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常務副會長 刁海峰
今天,我們在美麗的哈爾濱召開教學工作委員會年會暨老年大學規范教學管理研討、培訓會,這既是對半年來教學工作的回顧,也是對未來規范教學管理工作的研討及部署。2018-2019年度,教學工作委員會貫徹落實14部委《關于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的通知》和中國老年大學協會《開展積極老齡觀主題教育活動的通知》精神,落實《2018-2022年工作規劃》和《關于開展積極老齡觀主題教育活動的推進方案》等相關要求,以國情教育為抓手,在中國老年大學協會的關心指導、教學委各位委員的辛勤努力以及各會員校的大力支持下,穩步開展各項工作。我結合當前工作,講三點意見。
一年多來,教學工作委員會從7個方面統籌推進老年大學教學體系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
為促進老年大學規范化、系統化發展,逐步實現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相結合,項目組牽頭組織開展全國老年大學教學大綱調研和推優工作。
從調研情況看,全國老年大學教學大綱建設千差萬別。據統計,現有課程體系中,趣味性、娛樂性課程仍是主力軍;知識文化性課程除美術排名第二外,多數居于中等位置;而專業性比較強的課程仍處于受眾較少階段。
教學大綱評優活動以學校為單位進行,從大綱的系統性、完整性、成熟性、地域評價以及學校實施情況等方面綜合考量,初步摸清了各學校教學大綱的現狀及教學結構。通過與各會員校交流,可以吸收優勢項目,集各家之長,補自身之短。
教材建設項目工作組通過開展教材建設情況調研,了解各地老年大學概況、教材使用及建設情況等,并對已回收調研表進行梳理、分析,為寫分報告積累調研素材及相關數據。通過召開教材建設推進調研總結會,交流開展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情況,重點交流教材編印和課件制作情況。其中,確定了3個分報告的審定工作,擬定于2019年底完成。
項目組在教學委指導下,開展“老年大學規范教學管理”專題征文活動,總結我國老年教育30多年的教學經驗,用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思維探索和謀劃老年大學建設學習型教學管理隊伍的路徑和辦法,使老年大學教學管理工作跟上快速發展的時代要求。項目組精心籌備,組織開展論文征集和教學管理隊伍培訓。從抓住一個關鍵(提高教師素質),遵循兩條原則(科學及特色),突出教師培訓、教材建設、教學研究三項重點,科學界定二、三、四課堂,規范第一課堂,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交流經驗。
為全面推動老年大學課程體系建設向規范化、精品化和品牌化方向發展。擬于今年開始結合教學研究、教材建設和教師培訓,分片區組織優質課程教學示范、觀摩交流,并已起草《關于優質課程推薦及觀摩工作的方案》(討論稿),有待教學委年會審議通過。在全國老年大學協會首批示范校中,擬創建若干個“全國老年大學教學研究與培訓基地”,計劃在2018-2019年開展老年大學教學研討和師資培訓試點工作,2020-2022年有計劃實施并推動。
部分老年大學建立健全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工作機制,把此項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明確要求,切實履行綜合協調職能,統籌推進,狠抓落實。項目工作組通過專題會議、業務培訓、宣傳引導等形式開展工作。目前,《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和積極老齡觀教育活動指導手冊》及《組織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和積極老齡觀教育活動自查表》已按協會要求修訂兩稿,待協會審批后印發。
為進一步落實《2018-2022年工作規劃》,運用互聯網等科技手段開展老年教育,為老年人創造學習條件、提供學習機會、做好學習服務,各老年大學基本建立網上報名系統,實現線上繳費,并依托信息化設備組織教學,利用微信等平臺開展教學管理工作。一年來,項目組各會員校結合本校實際,積極探索開展有自身特色的“互聯網+教學體系建設”,并取得一定進展。
各牽頭單位對前期業已結題的課題成果,進行匯編報告,幫助課題研究單位與有意向學校對接,促進成果轉化。接下來,項目組擬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組織專門力量進行推進。
2019年是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的關鍵之年。今年3月,協會在江西九江組織176所示范校和10所省級老年大學舉辦積極老齡觀教育培訓,貫徹落實14部委《關于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的通知》精神,要求參會學校全面開設積極老齡觀教育課程。各校組織嚴密、行動迅速,制定實施計劃,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編印宣傳手冊,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取得了積極成果。這些經驗主要有這樣幾條:
