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蕾
摘要:寧波要從保稅區成功轉型為自由貿易港,加快金融創新是現實選擇之一,在已經具備的經濟和金融優勢的基礎上,應以金融創新為動力,以打造國際資金流轉中心為著力點,構建自由貿易港的金融創新體系。本論文將通過寧波保稅區金融服務現狀分析入手,構建金融創新指標體系,求得2014-2016年寧波金融創新能力綜合得分值以及綜合得分的變化趨勢,實證分析地區金融創新能力與經濟發展水平的關系,提出寧波從保稅區轉型自由貿易港的金融創新路徑選擇,為相關部門決策提供參考。
Abstract: To transform from a tax-protected zone to a free-trade port, one of the most realistic choices for Ningbo is to speed up financial innovation. In regar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nancial innovation system of a free trade port, Ningbo with it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trengths ought to focu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itself as a hub of the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with financial innovation as motive force. This paper started with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Ningbo as a tax-protected zone, obtained synthesis scores of Ningbo's finance innovative ability as well as its variation tendency from 2014 to 2016 by building Indicator System of it, and then analys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financial innovative abi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by empirical study. The path to transform from a tax-protected zone to a free-trade port for Ningbo was presented and the suggestions for departments concerned was provided.
關鍵詞: 保稅區;自由貿易港;金融創新
Key words: tax-protected zone;free-trade port;financial innovation
中圖分類號:F832.6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14-0013-03
1 ?寧波保稅區金融服務的現狀
1.1 寧波保稅區發展現狀
寧波保稅區于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設立,規劃面積2.3平方公里,是浙江省唯一的保稅區,享有“保稅、免稅、免證”特殊政策和國際貿易、保稅物流、加工制造、保稅展示等功能,是中國大陸政策最優、機制最活的特殊經濟區域,可無縫對接和復制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驗成果。寧波保稅區自成立以來,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平均增長約為20%,財政收入、外貿進出口、工業總產值每年平均增長接近30%,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8850家企業在寧波保稅區注冊,經過27年發展,寧波保稅區在商務商貿、裝備制造、港口物流及綜合服務四大產業中展現了獨特的發展態勢,寧波保稅區目前已經成為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國家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浙江省十佳開放平臺。
寧波保稅區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綜合經濟實力不斷擴大。2016-2018年寧波保稅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見表1。
1.2 寧波保稅區金融服務的現狀
1.2.1 金融服務組織機構健全
據寧波市統計局數據,2018年寧波市擁有政策性銀行3家,大型銀行14家,股份制商業銀行11家,城市商業銀行11家,外資銀行5家,已初步形成了城鄉銀行營業網點多、金融服務輻射能力強的長三角南翼金融服務中心。
1.2.2 金融服務業務提升
近年二來,寧波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業務持續增長,業務發展迅速。以2017年寧波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寧波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總額為181491481萬元,相比2016年,增長6.80%,2017年寧波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總額為177624725萬元,相比2016年,增長6.85%,2017年寧波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業務量僅次于杭州、蘇州兩城市之后。
1.2.3 金融資產優質
由《中國城市金融生態環境評價報告》評價結果顯示:50個城市的“城市金融生態環境”中經濟基礎排名:上海、深圳、寧波;50個城市的“城市金融生態環境”中地方金融發展排名第14名;50個城市的“城市金融生態環境”中地方政府公共服務排名第2。據2018年寧波市統計局數據,目前寧波擁有44家銀行分行(分公司)、1464家銀行支行,792家儲蓄所,65家證券經營機構和51家保險經營機構,由此寧波金融產業的發展前景持續向好。
1.2.4 金融監管改革穩步推進
近年來,寧波市逐步完善金融監管體系,建立預警系統和風險化解機制,完善金融統計覆蓋面、時效性。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定期磋商制度、定期出版分析報告,使寧波金融監管改革穩步推進,金融監管工作機制逐步落實。
2 ?自由貿易港金融創新的影響及實證分析
2.1 自由貿易港金融創新的效應分析
自貿區金融創新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具體來看,金融創新對經濟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2.1.1 聚合作用
