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梅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開啟了中國改革的航船。2012年以黨的十八大為標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旗幟鮮明地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40年滄桑巨變,一路風雨,一路輝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1]是對歷史發展的深刻總結,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高度凝練,也是對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努力探索,深刻闡釋了黨的全面領導的深刻內涵。
一、改革開放40年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取得的經驗
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用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這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和重要經驗,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和顯著特征,是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最根本保證,是中國政治體制的最本質特征。思考改革開放40年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取得的經驗,必須要堅持多維度的視角。
1.從歷史的維度看,中國共產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確保了理論的科學性
中國共產黨一誕生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旗幟上,這是對黨在思想理論上的先進性的深刻揭示。
馬克思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
在長期的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推動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同時也使馬克思主義不斷實現自身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鄧小平同志為它確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則,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這篇大文章上都寫下了精彩的篇章。現在,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新時代共產黨人給出的“答卷”,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
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的命運早已同中國共產黨的命運、中國人民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它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檢驗,它的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貫徹,它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彰顯。實踐還證明,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使中國這個古老的東方大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奇跡,“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1],這一偉大飛躍以鐵一般的事實證明,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從人民的維度看,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服務人民、領導人民、回應人民的政黨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永恒的宗旨,解決了“為什么人”的領導價值觀問題和“怎樣領導人”的領導途徑問題,使得我們黨的人民立場更加豐富、立體,并得以貫徹落實。黨章總綱指出,“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系,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凌駕于群眾之上。”同時,黨章還強調,“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對于領導群眾,我們黨特別強調要處理好領導與服務的關系、滿足與喚醒的關系、深入與集中的關系、感情與道理的關系、外求與內求的關系、觀點與路線的關系。同時,我們黨還形成了一整套領導群眾的經驗體會。一是全心全意服務人民,真正讓人民群眾從內心深處受到感動。二是以艱苦奮斗的精神感召人民,讓人民群眾自覺自愿的同黨一起奮斗。三是以科學求實的態度為人民解決問題,增強人民群眾跟黨干的信心決心。四是以知難而進的精神干事創業,把人民群眾的發展積極性調動起來,凝聚起來。五是要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力量,提高群眾對黨工作的理解認同度和參與效能感,這些都是非常行之有效的經驗。
3.從文化的維度看,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傳承、弘揚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政黨
文化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人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把人與人、民族與民族、國家與國家區分開來的根本性標志。美國戰略學家布熱津斯基說大國有四個標志,即:經濟發達、軍事強大、科技雄厚和文化富有吸引力。歷史和現實都表明,民族復興不僅是經濟現象,還是文化現象;不僅是經濟增長,還是文化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經歷了從改革之初的“仰視”西方文化,到新時代為破解世界難題“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的漫長歷程,這種文化的自信首先來自數千年連綿不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創新之源。其次來自黨領導人民群眾在革命斗爭中形成的革命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井岡山精神和蘇區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要永遠銘記、世代傳承”,并以此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始終保持共產黨人政治本色。第三來自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體現了當代中國的社會性質和政治理念,是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精神力量的重要源泉。
4.從實踐的維度看,中國共產黨是一個理性務實、頭腦靈活、適應性強的政黨,有一套比較完善的自我調節的體制機制
(1)在決策機制上。我們黨有五年規劃、中央決議、黨代會報告等事關黨和國家發展大局的權威性文件,形成了一套長期的既可以充分發揚民主又能實行相對集中的決策機制。
