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藝皇
(福建省安溪縣祥華林業站,福建 安溪 362422)
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是中國南方主要經濟林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一株毛竹從出筍到成竹只需45 d左右的時間,造林5~10年后可郁閉成林。竹林郁郁蔥蔥、挺拔秀麗。毛竹鞭根系發達、竹鞭茂盛,栽培在村莊,毛竹景色優美如畫,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筆者幾年來對毛竹的采種育苗不同方式播種育苗技術指導,為今后祥華鄉發展毛竹優質種子提供速生豐產科學理論依據,現將毛竹不同方式浸種育苗技術總結如下。
試驗地設于福建省安溪縣祥華鄉石獅村大邱侖,東經117°11′04″,北緯25°11′01″,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氣候分明,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7 ℃,降雨量1800 mm,空氣相對濕度80%左右,1月份平均氣溫17.0 ℃,極低溫-2 ℃,7月份平均氣溫35 ℃,極高溫37 ℃,全年≥10 ℃活動積溫7000 ℃,無霜期332 d。試驗地屬中山,海拔603 m,坡向東南,坡位下,坡度12°,屬Ⅲ類立地級,土壤肥沃,土壤酸性黃紅壤,土層腐殖質層厚,肥力中等以上,pH值5.5~6.0,適毛竹種子浸種育苗,試驗面積0.20 hm2。
3.1.1 采種
苗木培育選擇12年生以上優良母樹采種,育苗浸種試驗繁殖壯苗,可提高種子苗木優質。2015年10月份,選擇無病蟲害成熟的母樹果實進行采種。采種時,先將要砍伐倒的母竹周圍的雜物清理干凈,在地面上鋪上一塊布,預防砍竹時而震動造成種子脫落在林地,利于收集,減少浪費種子。
3.1.2 種子處理
采種后將種子及時陰干,使種子脫粒,風凈,晾干,隨采隨播。
種子浸種方式可用清水直接浸種或用多菌靈溶液消毒后浸種,或用植物激素吲哚丁酸溶液浸種。
(1)用45 ℃的溫水浸種。種子放在溫水里浸種24 h后自然泠卻,撈取放在籮筐里瀝水,放陰涼通風的地方,早晚用溫水噴濕并均勻翻動,這樣可促進種子快速發芽,一般20 d左右即能萌芽播種。
(2)用多菌靈溶液消毒浸種。種子放在多菌靈溶液里消毒后浸種30 min,再用清水沖洗干凈,然后用45 ℃的清水浸種24 h,讓溫水自然冷卻,撈取放在籮筐里瀝水,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進行催芽,每天早晚噴灑溫水后并翻動。待種子開始露白時即可播種。
(3)用吲哚丁酸500×10-6溶液浸種,種子放在吲哚丁酸500×10-6溶液浸種12 h后,撈取放在籮筐里瀝水,待種子水分有點干濕潤后,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早晚用溫水噴濕后均勻翻動,待種子發芽后,即可播種。
3.3.1 建圃耕作
建圃選擇交通方便、地型平坦、水源充足、灌溉方便、土壤疏松肥沃的沙土壤做圃地育苗。
2016年2月份下旬耕作,先將200 kg過磷酸鈣、200 kg鈣鎂磷、300 kg復合肥肥料和50 kg生石消毒,均勻撒在667 m2圃面上,經過幾次犁耙變成細土,把圃地內的雜物揀凈后,再作畦,畦長度按實際地形確定,畦面一般寬1.1 m,高度25 cm,畦與畦之間寬度35 cm,畦面要用木板壓平整平,使畦面不積水,然后將畦面撒上一層2 cm 火燒細土。苗床做完后,待一星期后播種,讓圃地土壤發酵增加土壤肥力,著能促進播種后種子可及時吸收土壤養分,提早萌芽。
3.3.2 播種
對毛竹種子3種不同方式進行浸種試驗,每種試驗種子各播種量2 kg,各播面積0.067 hm2。播種方法一般采用點播,每穴3粒,株行距為25 cm×25 cm,種子播種后,覆蓋一層2 cm火燒細土,然后再蓋上一層3 cm的稻草,預防晴天暴日嗮,減免影響種子萌芽出土,減少暴雨淋浸水腐爛種子,確保持種子正常萌芽出土。
3.3.3 苗木管理
(1)水分管理。以培育2年生竹苗木為目的。種子播種后,保持圃地畦面有濕潤,干旱時,要及時噴水,讓苗木出壯生長。
