生活質量密不可分。我國城市園林建設發展的關鍵在于要做好園林植物的管理工作。要貫徹落實我國的生態建設綠色理念,城市園林建設就要向園林植物生態方向有所轉變,因此,要對園林植物生態學的動向和發展趨勢進行不斷研究,從而推動我國城市園林的生態建設和發展。
一、城市園林植物生態條件特點
隨著我國城市化發展速度的日益加快,城市園林的植物生態環境也產生了很大的改變。目前,城市園林植物生態環境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特點:
(1)由于城市化建設導致城市地下硬化面積較大,致使城市地下水系統的流通環境有了較大的改變,同時城市人口密集程度較大,大量的鋼筋水泥建筑物以及城市工業中的化石燃料燃燒對城市的光照分布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城市熱能的產生和累計以及水分蒸發狀況導致城市內部形成了不同的氣候因素差異,對植物生存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2)城市的土壤狀態由于受到城市地面硬化的影響,導致夾雜物的入侵使土壤質量有所改變,同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公共交通等因素影響下,城市土壤密度不斷加大,城市植物的落葉由于土壤硬度以及城市環衛的清掃,難以有效的為土壤提供肥料和養分,造成植被土壤貧瘠。同時城市建設過程中植物的生長空間也被不斷壓縮,而城市工業的廢水排放以及城市運行中產生的大量污染物包括居民生活排污,汽車尾氣等,對城市的水源、空氣以及土壤都會造成較大的污染,這些因素會給城市植物的生長造成不利的影響。
(3)城市園林的植物生存方式是由很多不同種類的植物在有效的空間內相互配置構成,這種情況也導致了植物的共生矛盾較為突出。不同種類的植物根系在空間有限的貧瘠土壤中對水分、養分、光照進行爭奪,產生了植物生長狀態不均衡的問題,這種城市園林植物物種之間的矛盾不同于郊外林地的植物,而在于城市園林植物受城市惡劣生長環境的制約。
二、城市園林生態效益和綠化量問題
城市園林中最為主要的標志就是生長在園林中的植物,而作為城市生態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植物通過其本身的生理活動產生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對城市生態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改善作用,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會有效降低城市二氧化碳量并釋放氧氣,而植物的蒸騰作用能夠調節大氣的溫度釋放水分,這在城市生態系統中任何生物都無法替代,而這也正是現代城市生態綠化的重要意義。
城市植物光合作用的有效發揮是植物產生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重要基礎,關系到城市植物生態能否起到改善城市環境的作用。光合作用的強弱取決于植物葉面積的大小以及城市園林的光照條件,這在我國城市園林植物配置上應用較少,但其生態特性不可忽視。
目前我國各大城市的綠化率以及植被覆蓋率等都是根據我國的實際國情來制定的最低限度指標。城市的綠化率和植物覆蓋率不能完全的反映出城市的真實綠化量。在城市園林規劃用地逐漸緊張的現狀下,增加城市綠化量只能從空間的角度去尋找。因此,按照國家指標在完成城市綠化率和覆蓋率的占地面積的同時,要對多樣化又較為穩定的園林植物復層種植結構進行研究和建立,同時要對不同的城市地段、生態條件以及景觀效益等加以兼顧,從而對城市園林植物的空間分布情況加以改善,這樣才能有效的增加城市的綠化量。
三、生態大環境下城市園林發展趨勢
隨著城市生態環境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普遍對城市植物生態系統的重要性有了系統性的正確認識。基于此,城市園林的作用已經逐漸由過去的衛生防護、休息娛樂以及游玩觀賞向生態綠化,防治污染、保護環境以及城市生態平衡的大方向上發展。這種認識上的轉變促使城市園林的建設面積在不斷的擴展,超出城區逐漸向城郊縱深發展,城市規劃也不僅限于城市的內部區域,而是整體上進行規劃,借此謀求城市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改善,國外一些先進國家已經率先實行,我國也在逐步推進。
據世界多個國家證實,城市氣流存在兩種主要的低空交換,一方面是四周城郊地區向城市中心地區的氣流交換,因此,城市的空氣質量和生態環境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城郊的植被覆蓋情況,另一方面城市植被覆蓋較為密集的地區(城市園林)溫度相對較低,其與溫度較高的區域形成了氣流循環,而根據城市的規劃以及建筑物分布情況等因素的影響,這種城市生態效益具有很大的差異性。要想改善這種情況,將城區以及城郊園林綠化設計形成整體的方式十分重要,同時還能有效對城郊的風景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通過開辟自然風景區,促使城市居民到城郊游玩觀賞,使城市園林的經濟效益得以凸顯。
這種市區、郊區聯體的城市園林布局規劃,雖然有些國家的經驗值得參考,但是關鍵要結合城市生態條件特點以及城市的植物資源種類進行不斷的實踐研究,這是一項需要進行長期研究的系統工程,要以原有的城市園林植物生態學技術經驗和理論知識為基礎,不斷創新研發更多的城市園林植物生態學新技術,根據城市規劃布局以及園林植物生態特點,以生態原則為基礎建立城鄉結合的植物配置和養護體系。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城市園林的植物生態學研究要根據不同城市的園林植物生態特點,結合城市園林的生態效益,對城市植物生態進行合理的規劃和管理,在生態大環境的城市園林發展趨勢下,相關學者對城市園林生態發展要不斷進行新技術和新方向的研究,為我國城市園林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 王穎. 城市園林植物生態學研究動向及發展趨勢[J]. 河南農業, 2016(35).
[2] 周洲. 試論城市園林中植物生態學的應用[J]. 江西建材, 2017(8):214-214.
[3] 陳自新. 城市園林植物生態學研究動向及發展趨勢[J]. 北京園林, 2016(2):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