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會芳
摘要:家庭作業作業是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是對課堂知識的鞏固與強化。對于我國農村學生來說,英語是遠離生活并高于生活的。目前的英語教學缺乏英語語境,農村中學更為突出,所以英語家庭作業具有特殊性。因此,英語教師在布置英語家庭作業時必須考慮這個特殊性,有效的布置英語家庭作業勢在必行。有效的英語家庭作業不僅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展開,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而且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關鍵詞:英語家庭作業 新課程標準 家庭作業布置 多樣性 趣味性 有效性
一、現狀分析
目前,農村中學英語教學在作業設計這一環節普遍存在著諸如作業總量太大、內容質量不高、計劃性缺失以及作業結構不合理從而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等現象,導致了教育資源浪費,影響了英語教學的健康、持續發展。甚至,在英語公開課上教師很出彩,但到一節課的尾聲,教師對如何鞏固教學成果即家庭作業的布置卻鮮有創意,多數是抄寫或聽、默寫本課生單詞、抄背默寫對話、課文等;或布置一些練習冊,試卷上的練習做。特別是周末、假期,拼拼湊湊布置家庭作業來達到一定的量。回顧一下,我們不難發現它存在著很多的弊端。主要表現在:
1.作業布置偏重記憶,缺乏應用
大部分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在量和質上都比較隨意,對所提供的作業資料基本上采用“拿來主義”策略。教師給所教班級布置作業大體都一樣,不管何種水平的學生都做統一的作業,沒有考慮學生的層次以及接受能力,枯燥乏味,脫離生活實際。形式缺乏多變性;內容缺乏探究性;容量缺乏差異性。另外,受評價方式的影響,熱衷于搞“題海”戰術,布置作業圖“量”不求“質”,加重了學生負擔。
2.作業布置缺乏科學性、選擇性,隨意性大
有些教師在布置英語家庭作業時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均采取“一刀切”策略。我教過這樣幾個學生,經常不按時按量完成作業,考試卻成績優秀,同事笑稱“說明你布置的作業沒多大用。”做家訪調查表時,有一位家長寫道:“布置作業宜少而精”。的確,我們布置的一樣家庭作業量多質濫,沒有明確的訓練目標,沒有針對性和選擇性,教師給所教班級布置作業大體都一樣,不管何種水平的學生都做統一的作業,沒有考慮學生的層次以及接受能力,枯燥乏味,脫離生活實際。甚至會導致作業成了學生的負擔,使學生怕做作業,勞而無功,使學生對作業產生厭倦感,不想做也不愿做作業,只能應付老師而抄作業。
3.教師批改作業缺少針對性,評價千篇一律,學生沒有動力
作業是反饋、調控教學過程的實踐活動,也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獨立運用和親自體驗知識、技能的教育過程。有的教師似乎將作業本的整潔度作業評價的首要條件,特別是英語作業,只要整齊劃一就滿紙紅勾,一路到底,甚至抄錯了的地方老師也沒仔細看。有的學生作業相當有靈氣,但沒有得到老師給予的特殊鼓勵,反而因為一些不可避免的錯誤得到了B或C,相反一些中規中矩,平平淡淡的作業卻會因為沒有錯誤而得到高分,長此以往,學生必將害怕出錯不敢創新,從而將作業變成“作秀”,千人一面,毫無新意,學生也就對作業布置出現了審美疲勞,失去了做作業的興趣。
二、構建新的作業模式
1.樹立正確的作業觀
要想新的作業模式能順利實施,就要改變學生傳統的作業觀念。樹立學生正確的作業觀。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書面作業較少,學生常常不把教師布置的聽力練習與口語操練視為作業。所以應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科的作業應是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操練,學生應利用課余時間,認真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只有在對這四個方面進行充分操練時,學生才能發現一個個新問題,從而激發他們解決這些問題的欲望,達到做作業的目的。
2.把握好布置作業的原則
(1)作業要有針對性
我們布置作業的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保持主動,集中精神和提高效率,進而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有效的作業,在提供課堂經驗和知識的擴展內容的同時,也引導學生養成受用終生的個人學習習慣。教師可以通過作業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找出學生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的調控后繼的教學工作。
(2)作業要有趣味性
心理學家洛克通過實驗證實:受歡迎的作業能激起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所以作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機械性的抄抄寫寫的作業應盡量少布置,除基礎知識的記憶外,應當重點布置一些開發學生智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實踐性較強的作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索實踐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作業要有層次性
這是貫徹因材施教原則的具體體現。學生的素質和水平不同,對所學內容的掌握也自然會存在差異。因此,布置作業時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設計不同內容和難度的作業,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所收獲。
(4)作業要有綜合性
教師設計作業時,要精心選擇,努力做到所布置的作業能夠培養學生一方面或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加強作業的科學性、系統性、綜合性,力求做到難易適中,輕重適宜,恰到好處,讓學生真正做到勞有所獲,做有所得。
(5)作業要有實踐性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具有實踐性的英語作業不僅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堅強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多元認知能力,更有利于培養和改善家庭中的親子關系,讓學生享受家庭合作的溫馨。
總之,作業的布置與設計,應充分體現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新概念,應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應充分促進學生的發展與進步。這樣的作業才能適應當今如火如荼的素質教育改革和新課程進一步推進的要求,才能真正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