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娟 阮詩峰
摘 要:陜西省商洛市鎮安縣主要以自身地理環境優勢,開展原生態型的旅游模式。將鄉村景觀與自然風情相銜接,并將鄉村旅游和鎮安縣已經開發的景區景點有效的結合,形成資源互補式的旅游產品。目前,鎮安縣的旅游模式還是以住農戶,吃農家飯,體驗農家生活為主體,讓游客在體驗一下原生態的農民生活。本文主要以陜西省商洛市為主,對當前的鄉村旅游發展因素進行分析,其目的在于為廣大農戶的旅游業發展提供一些理論基礎。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視角下;鄉村旅游;發展因素
商洛市位于陜西省東南部,與湖北、河南兩省相連接。商洛市轄區內有7個縣,其中包括鎮安,柞水,丹鳳等等。現階段,商洛市的鄉村旅游業主要分布于柞水、鎮安、丹鳳和商州等這幾大縣區。其中,以柞水鎮的鄉村旅游發展速度相對其他幾個縣區的為最快,也最具有陜南特色。在這種情況下,怎么使商洛市的其他鎮區的鄉村旅游發展取得更進一步的發展?這就必須要求地區政府對鄉村旅游行業的大力重視與支持,將鄉村旅游與新農村的建設有效的結合起來,大力的推廣鄉村旅游的發展模式,這樣才是提高商洛市各鎮縣旅游行業的高速發展。
一、新農村建設推動鄉村旅游行業的高速發展
1.新農村建設為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商洛市擁有依山傍水的地理環境優勢,擁有一大批原生態的自然旅游區。但是在前幾年,商洛區的交通環節和醫療條件都還屬于比較落后的局面,水和電的使用都極其不方便,這些現象就嚴重制約了鄉村旅游行業的發展進度。自從國家實施的新農村建設戰略開展以來,各級政府加大了對農村的資金投入,對農村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的建設,一改農村以外的面貌。從這一點來看,農村經濟面貌的改善極大程度上的推動了商洛市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也為旅游業日后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資基礎。
2.新農村建設為鄉村旅游的發展帶來了發展前景
新農村建設的主要目的是解放勞動生產力,讓農民的生活越過越好。因此,發展現代農業是實現這一目的的必經之路,而現代農業主要以發展現代鄉村旅游業為主。在商洛市的農村建設發展中,農村的面貌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農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商洛的農村建設發展中,還是主要以鄉村旅游業的發展為主,在這個過程中,農民也一改之前不認同的態度,逐漸開始重視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并發揮自身經營特色,完善了鄉村旅游行業方式的多元化,使得鄉村旅游活動的項目越多越豐富多彩,有效的促進了商洛市旅游業的發展。現代農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調整,使得商洛市的農業發展朝著服務業的方面發展,為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新農村建設為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與資金的支持
新農村的建設目標是改變農村當前的發展現狀,整頓鄉村不良風氣,使農民的生活逐步實現小康化。國家在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經濟建設原則,不斷的增加國家和地方政府對農村的投入,形成了以工促農,以城帶村的城鄉一體化經濟體制。在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國家或政府可以以直接撥款的方式將補貼資金直接補貼到農民手上,讓其自由支配。另一方面也可以將資金投入到鄉村旅游的發展中去,讓農民加大鄉村旅游行業的經營規模,使其更好更快的發展。從這兩點來看,新農村的建設與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相互作用才能使農村的發展越來越好。
二、當前鄉村旅游業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
1.缺乏鄉村旅游發展的總體規劃
現階段,商洛市的鄉村旅游發展行業處于一個各家各戶散落式經營的模式,沒有總體規劃式的指導。簡單的說,現階段的發展比較零星,屬于打游擊式發展,沒有進行統一規劃統籌。而且,鄉村旅游的經營過程中,鄉村旅游景點、景區以及旅游產品都大同小異,造成了很多人力物力上面的浪費。另外,商洛市各鎮縣之間的鄉村旅游項分布得過于分散,不能有效的將著名旅游景點集中起來,大大地影響了商洛市鄉村旅游景區對游客的吸引力。
