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怎樣優化課件問題直接決定生物課堂教學的成敗,這就要求教師要恰到好處地制作與使用多媒體生物課件,讓課件成為教師優化生物課堂教學的良好工具與得力助手。多媒體生物課件的制作工具或軟件多種多樣,制作多媒體生物課件時既要結合內容特點與學情特點精心選用最好的媒體素材,又要把多種制作工具或軟件有機組合使用,以達到素材組合與軟件組合的最優化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生物課件;課堂教學
一、制作多媒體生物課件時要將制作工具或軟件有選擇性、有針對性的優化組合使用,以達到軟件組合最佳效果
多媒體生物課件是指為了達成教學目標,使用專門的制作工具制作,綜合運用多種媒體手段展示相對獨立或完整教學內容的應用軟件。教師常用的多媒體生物課件制作工具主要有PowerPoint、Flash、電子白板軟件等,這些軟件各具優勢和特點:PowerPoint采用頁面式結構,以文件演示為主,操作簡單,易于掌握,但交互性不強,課件靈活性欠佳,但因其制作方便、容易上手,現已成為絕大多數教師首選的課件制作軟件;Flash能制作出精美的二維動畫,但是對技術要求較高,制作課件的工作量大,耗時也較長;電子白板軟件也可以制作課件,其操作簡單,制作方便快捷,但制作和使用環境易受局限,不易交流,導致使用者極少。成為絕大多數教師首選的課件制作軟件是PowerPoint,用其制作課件,方便快捷,靈活實用。但是設計制作動態過程或模擬動畫時其弊端與局限性就會凸顯出來,工作量加大而且只能完成簡單的動畫制作,使美觀性打折,缺乏強大的交互功能與靈活性。
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如何挖掘、優化與利用PowerPoint軟件中新功能、新用法,有選擇性、有針對性地優化組合使用,以達到將提升課件質量、優化教學過程和提高教學效果統籌兼顧的目的。以問題為導向,由問題倒逼改革優化、創新使用。
二、制作多媒體生物課件時要結合內容特點精心選擇媒體素材優化組合使用,以達到素材組合最好效果
多媒體生物課件以圖文并茂的方式,進行形象化教學,彌補了傳統教學在直觀感、立體感和動態感等方面的不足。而要想制作出一節高水準多媒體生物課件,需要根據教學實際精心準備各種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和視頻等多種媒體素材,并對收集的各種素材進行加工處理,使素材形象化、直觀化和生動化,最后將精選的媒體素材與知識內容、思維邏輯對接起來優化組合使用,以達到最優化應用的目的。制作課件的媒體素材可分為五大類:文本類素材,圖形(圖像)類素材,音頻類素材,視頻類素材,動畫類素材。在多媒體生物課件制作時,選材不精、素材過多、應用失宜等問題,與教學內容脫軌,干擾教學主題,分散學生注意力,從而沖淡重難點內容的教學,使生物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大大打折。所以在設計制作多媒體生物課件時要精心構思整個教學流程,認真設計每個環節,廣泛地搜集各種素材,然后合理選擇和設計教學媒體。此過程中媒體素材的選擇、加工和使用至關重要,要根據內容特點、學情特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和興趣點等精心選擇文本、圖形、音頻、視頻、動畫等媒體資源素材,以“簡約而靈動,務本而執著”為原則,精心設計制作并優化組合使用。
三、課件制作對媒體素材的選取、優化與組合
1.杜絕華而不實,要突出學習主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多媒體生物課件制作需要借助一定的藝術形式來表現,但不能單純地為藝術而藝術,僅僅停留在形式上做表面文章,要知道課件的藝術美只是外殼,搭建思維橋梁和學習支架是其關鍵,訓練思維發展能力是其最終目的。設計課件時要將充實的內容與完美的外在形式有機結合,以達到既能傳授知識,又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同時還能改善教學環境的目的。課件的設計不要面面俱到、主次不分,更不要把教案或教材內容全部照搬到課件中。要下大力氣給課件“減肥”,使課件簡約而不簡單,精練而不失完整性,主次分明、詳略得當,優化與革新學習內容的呈現形式,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困難,同時兼顧美觀性與實用性。設計時要把精力聚焦到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上。聯系生活實際制訂突破方案時,對課件素材要進行合理優化,對重難點的突破方法要合情合理、具體有效,同時體現人文精神和博愛觀念,培育和發展學生健全的人格。
2.拒絕呆板單調,實現動靜結合,激發學習興趣。多媒體生物課件制作的一個最基本的出發點,就是以文字為基礎,配合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手段,從多方面刺激學生感官,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形式呆板、樣式單調的多媒體生物課件與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方式沒有什么區別,它所獲得的教學效果自然不會顯著。所以,課件的制作不但要講求取材合適,而且要做到用材得當,形式上達到活潑而不呆板,內容上做到具體而不凌亂,畫面上要做到靈動而不分散注意力,傳遞滿滿的正能量,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參與學習的熱情。
3.避免課件形式的“流水課”,借助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發展思維力和能力。在使用多媒體生物課件時,課件常被設計成順序播放,上課時只要按下一頁鍵,課件便按順序播放。這樣的課是“流水課”,多媒體生物課件綁架了老師和學生,學生只能按課件設計者預定的模式、思路、線索進行簡單的人機交互,缺少足夠的時間和機會用于深入思考與合作探究。教學過程中,老師只是想方設法將學生的思路引到電腦的既定流程上來。這樣就強化了教師的主動性和學生的被動性,削弱了教師與學生之間交流的機會,剝奪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討論的權利,與新課程標準理念相違背,對學生思維起到削減作用,不利于學生思維力的發展和合作學習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設計課件時要精心設計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環節,生生之間的互助合作、小組探究、分析討論、交流表達等關鍵環節,發揮學生的潛能,發展思維力、培養學習能力。
作者簡介:何托亮(1984.7—),男,漢族,甘肅省通渭縣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通渭縣馬營中學的教師,從事高中生物教學工作。
編輯 李沂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