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夫平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方法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出來,科學教育應該滲透于各學科的教育教學之中,這既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前提。本文以小學英語學科的教學為例,對英語教學中滲透科學教育的策略進行了探討,僅供相關教育研究參考。
隨著新課改及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對小學英語學科的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老師教學的最終目的不再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大量的英語知識,而是要注重對人才的培養。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科學教育的滲透必不可少,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從小具有深入探索世界奧秘的意識與習慣,培養學生科學探索的精神和能力,為社會所需人才的順利培養奠基。下面將針對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科學教育的策略進行具體分析。
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科學教育之時,首要的任務就是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而開展趣味單詞教學活動,既能夠在學生心中播種下科學的種子,又能夠順利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比如在學習My favourite food 這節課的hamburg、milk、chicken、fruit 等單詞時,可以提出思考性的問題:我們為什么要多吃水果和蔬菜呢?現在有多少人是這么做的呢?當學生處于思考狀態之時,老師可以將“常吃的蔬菜和水果”進行展示,讓學生感知蔬菜和水果的特點,相信在問題及科學知識的展示之下,學生能非常順利地鞏固所學單詞,學習到一些新的單詞,如vitamin、health 等,當然最為關鍵的一點是會讓學生對科學產生探索的興趣及欲望。
對于課后作業方面,老師不需要再留那些機械地寫與記憶的作業,而是可以給學生預留拓展與開放性的作業,如針對“UFO”這類的縮寫單詞,讓學生以搜集資料的方式,對其進行探究,并在第二節上課之時對自己搜索的結果進行表述。如“UFO”這個縮寫單詞,學生不僅知道了它是“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的縮寫,還對其形狀、特點等進行了了解,這將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索興趣,將科學教育完美地滲透于單詞教學之中,真正為學生心中埋下科學的種子。
實踐教學環節是滲透科學教育的重要時機,小學英語老師必須意識到此點,要借助有趣的英語活動來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比如針對小學生記憶單詞時沒有恒心與毅力的情況,就可以開展科學家成功故事的演講活動,讓學生在課下去搜集與整理,抽出半節課或者一節課的時間來專門開展此演講活動,相信通過這樣的演講活動之后,學生會被科學家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感染,從而積極參與到單詞的記憶過程中,為更好地學習與發展奠基。當學生的單詞學習有了初步成效之后,還可以輔以單詞比賽,并設定專門的獎項,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取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另外,還可以基于小學生的喜好,為其播放一些英語科學兒歌、英語科學動畫等視頻,將之更完美地呈現給學生觀看,這樣的整個學習活動中,學生內化的不僅是所學的語言知識,還能夠讓小學生掌握更為豐富的科學知識,并能順利培養小學生不畏艱難的科學意志品質,在這些精神養料的不斷滋養之下,學生必會得以更為科學的發展。
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科學教育的過程中,除了需要做好激發學生科學興趣及培養科學意識之外,還需要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思想。具體而言,需要從分析與解決問題方面來引導學生樹立科學思想。為此,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將My favourite food 這節課的飲食習慣和英語國家的飲食結合起來,開展文化差異教學活動,這樣學生就可以有效了解差異。之后要輔以具有中英文化差異的角色扮演活動,由學生在具體語境中觀察、分析與應對,整個交際過程中,學生既可以掌握英語思維方法,還可以在學習中更好地認識與掌握科學,順利達成幫助學生樹立科學思想的教育教學目的。
培養小學生科學態度的過程中,老師需要明確科學態度包含的內容,如好奇心、尊重實證、批判性思維、靈活性等。為此,在小學英語滲透科學教育的過程中,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液體的熱脹冷縮”實驗演示視頻,讓學生在觀看此實驗過程中真正地明白,只有認真、細致、嚴謹、實事求是地去學習,才能夠確保實驗的結果不存在誤差,才能夠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而在此種科學態度的培養過程中,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就會以科學態度應對,這勢必能夠取得越來越理想的英語教學效果,并順利地達成滲透科學教育的教學目的。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科學教育極為重要,不僅能幫助學生更為深入地理解與掌握英語知識,還能趁機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興趣、科學意識、科學思想及科學態度,能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及素養的更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