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是一種面對眾多觀眾,以說話為主要表現方式的一種藝術表演形式,它是將編劇、評論、導演、舞美、燈光、表演集聚一體的綜合類藝術表演。話劇表演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受到廣大觀眾的認同和青睞。在話劇表演中最突出的特征是演員通過自身的肢體、聲音等方式來創造人物的角色形象,將一種“貼近生活”的動作和語言來詮釋角色形象。
一、認準角色的鮮明特征,塑造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
話劇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每一個片段都極有可能成為話劇作品的題材,話劇可以被稱之為“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藝術表演形式,它是將生活和藝術進行延展和升華所形成的。
1.精讀原著和劇本,把握角色特征
話劇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在話劇中的人物角色都有比較鮮明的特征。一場好的話劇需要顧及到社會中不同生活層次、不同年齡階段、不同職業范圍的觀眾的觀賞體驗,這就要求話劇的演員在塑造人物形象的過程中將現實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特色融合到表演中去,使得人物角色具有鮮明的性格特點以及較為完善的藝術形象。
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寫出了人們看似平凡,又起伏跌宕的命運哲學,怎么創作到讀者心里,創作到觀眾心里,我們首先是進入小說原著,理解原著精神,捫心自問挖掘自己的生活感悟。
筆者感悟到:孫少安是《平凡的世界》作品中的靈魂人物。也是改革開放大潮中的必然產物,從固守走向開放,是那個時代的典型人物代表,他不甘淪為命運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發掘自己被禁錮的價值。在多次閱讀原著《平凡的世界》中,筆者感覺到路遙筆下的孫少安更是讓我們能看到我們自己,讓我們摸到骨子里一直存在的靈魂,找到精神力量的源根,找到每個人身上原本就有的、從來沒有消失過的光輝的內心。
2.深入生活采風,汲取時代養分
話劇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其發展也是跟隨時代發展潮流而變化的。《平凡的世界》是展示改革開放初期的歷史畫卷,演好這部當代話劇,一定要準確理解改革開放初期(1978-1992年)15年的城鄉巨大變化。為創造孫少安這個角色我們赴路遙故居采風,我看到了保持原貌的黃土高原,看到了老農不問世事的辛苦勞作。
孫少安出生在黃土高原上的一個叫“雙水村”貧苦農民家庭,就像路遙的家鄉一樣,就像那個時代絕大多數農村家庭一樣,孫少安的家庭光景很“爛包”。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年少的孫少安早早就扛起家庭“頂梁柱”的重擔,也承擔起村組致富“領頭雁”的作用。通過多次閱讀原著和熟悉劇本,我認識到:他性格果敢堅毅,成為了最年輕的生產隊長,除了肩負著家庭中兒子、兄長的責任,也肩負起了隊長的責任,他帶領大家一起拼命,拼命多打糧食,拼命擺脫貧困,拼命讓日子過的好起來。
我們在泥濘的河渠里奔跑,在山野田間勞作,我的心就平靜了,淡209然了,原來生活的原貌不是追名逐利,而是活著,腳踏實地的活著,我似乎回到了那個年代,那個有責任,有當擔,不屈地生活,努力地生存的年代,樸實無華的純凈世界,有感受到了改革開放的人們的精神進化,我想走進那個年代,了解那個年代是我創作的重大切入點,我也沒有讓這個重大的線索從手中溜走。
3.接受名師(名導)指導,提升表演技巧
演員還要不斷提升演技,提高對藝術的理解能力,將理論轉化為實踐,通過自身藝術修養,準確把握話劇發展,讓話劇表演具有強烈的時代性與新鮮感,滿足觀眾對于話劇觀賞的需求,不斷與時代結合,以時代為背景,讓話劇的發展與時俱進。筆者在話劇《平凡的世界》中,創作塑造孫少安形象,不僅僅對時代、背景進行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思考和摸索路遙筆下,編劇孟冰筆下的孫少安形象。特別是在導演宮曉東先生的指導下,感悟孫少安人物細節。在現實中,孫少安對于愛情的無奈選擇,他內心背負了多少苦難啊;生活責任中,少安只有不回頭的向前走啊走;心中的美好被深埋,誰還沒有一顆奔向理想的心啊,這是將人生的意義埋于深土啊!正如他對弟弟少平所說:什么是生命價值,你活著就是生命價值,活不下去了,狗蛋價值!還有就是生存的勇氣,生活自然是困難重重,尤其那個年代,那么背負最多的孫少安如果在精神上有一點松動都可能是對孫家致命的打擊,這要靠生存的勇氣啊,他把苦咽到肚子里,勇敢的活出了明堂。這些也就是支撐我塑造孫少安人物形象的幾個關鍵詞吧,人物宏觀脈絡,細節拿捏也是從此而來,
