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明
一名老領導常跟我說:“當干部千條萬條,實干是第一條,辦法就在主動里”。平白樸實的話語,蘊含著深刻的為政哲理。凡事主動,看到的都是辦法;遇事不主動,面對的全是問題。
做基層工作,被動就難,主動就易。干與不干不一樣,主動被動大不一樣。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有一年,鎮里派我擔任聯村干部。這個村的百姓,因為工廠污染問題經常上訪,甚至出現群體事件。面對上訪群眾,有人勸我躲起來、不見面。我沒有聽從,而是選擇主動走下去看問題、聽意見,深入調查工廠排污對群眾生活的影響,感同身受群眾的利益訴求。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后,我大膽提出搬遷安置方案,并主動請纓擔任工作組長。因為方案深得人心,工作出奇順利,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圓滿解決了困擾很久的難題。
從一定意義上說,主動就是實干的方法論。主動作為是干部使命所在、職責所系,是履職盡責的體現,也是干事創業的必備精神。“辦法就在主動里”,點明了基層干部主動轉作風、謀作為的三層含義:主動的精神狀態、主動的工作作風、主動的規律方法。保持主動的精神狀態,發揚主動的工作作風,探索主動的工作方法,就可以掌握主動、避免被動,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

矛盾問題在基層,辦法也在基層。在辦公室里想到的都是問題,在基層看到的都是辦法。辦法就在群眾中。要走出大樓,主動深入群眾,同群眾打成一片,想在一起,干在一處,做群眾的貼心人。要傾聽群眾心聲呼聲,了解群眾所需所盼,聽取群眾意見建議,真誠拜群眾為師,凝聚群眾智慧力量,就能少走彎路,避免工作失誤。要從最困難的群體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著眼,從最具體的工作抓起,通堵點、疏痛點、消盲點,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千方百計解決群眾困難。
干事創業要有主動精神,也要有成事的真本領。一些同志有干勁、熱情高,可知識能力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不對路子、蠻干盲干,往往也會好心辦了壞事。要主動不主觀。加強調查研究,準確把握客觀實際,真正掌握科學規律,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貼近實際,貼近基層,上接天線、下接地氣,善于把中央精神同本地區本領域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創造性地抓落實。要分清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人,即使一天忙到晚,也難以忙到點上。我們不需要這樣的空忙瞎忙。要聚焦主責主業。分清輕重緩急,把握重點主次,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把時間精力用在為民服務上,用在推動發展上。要增強工作的預見性。眼睛亮、見事早,心中有數、知事知源,心中有大局大勢,手中有實招硬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