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霞

【摘 要】 目的:分析消化內鏡應用中實施PDCA護理對風險控制的作用。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消化內鏡檢查的180例患者,按照就診時分組,將2017年1月~2017年12月就診的90例患者做為對照組,將2018年1月~2018年12月就診的90例患者做為研究組。分別實施常規護理和PDCA護理,對比兩組檢查過程不良事件發情況。結果:研究組病患檢查全程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對護理服務與對照組相比有更高的滿意度,兩組數據相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消化內鏡應用PDCA護理能夠提高護理質量,對檢查過程風險因素進行有效控制,保障操作安全性和患者的滿意度。
【關鍵詞】 消化內鏡;PDCA護理;風險控制;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8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167-01
消化內鏡在臨床應用廣泛,且隨著各類消化疾病患者的增長,應用率明顯增長,這也為相關的護理工作帶來了更嚴峻的挑戰,幫助患者減少不良因素影響,提高診治效率和檢查安全性,是護理人員的主要責任[1]。本文分析了消化內鏡應用中實施PDCA護理對風險控制的作用,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此次研究選取在我院接受消化內鏡檢查的180例患者,來院就診時間是2017年1月~2018年12月。按照就診時分組,將2017年1月~2017年12月就診的90例患者做為對照組,將2018年1月~2018年12月就診的90例患者做為研究組。對照組中有男性50例,女性40例;年齡20~70歲,平均年齡(47.43±5.13)歲。研究組中有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齡22~70歲,平均年齡(48.13±5.25)歲。比較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因消化系統疾病來院就診,在治療過程需要消化內鏡參與診治。對照組治療期間,我科開展常規護理,包括向患者講述內鏡檢查過程,指出各項指標的意義,遵醫囑實施各項操作,在檢查后予以針對性指導等。
研究組治療期間,針對消化內鏡檢查全程的不良狀況和風險因素,實施PDCA護理,
1.2.1 探討風險 調查消化內鏡全程存在的風險因素以及不同年齡、不同病情患者接受治療期間常見的不良事件,發現需要改進的環節和不足,包括:消化系統疾病患者數量與日劇增,相應的護理人員的自身素質需要同步提高,以適應患者越來越高的需求,同時需要更合理的工作安排,保障護理服務的有效性、全面性[2]。面對病情復雜、嚴重或是高齡患者,怎樣進行高效的評估和觀察,保障后續工作高效開展。大多患者對內鏡檢查的認知并不準確,也有患者心理狀況并不理想,會對操作效率造成不良影響[3]。
1.2.2 分析對策 針對上述風險因素,動員科室護理人員共同參與,結合此方面文獻和實際情況以頭腦風暴的形式分析對策,制定改進重點,在經過充分論證后高效開展。
1.2.3 高效執行 ①落實科室人員的培訓,強化護理人員消化系統疾病護理知識,強化消化內鏡操作護理技能,熟練掌握相關的施護技巧。針對檢查過程常見不良事件,制定風險預案。②完成患者各項資料的收集,找出不利于檢查的因素,將之知會與患者和家屬,指出患者如何應對,取得患者的積極配合。③在檢查前,進行全面的宣教,將內鏡檢查過程詳細說明,指出可能發生的不適,強調檢查安全性,指導患者進行充分準備;在施行各項操作時,向患者解釋清除,指導其高效配合。加強心理護理,在檢查前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了解患者有心緒變化發生的原因,采用合適的干預手段,幫助患者保持以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檢查。④加強環境建設,按照相應的功能對檢查過程應用到的器械進行劃分,定時對相關器械、物品進行消毒處理,在患者進行檢查前,護理人員要根據實際情況準備合適的內鏡,同時在應用完畢后進行高效的消毒與存放工作。加強藥品管理工作,對相關藥品進行合理的分類,并進行嚴格的管理,最大程度減少不必要的風險。
1.2.4 檢查和持續改進,PDCA小組定期對護理工作的落實情況進行督導與檢查,評價實施效果,分析仍然存在的問題,了解多方面的反饋,同時將此列為下一輪的改進方案,進行持續改進。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接受內鏡檢查全程不良事件發生情況;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4 統計學處理
本文所得數據資料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檢查全程不良時間發生情況
研究組病患檢查全程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相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研究組患者對護理服務與對照組相比有更高的滿意度,兩組數據相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近年來內鏡技術的成熟與相關設備的完善,消化內鏡的適用指征更加廣泛,安全性有隨之顯著提升[4]。但不容忽視的是,在內鏡檢查過程,患者機體仍獲受到一定程度影響,也可能因為患者認知缺乏、心理狀況不穩定導致配合度下降,并影響診治效率。面對消化內鏡應用過程的風險,就需要護理人員充分的掌握、及時的發現,并且積極的應對[5]。
PDCA循環在多種行業認可度很高,模式被認為是對工作質量進行科學管理、有效改進的程序。將PDCA循環用于臨床護理工作,能夠從多方面著手發現護理工作的不足和注意事項,探討有針對性的對策并高效實施,同時在實施過程進行總結,發現仍然存有的疏漏,進行持續改進。
本文結果提示,研究組病患檢查全程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對護理服務與對照組相比有更高的滿意度,兩組數據相比有統計學差異,P<0.05。充分證明,消化內鏡應用PDCA護理能夠提高護理質量,對檢查過程風險因素進行有效控制,保障操作安全性和患者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李艷萍.PDCA模式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的應用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25):105-106.
[2] 譚慶紅.PDCA循環模式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16):2283-2286.
[3] 陳素欣,劉小麗,甘婉兒.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PDCA循環模式應用價值分析[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4):572-573.
[4] 周麗華,蔣蓉,鄧瓊,張仁翼.PDCA循環模式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3):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