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海鵬
摘 ? ?要: 中國經濟發展迅速,現代人的壓力越來越大,學生面臨繁重的課業負擔,畢業生面臨就業壓力等。積極心理學的展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本文探討初中語文教學中積極心理學是如何潛移默化地應用到學生實際學習生活中的。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 ? ?初中語文
引言
積極心理學是為了調動與激發初中生的積極學習心理展開的。對于學生來說,當學習壓力過大,學習力不從心時,有時候會出現消極情緒,不利于身心健康發展。積極心理學注重發現和培養學生的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老師在教學中要融入積極心理學,讓學生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如何盡可能調節情緒,不被不良情緒干擾。心理學的學習能給予學生積極力量,帶給學生抵抗挫折的動力,積極心理學對初中語文教學有重要的啟迪作用。本文在分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積極心理學應用的必要性的基礎上,提出積極心理學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積極心理學在初中語文教學策略中的現狀研究
積極心理學是當前社會正興起的新的研究領域,代表一種樂觀心態。語文是一門有藝術氣息的課程,漢語是我國的母語,漢字歷史源遠流長,蘊含博大精深。但是,在語文教與學方面出現一些問題。一些學生覺得學習語文枯燥乏味。學生的語文素養低,部分老師不注重方法,最終結果是師生關系冷淡,不利于語文教學的開展。如何有效運用課堂這一主陣地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教學質量,已經成為心理健康教育中值得深入探究的話題。
1.語文教師職業懈怠,語文素養不高。
初中語文課程不僅擔負著拓寬學生視野,提升語文素養的任務,還擔負著提高學生修養和審美情趣,使其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責。在語文學習中,教師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引導學生學習方向,把握學生的學習命脈。如果教師沒有職業操守,在語文教學中秉著得過且過的思想心態,那么學生將會在很大程度上被其感染,形成不好的學習風氣,不利于教育改革的開展。一些語文老師專業素質不高,存在不知道“語文教什么”和“語文考什么”的模糊心理。積極心理學的開展不僅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還有利于教師調整教學狀態,保持積極樂觀的教學心態。
2.學生存在叛逆心理。
初中時期是一段較為重要的時期,學生慢慢會出現逆反心理,而且認識不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性。青春期生理上的急速變化沖擊著心理的發展,這個時期的學生求知欲非常強,善于模仿和吸收新事物。要使學生保持積極的求學狀態,學生一旦沒有全身心投入到語文學習中,認為學習語文難,學習語文無聊,就會對語文學習產生厭惡心理。另外,語文課堂上還存在學生學習主動性差、運用能力不足等問題,不僅影響學習,還影響學生健康心態的培養。在這種情形下,語文課堂學習應該引入積極心理學,給學生做好心理疏導,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成長。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積極心理學的必要性
積極心理學的運用是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手段。正所謂攻城先攻心,學生從內心生發出想學習語文的決心,對語文感興趣,在語文后期學習中便會更加得心應手。在語文教學中融入積極心理學可以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正確的學習態度及合作探究意識等,讓學生保持對語文學科的學習熱情。積極心理學的成功運用,學生的學習熱度不會是一段時間,而是整個人生。其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積極品質。積極心理學有利于幫助學生克服消極心理,提高學習積極性。積極心理學的運用還能豐富課堂教學路徑,完善課堂教學策略,規范教學規律和組織形式,使語文課堂教學順利有序地進行。
1.有利于實現語文教學目標。
語文學習除了固定的字詞答案外,其他題目很難有標準答案,學生的答案有時沒有對錯之分。語文學習范圍較廣,積極心理學的應用讓學生意識到各科之間的聯系,使課堂更有趣味性。語文教學要精心設計課堂每一環節,最終實現語文教學目標。
2.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創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構建和諧課堂,打造高效課堂的必要條件。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相互的,需要以心換心,老師與學生之間也是一樣的。老師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沒有高低之分。老師對學生取得的好成績要進行鼓勵,對考試失利的學生要進行激勵。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生活中一點一點建立起來的。
3.有利于適應初中生的心理需求。
初中生處于懵懂的邊緣,對外界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這個時期的學生思維活躍,一旦思想出現偏差,后果就會不堪設想。積極心理學的學習有利于引導學生思想健康發展,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
4.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幫助學生找到真善美。
