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玲
摘 ? ?要: 師范生教育是國家培養后備教師的重要渠道。在國家鼓勵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的氛圍下,師范生應勇于突破自己,尋找創新創業之路,在實踐中放飛自己的夢想。結合師范生的特點,高校應從更新人才培養理念、轉變教學和學習方式、加強校企合作等方面進行突破,增強師范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關鍵詞: 師范生 ? ?創新創業 ? ?能力培養
2018年9月,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高校要“著重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國務院印發《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開啟創新創業教育升級。師范類高校作為優秀青年集中地之一,是創新創業的重要群體。高校要提高師范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形成專業培養與創新創業教育協調發展的教育系統,帶動創新成果的培育,服務于國家創新創業發展戰略。
一、師范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不足的原因
當前高校對師范生的能力培養較注重師德禮儀、專業知識和技能、教育教學能力等方面,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則不足。師范生是未來的教師,教師是教育祖國下一代的教育者,教育者的創新創業意識不強、能力不足,如何教育出符合新時代標準的學生?
(一)師范培養對創新創業認識不到位
高校注重師范生專業性的培養,無論是專業建設、專業師資的培養、課程建設、實踐環節都將專業性放在重要位置,忽略創新創業的位置。創新創業可以通過專項活動,如課程、創業孵化、講座等補充,并且只是針對有創業意識的小部分學生。對創新創業認識不到位,看待創新創業過于局限。
(二)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脫節
師范生的專業教育缺乏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專業教育重點講授的是專業知識和技能,在課程設計、教學方法、學習方式等方面沒有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沒有在人才培養定位和目標中體現創新創業教育。
(三)校企協同育人體系不完善
培養創新人才不僅是企業所需,而且是高校的任務。校企合作作為學校和企業共同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方式,目前存在以下問題亟待解決。如校企合作創新力不夠,沿用以往的方式;學校教育與企業要求的轉化不在一個頻率,高校教學體系維持以往的節奏,導致校企協同育人體系并不完善。
二、高校推進師范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舉措
創新創業教育與高校教育的高度融合需要更新理念,并從多維度進行升級。不僅是表面為創新創業舔磚加瓦,還需要從內部深入創新創業,全面體現創新創業在人才培養中不可缺失的位置。從師范生的整體特點出發,把握總體,著眼細節,相互配合完成創新創業工作改革。
(一)重視創新創業教育
學校要重視創新創業教育,成立以校主要領導為負責人的創新創業發展工作領導組,把創新創業工作作為學校年度工作要點;學校主要領導及時貫徹落實國家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工作會議精神,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創新創業工作,及時解決創新創業工作推進過程中的實際問題等。
(二)鼓勵政策的支持
其一,推進創業學分認定制度,學校建立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相關制度,根據具體制度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落實到學校管理中,學生在校期間根據個人特點接受相關訓練、提高創新創業能力、取得創新創業成果;其二,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教師教學評價體系,學校必須在激勵和獎勵制度上給予關注,讓創新創業的師資在工資和福利上有保障,在職教師兼職擔任創新創業教育指導教師,并根據工作情況計入教學工作量。
(三)建立健全創新創業教育機制
高校創新創業機制建設需要全方位共建,需要專門機構統籌和管理,可以成立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學校主要領導、教學部門主要負責人及各級教學單位共同行動,從政策扶持、教學管理、教學研活動等方面全面推動。
三、課程體系的改革
(一)專業課程體系
在師范生專業課程體系設計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從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到課程標準的制定都體現了創新創業教育的全面融入。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專業課程體系全過程,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等方面全面改革專業課程標準,開設創新創業特色的課程。
(二)創新創業教育專門課程
建立創新創業教學專家團隊,定期開展學習,共享資源,促進共同發展。將創新創業課程作為必修課程納入培養方案,列入教學計劃,全面覆蓋所有專業的學生,讓師范生接受創新創業專門課程的教育。在課程中可以加入創新的課例,讓師范生在課堂中聯系專業的領域學習創新創業的知識。用師范生典型的課例講解創新思維的訓練方法,讓師范生掌握創新創業的基礎知識。
(三)在線開放課程
建立師范生課外線下的學習資源庫,打造自學的優質資源平臺,可以購買一流大學相應學科的教師講課、教學過程實錄課程課例、專家說課、精品創新型教案等。師范生通過在線學習促進自我成長,在學習中創新創業課程和師范生專業課程的碰撞發生良性的反應。同時,從創新創業的角度增設通識教育的課程,包括創新思維方法訓練、創業基礎、新產品開發、資源整合等。
