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琰
摘要:在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當下,幼兒階段對于一個人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不僅是其成長和發展的奠基時期,還是培養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的關鍵階段。因此幼兒音樂要貫徹落實奧爾夫理念,堅持做到通過運用到音樂課堂中提高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通過奧爾夫音樂活動課來開發幼兒們的多元智能這幾大關鍵方面,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關鍵詞:奧爾夫理念;幼兒音樂;課堂運用
由于我國現在獨生子女的家庭很多,這就出現了很多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的現象。長久下去就會讓孩子們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從小忽略別人的感受,只為了自己著想,同時就會失去和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有些孩子就會產生孤僻的心理,不愿聽取別人的意見,很難和他人共同完成任務。還有更加嚴重的孩子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就去故意挑逗其他的小伙伴。如果從小不管好幼兒,長大后就會很難和同事們相處。
一、通過運用到音樂課堂中提高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奧爾夫教學的方法就是對孩子的性格特點和心理狀態都有相應的了解。我親自了解到的實際情況,做好課程準備工作,這樣能夠讓孩子們在課上可以從頭到尾的跟著我的思路走。例如,我嘗試在音樂課堂中給幼兒們播放愉悅的歌聲,帶領幼兒們去做益智的音樂小游戲,讓幼兒們逐漸的融入到有趣并且生動的音樂環境中來。我利用碰鈴和鈴鼓這些小巧的樂器來給孩子們開展一些較為較淡的樂器合奏音樂活動課,鼓勵孩子們能用他們干剛學會的基礎節奏來共同合作。我將孩子們分為高音和低音兩個聲部,事先告訴孩子們要學會互相傾聽,不能夠以自我為中心,在自己唱歌的時候也要注意到別人的節奏。這樣孩子們會自己發現,唱歌的時候是有別的小朋友一起參加的,如果不好好配合別人,就會將自己“突出”出來。他們在音樂活動中會感受到只有團結大家、努力配合這個大集體白能夠更好的完成音樂活動。這種形式會提高孩子們的人際交往能力,讓孩子們更好的成長。
二、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大多數幼兒的好奇心都很強,他們的好奇心就會引起他們對事物進行探索,教學中我格外關注幼兒的這一行為特點,幫助幼兒進行創造力的培養。除了可以抓住幼兒的好奇心之外,還可以發現幼兒們動手實踐的操作能力也會推動創造力的產生。傳統的音樂教學中都是讓幼兒們多動嘴不動手,這就會大大的限制幼兒們創新能力的發展。所以要想讓幼兒的創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培養,還要培養幼兒們善于動手的習慣。
例如,在進行“打擊樂”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對各種各樣的樂器有著濃烈的興趣,我就可以抓住幼兒們的這一心理,任由他們怎樣摸樂器。在幼兒們玩樂器的過程中,他們就會積極地探索不同樂器的特點和用途,在幼兒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并且在音樂活動結束后,鼓勵幼兒們繼續積極的去探索,夸獎他們。再比如,在音樂教學中,我帶領幼兒們一邊長一邊打節拍,并且鼓勵幼兒們可以利用音樂道具來進行對歌曲的表演。在學習《好媽媽》這一課程活動中,幼兒們會發現這首歌的歌詞很長,就會失去學習音樂的興趣。這時我讓幼兒們親自扮演歌詞中的人物,用手的指揮來表達自己“人物”的真實情感。這樣在對歌曲的練習過程中,就培養了幼兒們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通過奧爾夫音樂活動課來開發幼兒們的多元智能
奧爾夫的音樂會讓幼兒們在一個輕松愉悅的情緒中和一個沒有壓力的學習情境中掌握最原始、最純凈的音樂。幼兒們得到的情感體驗不只是靠那些外在的知識灌輸,而是通過幼兒們親自參與之中無形獲得的。合理的運用奧爾夫音樂能夠讓幼兒們的智力得到充分的開發,情感也能夠得到很好的升華。
例如,我引導幼兒們做一個有關奧爾夫的音樂游戲。先讓幼兒們做深呼吸,沒有做深呼吸的時候一邊走一邊發音“si”和“yu”,通過這種方法來讓幼兒們體會自己的氣息是不是越走越持久。然后我再讓幼兒們跟著自己所敲打的鼓點的節奏進行走步子,在這期間我要求幼兒們跟隨節奏的變化,幼兒們走路的力度和速度也隨之變化。并且根據鼓點的變化進行向后轉,最后一項游戲活動就是讓幼兒閉著眼睛轉三圈,兩個人互相尋找自己的小伙伴,在接觸到對方的身體后,向對方說一聲“對不起”,在拍子中加進去數字,通過數字來尋找自己的新伙伴。在這一音樂游戲中,幼兒們不僅掌握了音樂中的力度和速度的變化是如何的,還體驗了空間智能和人際關系中的自我提升。在同學們看不到的時候迅速對數字做出反應的這一過程,就是對空間和數學邏輯的開發和運用。
四、總結
總而言之,在進行音樂方面的課堂教學時,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大方面,利用奧爾夫理念,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為其未來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司偉.新課程標準下音樂鑒賞教學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2]胡光華.幼兒音樂課堂中與德育教學相融合的意義及方法[J].音樂教育,2016(11).
[3]魯重.幼兒音樂趣味性教學方式[J].幼兒教育,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