金融工具和服務的創新,能使境內外的銀行機構間進行充分的協調和配合,既可以分散可能有的風險,又有利于降低成本,從而增加利澗。而金融業的發展,一定會聚合大量優秀的高素質人才,這促使了寧波普通居民綜合素質的快速提升,從而創造出一個良好而和諧的金融氛圍。國內外的投資者在自由貿易港區大量的金融工具和服務的創新中,更大程度地滿足他們投融資需求的靈活性和各種投資組合,從而實現更好的資源優化配置。融資者著重于自由貿易港擁有的高流動性資產,使他們得以獲得低成本資金,實現自身更快更好地穩定發展。
2.1.2 影響國際貿易結構
目前在中國國際貿易出口總量中,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技術輸出、金融保險服務、技術知識輸出服務出口比例小,如果在寧波自由貿易港實施金融工具和服務的創新,一定會改變國際貿易出口總量的結構,使服務貿易產生長足的進步,優化國際貿易總量的結構。
2.1.3 降低貿易風險
國際貿易活動所具有的商業、運輸、匯率及政治等獨特風險,使其交易過程的不確定性和交易成本大大增加,而國際貿易的飛速發展,使交易品種、數量和金額的多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自由貿易港金融工具和服務的創新,能切實有效地降低不確定性和風險,從而滿足貿易商的金融需求,改善國際貿易環境。
2.2 自由貿易港金融創新的風險分析
2.2.1 外匯自由兌換的風險
開放外匯管制,是寧波自由貿易港金融工具和服務創新、與國際金融市場接軌的第一步。
2.2.2 開放資本賬戶的風險
開放資本賬戶是寧波自由貿易港金融工具和服務創新的重點,也是實現區內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提。區內資本賬戶的放開,使境內外資本的流動失去了管控,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國外投資機構和投資者的套利等都會對區內金融市場構成強烈的沖擊。
2.2.3 離岸金融市場的風險
建立離岸金融市場,是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準備。
2.3金融創新促進寧波經濟貿易發展的實證分析
量化寧波目前金融創新能力,實證分析寧波地區金融創新能力與經濟發展水平的量化關系及金融創新對區域經濟發展的驅動作用,從而指導金融創新促進寧波經濟貿易發展的實踐,本文將從十項維度構建金融創新指標。
2.3.1 指標體系的構建
本論文從寧波經濟條件、寧波金融業發展條件和金融行業發展水平三個層面,構建金融創新十個二級指標,來完整反映金融創新能力、體現區域金融發展。具體指標體系見表2。
2.3.2 實證分析
本文以寧波市2014-2017年歷年《寧波統計年鑒》最新統計公報來獲取相關指標的原始數據為樣本,運用SPSS20.0統計軟件對原始數據進行因子分析方法(factor analysis),通過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估計因子載荷矩陣、得出因子載荷矩陣,并對因子得分進行加權平均加總,計算得到2014-2016年寧波金融創新能力綜合得分值以及綜合得分的變化趨勢。
為了判斷選取的10項指標是否適合做因子分析,首先對10項指標進行KMO檢驗和Bartlett's球形度檢驗。其中KMO統計量用于比較變量間簡單相關系數矩陣和偏相關系數的指標,KMO越接近1表示越適合做因子分析,而Bartletts球形度檢驗的原假設為相關系數矩陣為單位陣,如果Sig值拒絕原假設表示變量之間存在相關關系,因此適合做因子分析。通過對選取10項指標做KMO檢驗和Bartletts球形度檢驗,樣本的KMO值0.584,大于0.5,根據度量標準可以進行因子分析。Bartletts檢驗值是93.331,P=0,因此拒絕原假設表示變量之間存在相關性關系,適合做因子分析。
可以得到寧波金融創新綜合得分的計算公式:
F=F1*97.583 %(1)
利用公式(1),結合原始數據的標準化值,可以算出2014-2016年寧波金融創新能力綜合得分值。
從表4可以看到,2014-2016年期間,寧波金融創新能力在不斷提高,寧波金融服務對經濟發展及貿易增長的影響是正向的,金融創新與經濟貿易的發展之間的關系是正相關性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基礎條件與金融業發展基礎條件和金融各行業發展水平協調發展,具體體現在金融業固定資產投入水平比較高,金融從業人員數量足,資本市場規模適度。
3 ?自由貿易港金融創新的路徑選擇
3.1 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金融體系
①逐步建立健市場化價格體系。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有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而是形成更富有彈性的人民幣匯率機制。有關利率制度,目前在貨幣市場實現了銀行與銀行間的市場定價,而銀行與客戶間的存貸款率方面,實施較為嚴格管理控制制度。在風險可控前提下,能否考慮匯率、利率的市場化改革,讓市場來優化金融資源的配置。
②完善金融市場的參與主體。進一步加強金融市場開放度,豐富金融市場參與主體的數量和種類,推進市場參與主體行為的市場化與需求的立體化。擴展金融市場的外延,使得個體投資者進入金融市場的渠道更為便捷,為自由貿易港區內企業集合性資金的投資運作創造金融條件。
③建立多無化跨境資金流動的渠道。積極、合理、有效利用外資,努力建設一個科學、系統、簡便、透明且符合相關國際組織要求的外匯管理法規體系。提高和完善外匯監管的技術手段,分步驟地開放資本項目的可自由交易。
3.2 設立貿易結算中心
①在寧波自由貿易港區內設立、引進金融機構設立國際融資、貿易結算中心,提供國際融資項目、出口信貸,來為完成進出口貿易。
②鼓勵跨國公司在自由港式區內設立總部的財務公司,通過國際融資BOT融資等手段,增加財務公司的資本流動性,也可以讓財務公司參與期匯交易、套匯交易、套利交易和掉期交易,以達到套期保值和投機獲利的目的。
3.3成為國際金融服務中心
①優化營運環。使得境內外金融機構愿意為自由貿易港內的企業提供多種類型的金融服務,使金融機構為大宗商品交易提供貿易融資和減少或避免風險服務。
②豐富、拓展境內外金融機構資金渠道與供給。積極創設條件,使更多的外資銀行和中資商業銀行,為自由港區內的企業在境外融資或國際租賃,以解決自由港區內的企業的貸款。
③疏通和拓展自由貿易港內區內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縮短直接融資的運營周期,降低直接融資的準入標準,企業在貿易項目下,允許發行應收賬款的資產證券化和私募債。
參考文獻:
[1]唐洪森.創新浙江省自由貿易平臺[J].浙社會科學,2010(10):115-118.
[2]任建雄.浙江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戰略路徑與對策[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13(3):9-12.
[3]俞順洪.保稅區發展現狀績效和轉型分析—以寧波保稅區為例[J].當代經濟管理,2013(2):51-56.
[4]課題組.寧波建設自由貿易區的金融支持框架設計[J].三江論壇,2014(11):41.
[5]潘再見.香港金融服務自由港建設的經驗借鑒[J].中國港口,2014(5):17-18.
[6]李赟鵬,武毓涵.資源型區域金融創新能力與轉型關系的實證分析經濟問題[J].2015(4):66-69.
[7]劉明笑.設立舟山自由貿易港探析[J].浙江金融,2011(6):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