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月丹 于昶 魏紅梅 王銳
摘 ?要:文章分析了衛生事業管理學的課程屬性和課程特點,提出衛生事業管理課程應建立實踐教學體系,包括總體實踐學時和實踐學時分布,在實踐教學形式上包括課內實踐教學與課外實踐教學的設想。
關鍵詞:衛生事業管理;實踐教學體系;構思;設計
作者簡介:馬月丹,遼寧中醫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衛生管理教育與改革;于昶、魏紅梅、王銳,遼寧中醫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遼寧 沈陽 110847)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遼寧中醫藥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學以為己——基于儒家教育思想體系的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研究”(項目編號:LNZYJG2018026)、2018年度遼寧中醫藥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醫藥類高等院校公共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的創新與應用研究”(項目編號:LNZYJG201802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15-0032-03
衛生事業管理學是高等醫學院校中針對公共管理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其授課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在學生學習專業課程之初,作為對衛生管理專業領域的一個通識性基礎課程介紹,另一種是作為收尾課程,在本科學習階段尾聲,作為衛生管理的統領概括課程。目前大多數院校采用的是第二種授課方式。
衛生事業管理學涵蓋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知識體系構建的很大部分內容,有很多章節的內容在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培養方案中是作為獨立課程講授的,從教學內容上具有多重特性。
1.理論性。衛生事業管理學是將管理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職能應用于衛生管理工作中,從而提高衛生工作效率,最終達到保障人民健康的目標。因此,學習衛生事業管理學必須掌握好衛生事業管理的相關理論和研究方法。
2.實踐性。從課程內容上看,衛生事業管理學的很多內容都是和我國衛生工作密切相關的,如衛生組織、藥品政策和管理、衛生改革與發展、醫療保障制度。尤其當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正當進行,課程教學也一定要緊跟時事的節奏和步伐。
3.綜合性。衛生事業管理學是一門綜合的社會科學課程,涉及管理學、醫學、流行病學、統計學、經濟學、藥學等多學科知識,需要學生能夠靈活綜合地運用多學科知識。[1]
由于在醫學院校中衛生事業管理學屬于小眾化的課程,并未受到極高的關注和得到更多的教學資源配置,因此實踐教學開展情況令人擔憂。從授課對象上看,以四年級的學生居多。但由于四年級學生本身學習的積極性和對知識涉獵的欲望就要低于初入大學的一、二年級學生,再加上有考研、就業準備等因素,故而影響了授課效果。
實踐教學形式多種多樣,不同類型課程可以根據其自身課程的特點和教師所需達到的不同教學目標設計獨特的實踐教學體系,以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學以致用。以衛生事業管理課程為便,筆者認為其課程的完整實踐教學體系應包括課內實踐教學和課外實踐教學兩大部分。在總學時的分配上,以54學時為例,課內和課外實踐教學時長可分別均為8-10學時,總合學時達到16-20學時,占54學時的30%-40%,實踐學時的總合占比上限不要超過40%(即20學時),否則會影響理論教學的完成情況。
1.課內實踐教學。課內實踐教學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由多種教學方法組成的實踐教學形式。
(1)翻轉課堂。課堂的主角是學生,學生在課前自行觀看教師提前準備的授課小視頻,并在課堂上對課前所學知識進行展示,完成師生、生生交流,同時對知識疑點的討論。翻轉課堂教學可以選擇知識體系介紹清晰完整、較易于掌握和理解的章節進行,如“衛生系統績效評價”。教師可以制作20分鐘以內的主要知識點的教學視頻,通過網絡綜合教學平臺讓學生進行課前自學,并在教學視頻中留下命題作業,用于課堂學生分組的命題任務展示。學生通過小組分別按照教師所安排任務進行課堂展示,幾個小組的課堂展示內容就構成了教師的主要教學內容。
(2)PBL問題教學法。PBL教學是一個以問題為起點的教學模式,學生學習的內容均是以問題為主軸來構架的,學生以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進入學習,[2]通過教師的啟發式教育引導,沿問題構架出整個知識體系。在衛生事業管理課程中可以選擇在我國長期存在并尚未得到有效解決的問題章節內容進行PBL教學,比如“衛生資源管理”。又比如,針對我國衛生資源在某些領域長期存在浪費與不足并存的情況,教師可以設定“我國衛生資源是否存在微觀的浪費與宏觀的不足”的問題引入教學,并把這一問題貫穿于資金、設備、建筑、信息、技術、人力等各種衛生資源的評價中來構成整個衛生資源管理章節的教學。[3]
