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征
摘 要: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高職院校要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文章提出了基于供給側改革高職院校技能型人才培養路徑: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高新技能型人才;穿插多元化的課程;改革教學方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鼓勵自主創業,提升創新能力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技能型人才;培養途徑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在供給側的五大要素中,人才是生產要素的首要資源,是最重要的供給側要素。而高職院校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基地,更是要把培養社會所需人才作為首要己任。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其所需的人才也是在不斷變化。在現如今飛速發展的經濟形式下,社會需要的新型人才要知識技能過關,職業素質優良,還要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這樣的人才稱之為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要根據社會需求,大力推進人才培養的供給側改革,為社會經濟發展輸送優質的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就應該依照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標準來制定培養方案。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究培養技能型人才的途徑。
1.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高新技能型人才
隨著我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教育的開展,高職院校作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輸送基地,更是要把專業設置與學生就業緊密結合起來。通常,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上,都是通過崗位群來設置的。同時,為了擴大招生,盲目增設新專業,沒有充分考慮此專業是否利用學生就業,對本地區的經濟有無帶動作用,造成招生和就業都不滿意。因此,在專業設置上,要結合地方經濟、新興產業、可持續產業,這樣,可使高職院校穩步發展,辦有地方特色的高職院校。那就要求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以就業為導向,以提高學生技能水平為目標。與此同時,高職教育的專業不能一成不變,要順應社會經濟發展,不定期進行調整,擴大主流、特色專業,淘汰落后專業,優化專業結構布局。
2.穿插多元化的課程
課程的設置上應與崗位相適應,圍繞崗位的要求來設置專業核心課程。以數控專業為例,首先要根據數控技術這個行業的業務范圍,找到適當高職學生就業的崗位,例如數控編程崗位、數控故障與維修崗位,數控機床操作崗位;根據這些需要開設數控編程與加工,數控故障與維修等相關課程,將專業知識和操作方法傳授給學生,并不斷地根據行業特點增加新的內容。在每年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過程中,新增本行業相關的課程內容,像3D掃描和打印技術。不僅讓學生多學習知識,而且還增加就業范圍,對本專業的招生也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與此同時,各種技能實訓課程也穿插其中,與理論知識相輔相成。數控專業的學生,在每學期都會有相應的實驗技能課程,像CAD繪圖技能,金工實習、數控加工實習、數控故障診斷與維修技能。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為順利進入企業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這使學校、企業和學生都受益。而且,歷年的國家級和省級技能大賽,也使學生有機會去和兄弟院校的學生較量,提升自身能力,向真正的技能型人才邁進。
3.改革教學方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的學生對于單一的知識灌輸沒有興趣。這就要求高職教師要培養學生對技術技能學習的興趣,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潛力。那么在教學方法中可以采用(1)合作探究法: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其中安排1~2個積極、主動的學生為核心成員,帶動小組成員共同學習;(2)實物教學法:利用學校現有的實習實訓實驗臺及設備作為教學載體,讓學生直接感受所學知識的應用方向;(3)組織教學法:應用學習性組織理論,設計合理的學習性組織教學單位與組織結構,促進組織內成員意識、知識與技能的獲得。
4.鼓勵自主創業,提升創新能力
2015年《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特別強調“支持大學自主創業”,這為大學生的就業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現在,大多數的高職院校都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形式,使得大部分學生在校就接觸到企業的運行機制和崗位要求,使得學生自主創業有了一定的技術支撐。不僅如此,學校還要多邀請本地區知名的企業家到校開座談會,為學生講解自主創業的體會和經驗,也為學生自主創業給予鼓勵促進,讓他們充分信心。學校來可以開展“虛擬創業”、“創業論壇”等活動,讓學生深入了解創業的各個環節,貼近社會實際情況,使之在創業道路上能順利起程,走向成功。
總之,在供給側改革下,高職院校在培養技能型人才時,要結合自身的特點,發揮自身特長,形成具有院校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在今后的實施過程中,還需不斷地改進和穩步地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教職成[2011]9號).
[2]易順明.高職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方法與途徑[J].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2013,(3).
[3]董剛,楊理連.高職教育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2,(12).
[4]董欣.淺議高職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養[J].現代教育教學導刊,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