2.基礎設施的建設比較薄弱
商洛市的鄉村旅游業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區和風景區周邊,由于經營者缺乏經營經驗,且服務意識比較缺乏,因此很多游客反映當地的鄉村旅游的經營方式有待改善。由于政府部門和相關人員缺乏對該行業的長遠打算,因此對當地的基礎設施的建設數量和建設質量的投入力度都還遠遠不夠。特別是體現在商洛鄉村旅游的安全、交通和醫療衛生的相關配置上,很多服務水平都達不到游客的需求,從業人員也都是非專業人員,很多基礎實施的服務都達不到相關的安全標準。長期以往的發展,不能很好的適應客戶群體的需求,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水平得不到提升。
3.鄉村社區居民的參與能力偏低
由于鄉村居民的綜合素質普遍偏低,這就導致在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中,居民的勞動力得不到重視且相關利益會因此受損。另外,由于居民綜合素質偏低的原因,導致社區參與主要活動范圍比較受限,且對鄉村旅游行業的經營和管理沒有很大的參與權。
三、新農村建設下商洛市鄉村旅游發展的對策
1.統籌發展,合理規范
在鄉村旅游行業的發展過程中,要對行業進行有規劃的統籌,完善旅游行業的經營發展模式,構建從上至下的統籌模式。另外,還需要注重將鄉村旅游行業的發展與新農村建設的相關政策進行有效的整合,提高旅游行業的整體經營水平,并相應的提高旅游行業規劃的可行性和權威性。在鄉村旅游行業的實際發展中,還應該充分的結合當地的發展特色,將當地的特色產品和特色而旅游區運用到旅游發展中,發展具有區域的旅游線路,實現當地旅游發展的整合與提升,實現鄉村旅游行業的規范性發展。
2.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
政府和相關部門應該看到鄉村旅游行業對農村經濟建設所帶來的改變,應該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為旅游行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首先,要加打對商洛地區的交通道路建設,只有方便快捷的交通網,還是實現客戶群體的走進來,農民的走出去,實現郊區與城鎮的快速連接。另外商洛市的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還可與陜南移民搬遷高效的結合起來,打造最美鄉村的建設,加大鄉村的綠化建設,為旅游行業的發展提供有利化的發展環境。其次,做好商洛市水電,往后,衛生,治安等各方面的基礎建設,讓客戶群體的基礎需求可以得到滿足。
3.提高鄉村旅游產品的參與度和文化含量
在鄉村旅游行業的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將當地居民有效的利用起來,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服務。游客通過體驗農活的參與,讓游客感受自身的體驗感。在這之中,可以充分的讓當地居民對農作物的特點以及種植環境進行講解,通過當地人的講述,可以讓居民充分的了解到農作物的習性,讓游客的體驗的過程中國,增長農業方面的知識。從這種鄉野活動中,既增加了鄉村活動項目的趣味性,也滿足了游客對寓求知于娛樂中的需求。還可以增加一些制作農產品手工的活動,主要是一些簡單農產品的加工,如桌子椅子的制作等等。通過這些娛樂活動的多元化,有效的提升了鄉村旅游的文化含量,也增加了當地人對活動的參與性。
四、結束語
由此可見,鄉村旅游活動對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在發展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有效的將鄉村旅游發展相結合,使其兩者相互進度,共同促進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雄瑾、陳守輝.新農村建設視野下民族地區鄉村旅游協調發展模式探析——以融水苗族自治縣為例[J].農業經濟,2011(8):18-20
[2]王金葉.新農村建設視角下的西部少數民族村寨鄉村旅游開發[J].旅游論壇,2011.04(1):36-39
[3]魏琦、彭真.新農村建設視野下鄉村旅游開發的功效和對策研究[J].求實,2009(4):85-87
[4]蒲姝、韓雪.新農村建設視野下鄉村旅游景區發展研究——以成都市三圣鄉紅砂村景區為例[J].成都紡織高等??茖W校學報,2010.27(4):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