一是高度重視,強化責任擔當。把積極老齡觀教育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組織專家、教師制定教學內容及計劃,逐級落實到系、班。同時建立了一套活動規范。二是開設專題,培訓骨干學員。把活動內容分解,由教師針對性講解;開設專題講座,培訓骨干學員,強化教師和管理人員學習。三是納入教學,編印指導手冊。列入公共課程,安排教學,編印學習指導手冊,在專業課前講授,所有班全面鋪開,保證一定課時。四是突出重點,分步實施推進。根據實際,明確重點人群、重點內容,分步實施,保證活動質量。五是文化展示,教學與活動結合。教學和活動相結合,積極組織各類社團文體活動,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展示豐采,展示成果。六是形式多樣,開展教學活動。因時因地因人開展教學活動,注重把教育內容和學員喜歡的活動、學員學習需求相結合,用豐富多彩的形式融合國情教育內容。
要以示范校和省校為引領,不斷總結經驗、學習經驗,讓好的做法、措施為我所用。同時,要開拓創新,積極探索,大膽實踐,使活動高要求規劃,高水平發展,高成果呈現,高實效落地,把積極老齡觀教育引向深入。具體講,要抓六方面工作:
全面開設積極老齡觀課程是推進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的中心工作,要切實把積極老齡觀教育貫穿到教學之中。根據《中國老年大學協會關于落實14部委〈關于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的通知〉精神開展積極老齡觀主題教育活動的通知》要求,結合今年已經在示范校和老年大學分支機構的開展情況,擬將教育活動范圍逐步擴大到所有老年大學會員校。
目前開展的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活動缺乏統一教材,難以保證教育質量和培訓效果,按時保質出版老年大學通識教材是推進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教學的基礎,要在全國老齡辦《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知識讀本》的基礎上加快編寫適合老年大學的教材。鼓勵各校根據自身特點編寫教材。
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和積極老齡觀教學是新課題,我們要發揮自身優勢,深化理論研究、教學研究,要安排專人、組織力量,展開專題研究,力爭今年出一批成果。
要重視對活動進展、成果、典型的宣傳,充分利用校內各類宣傳資源,形成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宣傳氛圍;充分利用主流媒體、新媒體等,宣傳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取得的成果,向全社會廣泛介紹積極老齡觀教育知識,讓更多人了解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活動。
目前,老年大學普遍存在師資匱乏、資金短缺現象,可采取換位教學的方式開展積極老齡觀教學。一是推選優秀學員及工作人員當教師,就近就地解決師資問題。二是根據各個時期的教學內容,采取專業互補、統籌調劑的辦法,保證學校有足夠的師資力量。三是采取將兄弟校專業教師請進來或送本校優秀教師外出培訓的辦法,解決缺少優秀教師的問題。
今年是活動推進的關鍵之年,到明年年底還有一年半時間,根據《指導手冊》要求,抓好落地落實,就要有監督檢查。考慮以省為單位,今年下半年集中進行一次監督檢查。檢查前,各單位要開展自查。
規范有效的老年大學教學體系建設,是新形勢下確保老年教育快速健康發展和與時俱進的重要途徑。
多年來,我們比較重視知識、技能學習,教學體系初步建立,但公共課程還沒有形成規模、體系,還沒有一本可供選擇的通識教材。因此,是否考慮以公共課程為抓手,進一步完善老年大學教學體系建設?下面談三點想法:
各地老年大學要因地制宜,根據老年人的需求,開發、遴選、引進一批優質的老年教育課程,幫助老年人融入現代生活,提高生活品質,提升老年教育水平。目前,重中之重是抓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中央出臺了學習綱要,各所老年大學要抓緊落實教學計劃,組織好,學習好。
老年大學要根據老年人的學習需求和認知規律,創新教學方法。鼓勵將教學內容與各類文體活動相結合,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支持建立形式多樣的學習社團,鼓勵各類媒體及公共學習平臺開設專題頻道、專欄。鼓勵互聯網企業積極提供適合老年人學習需求的新型數字教育資源及服務。
聘請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教師和行業專家為骨干組建教師隊伍;招聘熱心老年教育、樂于為老年人服務的退休人員組成學校管理隊伍,實行聘任考核制度;選拔優秀學員擔任校、系學委會、班委會工作,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校園骨干隊伍。
老年大學工作不是大局卻影響大局,不是中心卻牽動中心。做好老年大學工作要久久為功,不斷完善公共課設置。同時,增加通識教材,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形成集公共課、專業課、特色課為一體的教學體系。
新時代的老年大學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要落實好《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 )》, 任重道遠。我們要不忘初心,努力奮斗,引導廣大學員自覺培育和踐行積極老齡觀,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做新時代有進步、有作為、有快樂的“三有”老人。實現健康老齡化,幸福老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