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巍


摘 要:2017年全面取消藥品加成之后,各地中醫醫療服務項目收費標準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本文通過對6個城市的收費標準進行數據統計及分析,提出建議:對已有成熟的中醫醫療服務項目出臺統一的計量單位和項目內涵,細化中醫收費標準,做好按病種收付費政策銜接,對個性化以及高端的中醫服務項目出臺靈活價格管理體制,凸顯中醫個性化服務。
關鍵詞:醫療服務價格;中醫醫療;病種
醫療服務價格包括綜合醫療服務類、醫技診療類、臨床診療類和中醫及民族診療類等四部分,本文所研究的是第四部分中醫及民族診療類的醫療服務價格(下文簡稱中醫醫療服務價格)。
一、近年來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沿革
2011年,遴選了104個常見病和多發病病種作為醫院試點的范圍。
2012年,按照建機制、控費用、調結構、強監管的原則,通過取消藥品加成、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醫保收付費方式改革、強化均次費用的控制和落實政府辦醫責任等綜合措施,確定了7個試點城市。
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印發?!兑庖姟反_定四條價格改革的基本原則:堅持市場決定、放管結合、改革創新、堅持穩慎推進。在深化重點領域價格改革,充分發揮市場決定價格作用中,將“理順醫療服務價格”列入其中。
2017年公布了320個病種目,明確規定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都要選取一定數量的病種實施按病種收費,所有城市2017年底前實行按病種收費的病種不少于100個。
據統計,各地方調整醫療服務價格的數量在500―5000項不等,重點提高手術、護理、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的收費項目,降低檢查、治療、檢驗的價格,逐步理順醫療服務的比價關系。
二、研究資料與方法
本研究結合2017年香港艾力彼中國中醫醫院排名,抽樣了廣州、南京、成都、重慶、武漢、昆明等6個代表城市,以三級醫院的中醫民族類收費項目及收費標準作為研究數據,中醫及民族類項目大致按中醫外治、中醫骨傷、針刺、灸法、推拿療法、中醫肛腸、中醫特殊療法、中醫綜合八大類進行項目歸納,從八大類里面分別挑選出全國有廣泛應用、?體現中醫藥特色、涵蓋臨床各科、?代表性強的?49個服務項目進行對比分析研究。
本次調查所有的數據用?Excel?軟件建立數據庫,?錄入數據并進行統計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1.中醫醫療服務項目統計結果
本次統計將各城市的中醫民族類收費項目進行梳理,如廣州、江蘇、武漢將中藥熏洗治療分為全身、半身、局部三個收費標準,云南僅區分了全身以及半身局部兩個收費標準,剔除子目錄影響,以一級目錄進行數量統計:廣州共計125項,南京共計124項,成都共計132項,武漢共計112個項,云南共計118項,重慶共計97項(2017年9月調價及新增項目85項)。
2.收費價格比較
從圖1可以看出,比較了6個城市的針刺、推拿項目,罐療、針療價格波動在一個趨勢上,但推拿治療的收費標準差別較大。
再如常見的割治項目,廣州市定價在60.5元/次(每次最少4穴位),南京定價在28元/次,成都定價在31元/次,武漢定價在35元/次,云南定價在10元/次,重慶定價在21.2元/次。再如挑治項目,廣州市定價在60.5元/次(每次最少4穴位),南京定價在21元/次,成都定價在31元/次,武漢定價在25元/次,云南定價在10元/次,重慶定價在15元/次。
中醫手術類項目(中醫骨傷、中醫肛腸)定價更是千差萬別,每個地區對項目內涵的描述或簡或無,抽樣的8個中醫手術類項目均以次為單位(表1),6個地區最高的差價在610元。定價的標準無規律可循,與項目的難易程度不匹配,也與經濟發展水平無關。
3.中醫資源分布與定價之間的關系
2018年3月24日,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發布“2017中國醫院競爭力?·?中醫院100強”排行榜中,從醫院規模、醫療技術、醫院運行、學術影響力等多個維度進行排名,其中,廣州市9家中醫院入選,南京市7家中醫院入選,北京市6家入選,上海市4家中醫院入選,武漢市4家中醫院入選,成都市3家中醫院入選,從區域上看,廣州市、北京市、上海市、南京市集聚了核心的中醫資源。結合資源的分布,廣州市中醫骨科整復類以及設備檢查類項目,如紅外熱段層掃描(TTM)、虹膜全息檢測、電子掃描整合系統功能檢測等獨具特色。南京市的中醫綜合類項目有14項實行了自主定價,主要體現臨方加工與調配項目、中醫體質辨識、辯證施膳指導、脈圖診斷等。