四、創新創業師資培養
創新創業教學專家團隊承擔“師范生創新創業課程”教學工作,同時開展多種教育形式。如定期邀請一些企業家、創業校友來校利用專題講座、座談討論、經驗交流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系列創新創業指導,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教學改革,使之更好地適應學生成長和社會的需要。建立學生實踐團隊,學生自主進行相關活動,定期進行總結會、舉行創業座談會等一系列活動,全方位活躍校園創新創業的氛圍。
(一)校內優秀教師、校外兼職專家
高校提高創新創業教育水平的關鍵是,逐步建立一個與創新創業教育相適應的、專兼職結合的高素質教師團隊。打造一批創新創業教育理論和實踐均優的校內教師作為創新創業教育專職教師。同時,從“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專業相關的企業中聘任專家為校外兼職教師,形成實踐經驗豐富的創新創業專家教學隊伍。
(二)教師隊伍相關培訓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創新創業指導服務水平,專家引領帶動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團隊開展教學質量提高活動。組織教師參加就業創業指導課程教學比賽,指導學生參加創新創業類大賽,指導學生創業孵化實踐,不斷提高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
(三)教研活動和教材建設
充分開展教研活動,教研活動和創新創業實踐相結合,鼓勵創新創業教師申請創新創業方面的課題進行研究,公開發表創新創業工作研究的文章。同步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教材編寫工作,編寫出版立足本校定位和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校本教材,融入學校及專業和實踐特色。組織校外專家和師范類學科帶頭人編寫定位準確、特色鮮明、易于實踐操作的重點教材。
五、創業賽事強化創新創業實踐
高校要進行創新創業探索和實踐,實踐活動可與賽事相輔相成,在賽事中進行創新創業的實踐準備,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
(一)營造創新創業賽事氛圍
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各大企業舉辦創業的各類賽事,在全國范圍內營造創業比賽氛圍。利用校內創新及創業比賽、創業講座、創業園試營業等多種措施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在校園內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
(二)依托創客實驗室等進行創業啟蒙
學生可以依靠學校創業實驗室等課題研究,在教師的引領下進行創新創業方面的活動。了解創新創業教育基礎知識和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趨勢,學習創新教育技能,學習創業模擬培訓課程,參與創新創業類的培訓,實現知識理論和創新創業的融合。
(三)實踐基地進行創業孵化
搭建校內與專業實踐相關的實訓室,建立健全校內外創業孵化基地。為有創業意向和創新創業實踐要求的學生提供相應的空間。整合校園內部、校外機構、優質企業等各方資源,建設目標明確、資源共享、綜合育人的創新創業實踐基地。
創新創業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有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需要政府、高校、企業共同整合資源。高校要創新教學管理制度,健全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教學改革,加強隊伍建設,搭建校企共建平臺,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Z].2015.05.04.
[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Z].2015.04.27.
[3]白鑫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的演進與啟示[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6(02):67-71.
[4]陳燁,賈文勝,鄭永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理性反思與模式構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2):170-175.
[5]趙東霞,王樂.師范類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的路徑[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4(10):57-60.
[6]胡桃,沈莉.國外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對我國高校的啟示[J].中國大學教學,2013(02):91-94,90.
[7]姜海燕.構建高校創業教育服務體系的有效著力點[J].高等農業教育,2010(01):33-35.
[8]王婉萍.大學生創業教育及保障體系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6.
[9]寧占英.創新人才培養與高校學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探討[J].高等農業教育,2002(07):44-46.
[10]葉城均.地方本科高校創業教育體系研究[J].青少年研究與實踐,2015,30(04):39-43.
基金項目:安徽省質量工程教學研究重大項目《核心素養視域下提升師范類學生科學創新能力的教學與實踐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17jyxm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