語文是我們從小就接觸的科目,從小學開始,語文就教會學生懂是非、明事理。語文是一種文學,老師在品味語言文字帶來的美時情緒是飽滿的,學生會受到感染。積極心理學不僅給學生心理上的幫助,在學習方法上也會有所啟發。語文更重要的是閱讀,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將會體會到人間的冷暖,發現人間深沉的深情。
三、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與應用積極心理學的策略
1.創造良好的心理和學習環境。
良好的學習環境是非常重要的,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推進,課堂環境越來越受到重視。良好的環境有利于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有利于學生品質的塑造。在課堂教學中不乏提問回答的環節,每個學生的品行和性格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開朗活潑,有的學生靦腆拘謹,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狀態是不同的,在課堂中的表現都呈現不同狀態。課堂建設中要應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老師要多注意那些表現不積極的同學,多給這些同學機會回答問題,強化學習信心。如此,有利于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心理和學習環境,使學生互相共勉,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2.教師用積極的言語行為激發學生興趣,樹立學生學習信心。
初中學生學習的知識大多來自課堂,所以課堂中的一切都是與學生息息相關的。例如:課堂學習環境、教室整潔環境、學生自身素質、班級凝聚力及老師的教學素養。雖說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但是老師在其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老師為學生傳授知識時,如果言語粗狂,隨口出現謾罵的字眼,那么學生便會從心底不喜歡這個老師,漸漸便會對這門課產生抵觸情緒。語文是細膩的、有感觸、有情感的。語文好比一朵漂亮的花,你要慢慢解讀它的花語。老師在課堂教學時,用溫和的言語、飽滿的情感及言語間的技巧,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學生的語文學習信心不是憑空而來的,需要教師把握學生的真實情感,對癥入藥。
3.先進的教學觀念。
“灌溉式教學”與積極心理學的要求不相符,兩者有互斥作用。必須采用先進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課堂主體,除去老師授課時間外,其他時間可以讓學生自由發揮,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現如今,各個學校都在實行“高效課堂”,效果可觀。“高校課堂”的實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高效課堂”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再是老師在唱獨角戲,整個課堂氣氛被帶動了。語文教學不再只注重與字詞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提高閱讀能力,先進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帶來情感的體驗。
4.注重師生互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師生互動是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師生之間的關系與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有很大關系。關注學生、尊重學生是老師的必要要求。師生之間是一種合作關系,合作是共贏,積極心理學的應用需要老師與學生互動。教師與學生互動時,老師的言語行為積極且充滿激勵性,會讓學生消除學習中產生的各種心理障礙和焦慮,增長知識的同時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學生表現得對老師授課感興趣,老師的心理會得到極大的滿足,便會更加認真負責,講課激情將會更高。
5.改善教學評價,使評價的激勵功能得以充分發揮。
一學期結束后,老師要對學生進行課程評價,以往的評價方式只是最終成績,評價方式片面,我們可以采取各種各樣的評價方式。可以將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在評價語文學習結果的同時評價學習能力和方法。還可以是個性化評價,首先可以采用師生互評的方式,其次可以采用生生互評,學生互評可以使學生迸發出更加強烈的學習欲與勝負欲。
結語
語文學習是一個長久的過程,要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堅持不懈的信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積極心理學,更易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落實情感教學,實現素質教育。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更多老師做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鄭賢紅.積極心理學融入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8):91-92.
[2]譚維河.積極心理學在初中語文作文評語中的應用策略[J].語文月刊,2017(02):65-69.
[3]施建國.積極心理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2(14):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