(3)CBL案例教學法。CBL教學是一種應用很廣的實踐教學方法。在理論講授之前可以使用引導案例引入知識講授,理論講授完成之后可以進行總結性的應用案例,也可以在整個章節中以一個案例貫穿整章,或是不同內容使用多個小型案例。衛生事業管理課程中的“衛生規劃”“衛生組織”“衛生政策”這些理論性較強,同時又由于內容特點容易偏枯燥的章節非常適合引入案例的教學形式。如“衛生規劃”中可以以某地區的省級衛生資源配置和地市級的區域衛生規劃的實際案例按衛生規劃過程進行介紹,增加內容的生動性,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但要注意的是,在案例的引用上要注意信息的可公開性。
2.課外實踐教學。課外實踐教學是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園,到實際的生產實踐相關企事業單位去,根據教師之前已經進行的精心準備來學習理論知識的教學形式。[4]
(1)見習參觀。在衛生事業管理課程中“醫療服務管理”“公共衛生服務管理”“基層衛生服務管理”三部分內容涉及醫療機構、公共衛生機構、基層衛生機構這些主要的衛生服務提供機構,因此適宜安排見習參觀,因為公共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崗位就包括衛生服務提供機構中的行政管理崗位。選擇單位盡量是學校的實踐教學基地,這樣在資質、教學資源配置以及實踐教學制度管理方面都比較規范。在見習時間上,建議以4學時為一次進行,可以選擇地理距離較近的2-3個單位以一個醫聯體或健聯體為單位進行,選擇整個上午或整個下午進行。見習開始之前,教師需要設計好見習的明細內容和時間分配,聯系好見習單位相應部門的接洽人員,并設計學生見習的成績評價標準。
(2)專題講座。專題講座是了解領域內最新前沿發展和學術動態的一種課外實踐教學形式,[5]在經費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邀請行業內的行政管理領導或工作人員到學校來進行講座,也可以要求已經畢業的優秀畢業生就自己目前工作的領域結合自己的成長歷程進行講座,形成榜樣效應。在學校學術資源豐富或教師信息資源豐富的情況下,也可以讓學生參加各種學術會議。
(3)社會調查。社會調查是學生在選擇一個研究主題之后自主走出校園進行調查設計、資料收集、分析研究、報告撰寫整個過程的一種實踐教學形式。[6][7][8]衛生事業管理課程的社會調查由于接近大學課業尾聲,學生要開始畢業論文設計和撰寫的工作,因此可以將社會調查與畢業論文設計結合起來,用2-4個學時的社會調查做出畢業論文的前期調查設計工作,也為畢業論文的撰寫做好準備。
課外實踐教學比較難把握的是考核評價工作,對于參觀見習和專題講座要盡量以物化形式進行考核,如讓學生撰寫調研報告或見習報告,注重評價標準體系化、多樣性,比如可以采用由課外實踐表現評分、調研報告或見習報告評分、課堂作業完成情況評分三部分構成課外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具體三部分占比情況可以教師根據情況靈活設置。
參考文獻:
[1] 吳群,寧德斌,鄒健,等.衛生事業管理課程教學團隊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7,(19):232-233;
[2] 高磊,韓冬梅.新型PBL教學法應用于衛生事業管理課程教學效果探討[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5,31(9):121-123;
[3] 魏晶晶,謝其鑫,劉韋.在衛生事業管理里教學中可應用PBL教學法[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13,(5):71-72;
[4] 榮勝忠,鄒立娜,赫英娟,等.醫教協同背景下《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課程改革與實踐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8,16(9):1558-1561.
[5] 羅幀妮,陳愛云,馮珊珊,等.衛生事業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探討與設計——以醫院管理學課程為例[J].西北醫學教學,2016,24(4):547-550;
[6] 程開艷.衛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中的問題研究[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3,(8):836-837.
[7] 夏雪,張翔.美國應用性衛生管理人才培養對我國的啟示[J].醫學與社會,2011,24(7):51-53.
[8] 胡善民,任麗平,王柳行.創新衛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思考[J].管理觀察,2014,(31):152-153.
責任編輯 ?郝 ?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