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鶴馨,金 一
(華東理工大學,上海 200237)
杭州市南山村所在的凈寺社區,是距離西湖最近的景中村之一?;匚挥诤贾菔形骱^玉皇山景區的南山村境內,距離上海市180 km,駕車3 h可到達,距離江蘇省南京市300 km,駕車4 h可達。東南與玉皇山相望,毗鄰中國絲綢博物館,北鄰西湖,距離雷峰塔景區1.4 km?;厝姝h山,東側有公園一處——長橋溪生態凈化示范園,賓館酒店三處——長橋賓館、南山人家大酒店以及玉皇山莊,還有一處公共博物館——中國絲綢博物館,其余大多為民居。杭州市南山村所在的凈寺社區包括南山、闊石板、玉皇山、蓮花峰4個居民點。規劃范圍內約有農戶157戶,常住人口1060人,大部分為農業戶口。南山村原以農業為主導產業,居民靠耕種農作物、種植茶葉為生。
南山村民宿格局與尺度借鑒杭州傳統民居建筑,建筑層高維持原狀不超過3層,與周邊民居協調統一。尺度感是使民宿與人親近的重要方面,不同于城市中的大尺度給人們帶來的疏離感,民宿主要提供一些小尺度溫馨空間。南山村民宿尺度保留原有村內建筑尺度和規模,以及建筑間距。當游客穿梭與竹林之間、白墻窄巷時,立刻就會有一種回歸鄉土的親切感。
在南山村民宿色彩與材料設計方面采取的設計方法是:提取適應地域特色的建筑色彩與材料,在統一中融入自然環境。
由于杭州氣候較為潮濕,建筑需要好的通風采光,建筑的特征通常表現為灰瓦白墻,來反射陽光,對防潮也有一定作用。南山村現有民宿的空間格局較為單一,通常直接臨街而建,缺乏街道與建筑之間的停留和過渡空間。因此建議民宿建筑布局可增加二層露臺或一層天井空間,增強建筑與街道之間的互動性。
在民宿色彩設計方面,對南山村的民宿整體色彩進行了重構(圖1):首先分別對現有的民宿的瓦片、門窗和墻面的顏色進行提取,去除顏色差異較大或者與場地整體環境差異較大的顏色,主要選用現有用量較多的顏色。瓦片主要選用了灰色系,墻面主要選用白色以及淺色,門窗以木制顏色為主。通過統一對南山村中,建筑顏色的統一,可以使小鎮內整體的環境和氛圍和諧,使身臨其境的人們能夠充分感受與自然相融的民居生活。對于民宿建筑材料的選擇,主要選取當地的鄉土材料,就地取材,因材設計,以本地的石、木、竹、磚為主。除了在傳統材料方面的挖掘,設計還對傳統材料的創新性運用提出了建議,為傳統的民宿增加更多的新意和吸引力,如運用格柵形式的石材作為庭院空間與街道空間的聯系,使得內外空間相互連通,虛實結合,如圖2所示。
除了民宿建筑的色彩和材料選取,民宿小品的色彩和材料的運用也尤為重要,景觀小品的豐富程度決定了民宿的整體氛圍。在南山村民宿景觀小品設計中,從與環境統一的角度出發,整體營造出一種置身鄉野田園的鄉土感。因此建議在設計中多選用木制座椅、石制水缽、竹制矮籬、陶土花壇、木制廊架、碎石鋪地等,能與自然山石花草相協調的材質,以烘托幽雅、舒適的氛圍。
庭院空間的設計對整個民宿景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南山村現狀民居大都直接臨街而建,缺少街道與建筑的過渡空間,民宿都直接展現在街道前,更沒有人們活動的半私密空間,空間層次的缺失導致現有的民宿住宅顯的簡單、單調(圖3)。西湖的文化,在于其山水相融,居住環境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的人文精神。在南山村的民宿庭院的設計中,也應通過豐富的空間設計,使得庭院成為建筑和自然的過渡空間。讓民宿建筑不再獨立與自然之外,而是融合在自然之中。

