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梅,張永義,王冬梅,王愛國
(1.武威職業學院,甘肅 武威 733000;2.定西市疾控中心,甘肅 定西 734000;3.民勤縣蘇武衛生院,甘肅 民勤 733300;4.渭源縣婦幼保健站,甘肅 渭源 748200)
結核病是我國重點控制的疾病之一。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對于結核病防治具有重要意義,也是現代結核病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1]。本研究對2011—2017年甘肅省定西市結核病患者的發現及治療轉歸狀況進行回顧研究,根據患者特征分析其發現及治療轉歸情況,為相關部門制定結核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據。
選取在定西市轄區安定區、通渭縣、隴西縣、渭源縣、臨洮縣、漳縣和岷縣7縣(區)結核病網絡直報信息管理系統登記的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
肺結核患者(2011—2017年發現并登記的所有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相關資料由定西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防治所提供,人口、地域、社會學等資料均來自《定西市統計局年鑒》。采用Excel 2016軟件進行數據錄入,用構成比、率進行統計學分析。
2011—2017年,定西市共登記11 266例活動性肺結核患者,其中涂陽肺結核2 580例。活動性肺結核登記率從2011年的72.26/10萬下降到2017年的40.34/10萬,平均登記率為55.26/10萬。涂陽肺結核患者登記率從2011—2017年開始也呈持續下降趨勢,平均登記率為12.65/10萬,見表1。
2011—2017年,定西市共登記活動性肺結核患者11 266例,其中因癥就診者5 919例,占52.54%;醫院轉診到結防機構3 929例,占34.87%;追蹤211例,占1.87,見表2。
2011—2017年,登記的涂陽肺結核患者中,治療兩月末初治涂陽的痰菌平均陰轉率為90.51%,年均陰轉率高于80%;復治涂陽的痰菌陰轉率平均為84.46%,年均陰轉率高于70%,見表3。

表1 2011—2017年定西市結核病患者登記情況

表2 定西市結核病患者發現方式[n(%)]

表3 治療兩月末涂陽肺結核痰菌陰轉情況
2011—2017年,定西市醫療機構報告17 224例疑似肺結核患者,轉診到位15 030例,轉診到位率為87.26%,追蹤到位1 820例,追蹤到位率為82.95%,總體到位16 870例,總體到位率為97.94,見表4。

表4 疑似肺結核患者轉診、追蹤、總體到位情況
分析定西市2011—2017年登記的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的轉歸情況,排除復治涂陰患者,結果顯示新發涂陽治愈率為93.53%,復治涂陽治愈率為91.43%,初治涂陰完成療程率為96.45%。新發涂陽死亡率為1.91%,復治涂陽死亡率為2.43%,初治涂陰死亡率為1.10%,復治涂陽死亡率高于新發涂陽死亡率,同時,新發涂陽死亡率高于初治涂陰死亡率,見表5。

表5 定西市登記肺結核患者治療轉歸情況[n(%)]
研究發現,2011—2017年定西市活動性肺結核登記率呈下降趨勢,從2011年的72.26/10萬下降到2017年的40.34/10萬,下降了31.92/10萬,而新發涂陽肺結核患者登記率也呈緩慢下降趨勢,由2011年的23.27/10萬下降至2017年的7.22/10萬,與全國情況大致相同[2],說明通過全市結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逐步完善了結核病登記報告轉診制度。根據《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要求,定西市DOTS策略覆蓋范圍的擴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登記率。同時,定西市狠抓結核病醫防合作,使結核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3]。另外,定西市采取的結核病健康教育措施也會降低涂陽肺結核患者登記率。
從定西市結核病患者的發現方式上來看,52.54%的肺結核患者是因有自覺癥狀到醫療機構就診時被發現的,說明定西市結核病患者的主要發現方式是因癥就診。34.87%的肺結核患者是通過醫療機構轉診發現的,通過追蹤發現的肺結核患者只有1.87%。2011年出臺的《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2011—2015年)》明確指出,原則上每個縣(市)應確定至少一家定點醫療機構負責診斷治療普通結核病患者。根據逐步構建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分工明確、協調配合的結核病防治服務體系要求,定西市建立由定點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成的結核病防治服務新體系[4]。同時,定西市還加大結核病健康教育宣傳力度,普及免費檢查和治療政策,提高群眾結核病防治意識,使更多可疑患者和密切接觸者及時主動就診,提高結核病患者發現率,以便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達到控制結核病流行的目的[5]。
各縣區十分重視肺結核患者管理工作,痰菌陰轉率和治愈率均保持在較高水平,痰菌復查率達98%以上,初、復治涂陽患者治療兩月末的痰菌陰轉率分別達90.51%和84.46%,患者在較短時間內失去傳染性,不再對健康人群造成威脅,達到了《定西市結核病防治規劃(2011—2015年)》要求,對有效控制傳染源、提高治愈率具有重要意義。
轉診追蹤是發現肺結核患者的主要途徑[6]。研究發現,2011—2017年定西市醫療機構實際報告疑似肺結核17 224例,轉診到位15 030例,轉診到位率為87.26%,追蹤到位1 820例,追蹤到位率為82.95%,總體到位1 680例,疑似肺結核患者的總體到位率為97.94%,達到《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2011—2015年)》關于報告肺結核患者和疑似肺結核患者的總體到位率達90%以上的防治目標[5]。這與定西市衛生行政部門協調管理和監督工作合理,醫療機構肺結核患者轉診制度落實到位,健康宣教力度大有關,提示轉診追蹤也是定西市發現肺結核患者的主要方式。同時,轉診到位率呈逐年下降趨勢,也表明加強診治和教育,會讓很多患者自覺到結防機構就診[7]。
自2011年以來,定西市新發涂陽患者的管理率、治愈率均達到90%以上。新發涂陽治愈率高于復治涂陽治愈率,考慮可能與復治涂陽患者服藥依從性差有關[1]。2011—2017年,定西市復治涂陽死亡率高于新發涂陽死亡率,同時新發涂陽死亡率高于初治涂陰死亡率,可能是由于患者進行過一次治療,會產生耐藥性,再次治療效果不如初次,而新發涂陽以及初治涂陰死亡率低,也可能是由于患者病情相對較輕。提醒我們,應結合病情、藥敏試驗結果等為患者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而可是簡單地延長療程或增加藥物[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