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一、課例背景
本課例為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普通高中英語學科教師提問與學生課堂沉默現象的研究》研究過程中所做的一節公開課。課題前期調研中了解到,學生課堂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師提問未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根據Bloom的分類學,學生的認知層次分為六個層次:記憶、理解、運用、分析、綜合和評價。根據這六個認知層次,教師提問的類型也被分為六個層級,每一個層級要求學生在運用不同的思維方式思考后形成答案。本節課通過按照問題層級設計教師課堂提問內容,調動學生的思維,改善學生課堂沉默現象。
二、教學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選自高中人教版教材選修六第三單元。“閱讀”部分是爺爺寫給孫子的一封信,以親身體會向孫子說明上癮的原因、抽煙的危害和戒煙的方法,告誠孫子把煙戒掉。
2.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的分析,本節課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經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能夠:
(1)說出文章大意和每段段意;
(2)利用KWL表格梳理吸煙成癮的三種方式、吸煙的危害和針對戒煙的建議;
(3)從吸煙成癮的方式、吸煙的危害和戒煙建議三方面,勸說吸煙者戒煙。
3.教學設計思路
通過閱讀文章,引導學生討論“吸煙”這一話題,了解吸煙成癮問題,吸煙的危害和戒煙的方法。能夠用所學語言和文本內容勸說身邊的吸煙者戒煙。最終目的在于讓學生遠離損壞身體健康的活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本節課主要運用KWL表格的形式。“What I know”集體討論、激發學生說出對吸煙這個話題的已有知識,并從別人的說法中增進自己的知識;“What I want to know”引導學生提問心中所渴望知道關于“吸煙”的知識、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What I Learned”學生通過閱讀,嘗試從文章找出上述問題的答案,并總結自己在文章中學到的新知識。
課堂討論環節,教師引導學生基于所學,為身邊的吸煙者提出戒煙建議,解決生活中的真實問題。
三、教學過程
Step1:通過猜測,推斷文章大意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文章的標題、布局推斷文章大意。文章為一封爺爺寫給孫子勸其戒煙的信。教師提出問題:If you write a letter to persuade someone to quit smoking, what will be included in it?
Step2:快速閱讀,歸納段落大意
學生快速閱讀文章,歸納段落大意。教師提出問題:What do you know about smoking in these three given aspects? 學生頭腦風暴。教師在黑板上記錄下學生的答案,完成KWL表格“what I know”部分。教師提出第三個問題: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smoking in the given aspects?學生分享問題,教師在黑板上記錄,完成表格“what I want to know”部分。
Step3:細讀文章,學習文章內容
學生細讀文章,嘗試從文章找出上述問題的答案,完成表格“what I learned”部分,總結自己在文章中學到的新知識。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對個別語言進行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
Step4: 讀后討論,鞏固所學內容
教師提出問題“In the letter, Grandad introduced his own life and his smoking experience. Do you know why?引導學生思考文章的寫作技巧。教師為學生布置任務:Suppose you are James. Your mother are curious about the letter from grandad. Please tell her what grandad said in the letter.
Step5: 創編對話,遷移創新所學內容
教師為學生提供真實案例,學生分小組分析案例,并創編英語對話,一位學生為吸煙者,另一位學生勸其戒煙。
四、教學反思
經過專家點評和教師們的深入討論,這節課的成功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課堂教師提問巧妙,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的目標為能辨析語言和文化中的具體現象,梳理、概況信息,建構新概念,分析、推斷信息的邏輯關系,正確評判各種思想觀點,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具備多元思維的意識和創新思維的能力。
本節課教師提問由淺入深,不斷調動學生對主題的思考,注重學生分析、推斷問題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創設機會,運用所學知識,并遷移、創新所學內容,體現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等語言學習的特點。
本節課每個環節的設計層層遞進,每個問題和任務都在引領學生的思維走向更高一層,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調動學生已有的基于該主題的經驗,幫助學生建構和完善新的知識結構,深化對該主題的理解和認識。
2.巧用教學工具,調動學生課堂參與
本節課利用KWL表格這一學習工具,幫助學生設定學習的目標,建立背景知識,并整理、組織和記憶信息。它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提供了很好的支撐,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通過討論、思考、探索等方式深入學習本節課的內容,切實解決了學生課堂沉默現象。
3.教師課堂提問真實生動,關注學生需求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倡導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方式,著力提高學生學用能力。
本節課,教師通過課堂提問,把文本內容和學生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使學生主動思考、探究成為了可能。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明確所學內容與生活息息相關,這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提升了學習動機,進而鍛煉了學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