(2)除草。種子播種20 d左右就開始萌芽,在傍晚時揭去蓋草,讓苗木自然見到陽光出壯成長。若畦面有雜草要除草。除草前畦面要用清水灑濕,以免拔草影響苗木生長。拔草后,畦面再用清水灑濕,預防拔草時苗木疏松,影響苗木生長。
(3)施肥。初次施肥可用2%~5%較稀的人糞水噴灑,施肥后再用清水噴灑,洗去葉面肥料,可減少葉面肥燙傷。長出細葉時,可用0.2%~0.3%的尿素水噴灑,每月施2次。
(4)定苗。為了使竹苗分布均勻,提高竹苗產苗量,苗木生長在10 cm 之后,開始定苗,在陰雨天時把多株或過密的竹苗移植在缺苗的穴中,使圃面苗木均勻生長。竹苗出土后50 d便開始分蘗,一般在7月后,高度在40 cm左右,形成小竹叢,待苗木生長到一年生時,培育單株竹苗,按株行距40 cm×40 cm ,經過兩年的培育施肥,一級苗胸徑7.0~8.0 cm,健壯鞭芽數7個以上,留枝數8~9盤,枝下高小于2.0 m;二級苗胸徑6.0~7.0 cm,健壯鞭芽數5~6個,留枝數6~7盤,枝下高小于2.5 m。
3.4.1 蟲害防治
竹苗幼苗時,易受到地老虎蠐螬、食葉害蟲、竹螟、竹蝗等危害。若有發現,可用敵敵畏1000倍乳劑或用300倍乳劑進行噴灑,或敵敵畏煙劑熏殺,每隔15 d噴灑1次,連續噴2次,即可消滅。
3.4.2 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枯梢病,預防病蟲害發生,可用波爾多液濃度為1%的溶液噴灑或用70% 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每隔15 d噴1次,連續噴2次,即可消滅。
3.5.1 發芽率檢測
2015年3月份上旬,對不同試驗的種子進行檢查,在各個不同浸種4個盆子內,檢查每個盆子內浸種100粒的種子有多少粒發芽,按數據統計,取各個盆子內發芽粒數的總和,取4個盆子的平均值。檢測結果:用溫水消毒浸種種子發芽率達63%,用多菌靈溶液消毒后浸種種子發芽率達68%,用吲哚丁酸500×10-6溶液浸種種子發芽率達79%,3種不同浸種種子平均發芽率平均數達70%。
3.5.2 苗木出土萌芽率檢測
2015年3月下旬,在不同各試驗地內,選擇萌芽出土的苗木生長均勻的樣地,各設4個臨時樣點,隨機抽查,根據種子播種點穴的粒數,對萌芽株數進行抽查,每10穴為1個抽查點,各抽查4個樣地,檢測后將數據統計,取每個樣地的數字平均值。檢測結果:用溫水消毒浸種種子出土萌芽率達79%,用多菌靈溶液消毒后浸種種子出土萌芽率達85%,用吲哚丁酸500×10-6溶液浸種種子出土萌芽率達96%,3種不同浸種種子平均出土萌芽率平均值達87%。
3.5.3 苗木生長量檢測
2017年12月份,選擇萌芽苗木生長均勻的圃地,各設4個臨時樣地,隨機抽查各樣點苗木的生長量。在各設圃地設臨時設樣地4個,各隨機抽查10株竹苗,檢測各株苗木的苗高、苗徑、挖出各株苗根系檢查鞭芽數,各取竹苗苗高、苗徑、苗鞭芽數的平均值,然后取4個樣點平均數字(表1)。
表1不同處理的種子萌芽、苗木生長量統計

種子浸種方式種子發芽率/%出土成活率/%2a生苗木生長狀況苗木平均高/m苗木平均徑/cm筍芽數/個留枝數/盤溫水浸種 63792.65.04.56.5高錳酸鉀消毒浸種68852.95.35.07.37號生根粉浸種79963.46.27.08.7合計/平均70873.05.55.57.5
毛竹種子采用3種不同方式的浸種進行對比,其發芽率不同。用吲哚丁酸500×10-6溶液浸種的種子發芽率,比用清水消毒浸種的種子和用多菌靈溶液消毒后溫水浸種的種子發芽率分別提高25.40%、16.18%,苗木萌芽出土率分別提高21.52%、12.94%,苗木生長量苗高分別提高30.77%、17.24%,苗徑分別提高24.00%、16.98%,筍芽出筍率分別提高55.56%、40.00%,苗竹冠分別增寬大33.85%、19.18%。
毛竹種子不同方式試驗浸種育苗,其一用溫水浸種育苗,其二用用多菌靈溶液消毒后溫水浸種育苗,其三吲哚丁酸500×10-6溶液浸種育苗。用吲哚丁酸500×10-6溶液浸種的種子發芽率,比用清水消毒浸種的種子和用多菌靈溶液消毒后再溫水浸種的種子發芽率分別高25.40%、16.18%,苗木萌芽出土率也分別多21.52%、12.94%,苗高生長量分別苗高大30.77%、17.24%、苗徑分別粗24.00%、16.98%,筍芽出筍率分別多55.56%、40.00%,苗竹冠分別增寬大33.85%、19.18%。實踐證明:毛竹種子不同浸種育苗試驗,可提高苗木質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