4.中醫醫療服務價格定價區分性不強
中醫治療講究辨證論治,在充分掌握疾病中醫證候規律、病機規律的基礎上,考慮環境因素、地理差別和個體差異,是體現個人知識、技術成本、人力成本和風險成本的醫療服務。在制定中醫服務項目的標準時,內涵不全,以至于中醫服務收費項目少,不能體現中醫辨證論治,甚至影響醫療機構價格的分層。
國辦發〔2017〕55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對診療方案和出入院標準比較明確、診療技術比較成熟的疾病實行按病種付費。病種成本核算,是基于臨床路徑以及區域性醫院大樣本量的病種成本核算,但130項收費目錄里面僅有7項屬于中醫治療,這也說明在新的付費方式下中醫定價的復雜性。
5.中醫醫療服務項目的成本難確定
合理定價的背后需要大數據作為支撐,而大數據來源于各個層級的中醫醫療機構的信息系統,中醫信息系統在實施的過程中會面臨采集困難、流程特殊和實現困難等三大難題。中醫是辨證論治的治療導致信息難以采集,中藥就是客觀條件導致的難以實現。針灸、推拿,炮制、制劑,草藥擺藥,煎藥,小包裝、代茶飲等等特殊事項很難進行全成本歸集。藥品的膏方、水丸、蜜丸、制末都需要根據重量和輔材收費,這些都是在計算項目成本中需要考慮的一些問題。
四、中醫醫療服務價格的調整建議
1.統一中醫服務項目的計量單位和項目內涵
2016年以前,中央負責統一規范醫療服務項目,地方負責制定醫療服務價格。為增強地方管理針對性,簡政放權,中央負責制定全國醫療服務項目技術規范,指導醫療機構規范開展服務,將確定具體項目和價格的權力交給地方政府。從本次調研結果看出,各地方中醫醫療服務項目內涵不一,價格差異較大,這與當地的中醫發展水平以及歷史數據有關。如中央制定醫療服務項目的技術規范,同時統一規范的計量單位和項目內涵,在此基礎上各省制定中醫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時,有標可對,有據可循。
2.分級分層中醫收費標準,做好按病種收付費政策銜接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王志勇認為,中醫藥大體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對疾病立竿見影的中醫藥技術;第二類是在費用、減少創傷等方面具有無法比擬優勢的中醫藥技術;第三類是需要長期堅持才能夠看到效果的養生保健方法和理念。根據這樣的分類,我們可以通過細化項目收費依據,出臺第一、第二類基本醫療項目的政府指導價,針對不同病種所需要的技術和成本制定價格標準,除醫院等級外,根據醫生級別制定和執行不同標準,激勵醫院和醫生提高中醫醫療服務水平。同時結合醫保收付費改革,以既往費用數據和醫?;鹬Ц赌芰榛A,引導中醫適宜技術使用,以體現中醫辨證論治為原則,有針對性地選擇臨床路徑明確的中醫技術按病種進行收費,做好政策銜接,合理確定收付費標準。
3.靈活價格管理體制,凸顯中醫個性化服務
在《關于進一步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的意見》中,國家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規范的中醫養生保健機構。公立中醫醫院的發展更需要在服務設施、疾病診斷防治、新技術開展應用等方面獲得更多的個性化服務優勢。對個性化的中醫服務和中高端的中醫養生項目,政府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建立靈活的價格管理體制,一是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財政投入等的變化及時調整,增強中醫醫療服務價格的系統聯動;二是讓醫院根據市場需求自主定價釋放公立醫院的活力。
參考文獻
1.馬洪瑤,申俊,龍徐浩.我國中醫醫療服務價格現狀淺析與改革初探.江蘇中醫藥,2013,45(8).
5.黨海霞,圖雅,楊永生,等.中醫藥服務價格現狀抽樣調查及調整策略建議.中國衛生經濟,2013(8).
(責任編輯: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