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不等式左邊“1”表示一節內容或一個專題,“3”表示復習的遍數,而不等式右邊的“1/1”表示一個章節內容或一個專題內容按教學進度只講一遍。在平時的教學中,“1/3>1/"/>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摘 要:提高學習效率是教師教學工作中永恒的追求,在多年高中教學的實踐中,對于知識點密集的章節內容或專題,悟出了一種事半功倍的學習方法,即“1/3>1/1”。不等式左邊“1”表示一節內容或一個專題,“3”表示復習的遍數,而不等式右邊的“1/1”表示一個章節內容或一個專題內容按教學進度只講一遍。在平時的教學中,“1/3>1/1”效果更非凡,更顯著。
關鍵詞:“1/3>1/1”;解決問題;高頻考點
對于知識點密集的章節內容或專題,尤其在高三復習階段,可以制定三步走的策略(按6∶2∶1課時比例)。
第一步:打基礎
假如用24課時左右時間進行第一遍復習。對老師而言,教師要根據自己對高考數學的理解,精選習題,精講多練。盡可能讓學生多做,多暴露問題,不要擔心出錯,學生只有在糾正錯誤中才能更充分理解概念和公式定理,只有充分理解的知識才能完全轉化為自己的,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實踐證明,只有經過學生親身解題發現的方法和規律結論其才能理解深刻,而且不易遺忘,經過這一遍學習,學生就能掌握所學內容的60%~70%。
第二步:在改錯與糾錯中提高
在這一階段,教師根據每天作業和周清測試情況,把學生沒有理解到位的內容做一篩選,進一步提煉,歸納出學生不易掌握的混淆點、關鍵點、易錯點,挖掘出一些具有典型性、警示性、啟發性的例題作為下一步的教學內容,學生在這一階段再一次加深了對相關數學概念,基本方法,計算中數學思想的理解。總體要求如下:
1.復習章節內容時,要求根據目錄就能串起所有的知識,對學過的知識有一個總體認識,靈活掌握知識的動態組合。
2.強調計算準確無誤。多數學生題會做,算對的卻寥寥無幾,對于這一部分,有基本要求,先準確高考畢竟有時間限制。
3.通過做題深刻理解概念、定理、推論、公式的內在聯系。掌握本章內容,核心知識與核心方法,掌握章與章之間有機聯系,熟練掌握各個定理與推論的特例、推廣、變化及局限性。
4.隨時記錄易錯點,用紅筆標出錯誤的原因,如關鍵詞及隱含條件等注意事項。用不同的符號表示(標注)不同的問題,以節約時間、簡潔、明了為原則。
5.不僅做題,更要研究題。通過一個會一類,能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掌握這類題的通解方法。
6.對于反思的內容,經常翻看。以達到不僅會,而且能熟練靈活應用的程度,同時也要隨時補充新的見解,感悟及靈感,以達到對學過知識的再認識、再補充、再完善。
7.學生展示。當個別學生的典型錯誤對全班學生有警示性,要啟發全班學生進行思考和體驗;當不同學生對知識有創造性的見解時,當學生解題思路中斷,不知如何進行時……這些都需要展示,都需要老師有智慧的指點、提示、梳理、提煉甚至提升。教師盡量延遲糾正學生的錯誤,給學生在課堂上更多展示錯誤的機會,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錯誤是不可避免的,錯誤和混淆是教學真實的再現,也是一種“動態生成”的資源,布魯納說過:“學生的錯誤都是有價值的”,面對學生的錯誤和混淆,老師不要輕易否定,要進行分析和價值判斷,挖掘一些具有警示性、典型性的例題作為教學內容。讓全班學生探求、交流,討論,甚至爭論,發表各自的觀點。老師可以利用課件,有動態效果的幾何畫板,再現相關概念的形成過程,對易混淆或認識不透徹的數學概念再認識,加深對相關內容的認識與理解。這正是老師需要發揮作用的關鍵。對于思路中斷不知如何考慮問題的學生,老師多提供一些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例題,開闊學生的思路,讓其真正學會多角度考慮問題并解決問題。
因而,第二遍用的時間會大大縮短,有8課時左右時間,在這個階段,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重點輔導,同時這也是抓中等生最有效的時期(我不認為所有的學生都能學好數學),經過這次表面上的重復,學生應該掌握了本章80%左右的內容。這個過程起到鞏固基礎、加深理解、強化認識、發散思維的作用,從而使學生從總體上把握了本章內容,弄清所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將每一個零散的知識點串起來,既便于知識的儲備,又利于知識的再應用。
第三步:提升階段
再一次“回頭看”,教師根據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對涉及高考的高頻考點的例題、習題,以變式的形式讓學生再做一遍,尤其是解題策略和數學思想方法,在這方面做一整體提升,引導學生進行第三遍復習。這個過程中起到居高臨下,盡收眼底,一覽眾山小的效果。這樣學生明晰了每章的核心數學思想和方法,這樣對數學的思想方法有一個較高的認識。日本數學教育家米山國藏曾說過:“我搞了多年的數學教育,發現學生在初中、高中階段學習的數學知識……離校后不到一年,便會很快忘光了。然而,無論他們從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銘刻在頭腦中的數學精神、數學思想方法、研究方法……卻隨時的發生作用,使他們受益終身”。可見數學的思想與方法是高中數學教學最終落腳點。這一遍復習有4天時間可能就夠了,一個章節內容成一個專題,經過這三遍復習,相信學生就基本掌握了內容的90%左右。時間總共是36課時,這就是1/3的含義。
參考文獻:
[1]趙玉琴.1/3>3/1的玄機[J].教育革新,2010(10).
[2]裴光亞.高考數學復習的話題與認識[D].湖北省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2006.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