只有這樣,觀眾在觀賞完話劇《平凡的世界》后,就會從話劇中的每一個人物角色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或許是某一個人物的性格特征或者劇中出現的某一句臺詞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上演著,因此對該劇有奇特的親切感和來自靈魂深處的共鳴。
二、提升藝術修養與藝術想象力
話劇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藝術修養是演員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藝術修養是指對藝術發自內心的熱愛,其不僅影響話劇演員的演技,更能從深層次挖掘話劇演員的內心情感,讓表演更加具有張力和表現力,實現話劇表演的深入人心。話劇演員可以說是美的傳播者,是情感傳輸的承載著,一部話劇,通過演員將話劇內容表現,演員自身對于話劇劇本的理解和情感的表現是話劇成敗的關鍵,只有演員真正理解劇本所要表達的情感與人設,才能更好的表現出話劇的魅力,同時,將話劇劇本表現的淋漓盡致。而這些就需要話劇演員極高的藝術修養,將發自內心對藝術的熱愛通過話劇表演表現出來,讓觀眾感受到這種熱愛,同時,也能給予觀眾極強的代入感,充分展現話劇的魅力。
藝術想象力也是話劇演員必備的素質之一,話劇劇本是固定的,而表演形式是豐富多樣的,同一種情感,不同的表現方式,其效果也是不盡相同的。因此,話劇演員在拿到劇本后,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想象力,深入理解劇本內容,不斷豐富自己表演形式,通過想象力將劇本人設和劇情表現出來,才能有效的實現與觀眾的情感共鳴,實現話劇表演的藝術效果。
話劇是以說話為主要表現方式的一種藝術表演形式,表演中語言使用技巧彰顯演員的藝術修養。一般而言,話劇為對生活的呈現,其借助某種再現形式去表露它想呈現的感情內容,話劇語言通常為三類形式,包括對白、獨白還有旁白。
語言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演出形式,它要求話劇表演者在盡情表現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來實現演出效果。在進行話劇《平凡的世界》演出的過程里,要剖釋語言展現的程度,然后采用最恰當的語言展現形式。筆者參照觀眾對《平凡的世界》演出的情況反饋,科學合理地處理信息,甚至在舞臺上即興地表露和展現語言。此外,審核一位話劇表演者基礎是否扎實的最低指標就是其說話時候觀眾能不能聽見及聽清。話劇表演者必須講話清楚發音規范,特別是在表露人物個性及發生劇烈沖突的過程里,需突顯任何臺詞、任何話語及任一個字。
三、話劇《平凡的世界》表演中的語言技巧
1.扎實的基本功離不開長期的語言練習
反思《平凡的世界》的成功巡演,離不開演員扎實的語言基本功。話劇里語言表達能力為話劇演出者必須具備的基本功,要想把控好該基本功就必須加強平日里的練習。第一,多訓練氣息聲調,訓練時需關注語氣及語調,還得進行順口溜的訓練。第二,需掌控自己的語速,提升自身把控語速的水平,增強語言的表達能力。第三,要練習音調把控,進行練習的時候,要把控住音調的線條,把控好音調的高低及強弱的改變,提升把控語調的水平。
2.語言和動作的和諧融合
拿《平凡的世界》來說,僅論它的語言,就可了解到每個覺色都具備明顯且豐富的特征,具備獨特性的語言。話劇《平凡的世界》演出涉及物質語言、情緒語言跟肢體語言三種角色語言,角色語言能夠符合及彰顯人物的身份、個性和特點。物質語言也就是現實中平日里說的話,它是藝術語言最基本的一點,情緒語言可突顯人物心中真正的感情,提高的語言的魅力值,肢體語言即為肢體動作,可加強語言的表達效果。因此,語言的獨特性跟動作性是彼此配合及共存的,在演出話劇時,需把獨特的語言跟動作配合在一起,最后給觀眾帶了一部質量優越的好作品。
3.話劇語言中的“氣”與“義”
生動豐富且富有魅力的語言既需要擁有“氣”,又需要擁有“義”,它一般為臺詞內部具備的含義,一般涉及表演者對人物個性的刻畫以及認知。于表演者來說,語言表達既需具備掌控語調的能力,更需具備把握以及熟知臺詞深刻含義的能力,需把自己真正地當成是人物自身,切切實實理解人物的情感。演員在舞臺中演出時,心里的臺詞需借助合適的情感呈現給觀眾,讓觀眾能夠感同身受。
總之,德才兼備是新時期話劇演員的核心素質,也是新時期話劇演員的核心競爭力。話劇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其表演不僅僅是為了取悅觀眾,更是對藝術和傳統文化的傳播。
作者簡介:
李俊強,陜西人民藝術劇院有限公司,三級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