圖1民宿建筑色彩提取以及可選材料

圖2民宿建筑色彩與材料設計
由于現狀民宿庭院缺乏景觀層次,所以設計首先是要對庭院空間進行整理,圍合出住戶可以休閑的院落空間和半私密空間,以增加人們的戶外體驗。通過對杭州白樂橋等地區的民宿進行調研,筆者發現,庭院的圍合方式(圖4)主要有以下幾種:矮墻、植物綠籬、竹籬、景觀小品、石欄桿、石墻以及他們的組合,圍合的高度在0.5~1.5m之間。在對南山村的民宿庭院進行設計時,主要采用了矮墻與植物相結合的方式,同時,在矮墻上開窗,這樣既能夠達到一定的隱蔽效果,又可以使人們對庭院內的空間有所觸及。設計還對圍合空間進行了一些嘗試,比如通過石材與玻璃的結合和對比,體現出對比中的統一,達到顯隱結合的效果。

圖3民宿區現狀
圖4南山村民宿庭院圍合方式
本次設計主要對6種庭院類型進行了改造設計(圖5),根據建筑的布局方式,庭院的公共空間與私密空間也會產生變化。在對等型的庭院布局中,庭院幾乎沒有私密空間,幾乎全部是公共空間;在夾院型的庭院布局中,庭院會呈現出私密和公共兩部分空間。在6種庭院設計中,主要采用了夾院型設計,通過建筑的圍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空間,也產生了公共與私密的活動場地,增加了空間層次。
在庭院景觀元素的設計上融入地域特色,植物營造的自然空間與人工要素共同圍合出方便游客使用的庭院空間。民宿區的庭院景觀設計綜合多種設計元素,將游、憩、行、賞、玩多種活動通過游廊、亭子、小橋、流水、植物、座椅等景觀元素組合在一起,讓身處庭院的人們體會到恬靜的江南庭院之美。豐富的庭院景觀配合白墻黛瓦的江南建筑,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域景觀文化。水作為江南景觀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也以多種形式再現于民宿庭院之中,如庭院入口的鏡面水池、水中汀步,可以減慢來往游人的步伐,作為進入民宿的前奏,也增加了人們的觀賞時間 ,在庭院休閑區的水面設計為自然形態,與水生植物、步石相結合營造出休閑怡人的小環境。
人們選擇民宿是為了體驗有別于傳統酒店的住宿感受,但當今的民宿也走向趨同化、模式化的道路,因此對凸顯地域文化、展示文化特色的民宿設計手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通過對杭州南山村地域文化和民宿現狀的分析,提煉出以下民宿設計方法。

圖5民宿庭院空間設計
(1)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因地制宜彰顯特色。地域文化是民宿設計的出發點。民宿不僅要為游客提供住宿的場所,更應讓人們感受到當地的文化底蘊,獨特的文化魅力。以住宿為切入點,從居住到環境景觀、文化活動都體現出當地的文化底蘊,人們在民宿住宿的過程中從多方面感受到當地特色,當地的文化也利用民宿得以發展和推廣。
(2)民宿建筑設計的地域特色營造。民宿建筑的布局、尺度、材料、色彩與環境的關系都影響著體驗者的感受。民宿建筑的材料、色彩不僅要出于美觀的考慮,更要注重當地的氣候條件,文化特色的要求。如杭州民居建筑外墻多是石灰粉刷的白墻,也有防潮和反射陽光的目的,所以白墻黛瓦不僅體現了濃厚的江南特色,更滿足了當地居民的生活需求,傳遞了鮮明的地域文化色彩。
(3)融入地域環境的民宿庭院設計。庭院是民宿設計中的重要一部分,除了住宿,人們大多數活動都發生在庭院中。庭院空間的設計要與整個地域環境相適應,為人們的休閑活動提供多種空間,滿足多種活動的需求。民宿庭院中增加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觀元素,例如獨具特色的小品,像竹亭、碎石步道、小型跌水、種植缽等都能讓游客感受到當地的文化底蘊。植物的種植搭配也要多采用鄉土植物,形成獨具地域特色的環境氛圍,使整個民宿處處彰顯當地的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