(2)在政治體制上。我們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建立了人大制度、政協制度、基層民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重要的、基本的、民主的政治體制。
(3)在黨內制度上。我們黨實行黨委制、常委制、常委分工負責制等具有民主性制度安排的黨內制度。這些與其他方面的體制機制安排一起使得我們黨形成了一套可自我調節的體制機制。
(4)從能力的角度看。我們黨具有理論創新能力、自我革新能力、精英吸納能力、社會動員能力、戰略規劃能力和維護穩定能力。在精英吸納能力上,我們黨設置了統戰部門,并以統戰部門為核心集中吸納社會精英。
(5)從領導體系的角度看。我們黨形成了一套強大而又全面的領導體系。[2]革命初期,把“支部建在連隊上”、“把支部建在農村”,改革開放以后,通過國企體制來掌控市場經濟,通過人事和財政制度來掌控各地方政府,通過政法委系統來掌控法治,通過宣傳部、網信辦來掌控媒體輿論,通過工青婦等社會群團組織來掌控社會群體。
5.從世界的維度看,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具有世界眼光、全球視野、開放胸懷的政黨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首先中國共產黨在理論上不盲目,以借鑒其它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理論,但不盲目采用;其次在道路上不盲動,我們要走新路,不走老路,要走正路,不走邪路,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道路。在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就是面向國際社會鮮明展現中國思想、提出中國主張的典范,并日益獲得世界各國人民的認同。面向未來,我們要著重講好中國的故事、中國共產黨的故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中國人民的故事,并將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中國精神寓于其中,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增強國際話語權的重要方式。第三,在制度上不盲從,就是不能幻想別人會給我們搬來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飛來峰”,可以替換掉我們現有的組織體系和組織形式。
二、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面臨的挑戰
中國共產黨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在長期執政的背景下也面臨巨大的挑戰,其體制機制上仍存在一些弊端。
中國共產黨的生命力和行動力來自于嚴密的組織性、嚴肅的紀律性和廣泛的群眾性三大特性的保持而不喪失,但從近年黨內發生的一些問題看,我們黨的這三大特性都遭到了一些破壞,甚至出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破窗效應”和“私人俱樂部”現象,令人憂慮。[2]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的體制機制還比較依賴于人,優秀卓越的人可以在體制機制下做出重大創新,但如果人有問題,就會對工作的推進造成負面影響。如果執政治理取得較好成績,那么各種稱贊之聲就會隨之而來,但是,執政治理績效一旦下降,各種社會矛盾和壓力也就一起涌來,形成不良的輿論局面。
三、新時代如何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方面面臨著兩個歷史任務,一是要使紅色江山永不變色,就需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二是要使中國共產黨永不變質,就要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核心問題是中國共產黨在一黨長期執政條件下,能否持續地實現自我驅動、自我鞭策、自我鍛煉,增強中國共產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是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關鍵所在。
1.堅持黨的領導,就必須提升領導干部的人格力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不但要有強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強大的人格力量。”人格的力量,是指依靠人的信仰、氣質、品德、才智等匯聚而成的感召力、影響力、帶動力。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正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代表著真理的力量,領導干部的優良作風和良好形象則是人格力量的集中體現。一個偉大的執政黨,只有掌握正確理論才能為人民指引前進方向,只有具備高尚品格才能贏得人民的認可、尊敬和追隨,兩種力量缺一不可。
2.堅持黨的領導,就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要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探索和遵循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以科學的思想、制度和方式,科學制定和實施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
3.堅持黨的領導,就要通過學習不斷調整和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防治黨僵化、停滯、落后
權力是個好東西,可以讓人干事創業;權力也是個壞東西,能讓人受到腐蝕;權力是個怪東西,職位的公共性要求與職位占據者的私人性要求之間,存在永無休止的矛盾和糾結。增強學習的力量,就能夠擺脫這種矛盾和糾結。因為權力需要知識和智慧的呵護滋養,需要知識和智慧的升華放大,需要知識和智慧的約束克制。
4.堅持黨的領導,就必須加強黨的自身建設
要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全面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努力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5.堅持黨的領導,就要增強理論創新的力量
在思想層面,我們黨面臨著來自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和所謂“普世價值”等所帶來的思想沖擊。在輿論層面,我們黨面臨著一些不負責任的批評、指責、謾罵、嘲諷。在研究層面,中國發展模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還有許多需要深入研究和闡釋的問題。所以,我們黨還需要進一步增強理論的力量,進一步增強應對復雜局面、風險困難和挑戰的自信心和回應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13億多人的社會主義大國,我們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如果沒有過硬的本領,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就是一句空話。總結改革開放40年來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歷程與經驗,是要不斷提高領導干部的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保證黨的全面領導真正落到實處,為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十九大報告
[2]黃相懷.堅持黨的領導 交出優異答卷.宣講家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