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鳳
有一首歌我非常喜歡,其中幾句歌詞是這樣的:
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
那支粉筆,畫出的是彩虹,灑下的是淚滴;
那塊黑板,寫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那個講臺,舉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
這首誕生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歌曲一直在我的心中吟唱著,歌曲中的“你”就是我、以及像我一樣屹立在三尺講臺的人——光榮的人民教師。
的確,我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熱愛我的教師職業;我還是一名光榮的黨員,我無比忠于黨的教育事業。
我任職于黑龍江省鶴崗市逸夫小學,主教品德學科。經常有親戚、朋友問我,為什么不擔任班主任工作,當班主任是多么地榮耀,多么地神氣啊!我也曾經想過,如果不當班主任,一輩子的教育生涯,最后連真正屬于自己的學生都沒有,似乎真的是一件遺憾的事情。可是,很快我就思悟到,如果我是班主任,六年的一個循環中,我才能擁有五、六十個屬于我的學生;然而,我做科任教師就不一樣了,每一個學期中,在我們這樣一個擁有一千多名在校生的學校里,我至少能教到八百名的學生——能有八百人受益于我,難道還不是一件令人歡喜的事情嗎?于是,我就一直開開心心地做著科任教師,歡歡喜喜地教著品德學科。
是的,我是一名科任教師,我是一名教品德的科任教師。我把自己熱愛教育事業的情意和對小孩子期待祝福的情懷無私地傾灑在三尺講臺;我聚點滴小愛,塑造了一位樸實平凡、卻也高大的教師形象。多年以來,對學生點滴的小愛,已匯聚了一個美麗的光環,它照耀著我的教師形象更加燦爛,更加明亮;我對學生每一點滴的小愛都仿佛是一粒晶瑩的珍珠,我精心地將它們珍藏,并不斷地繼續著我這份愛的收藏。
還記得幾年前,一個三年級的男生,他很淘氣,上課的時候總是東搖西晃,坐不穩那張板凳。我通過細心地觀察,發現他是一個很逆反的孩子,就決定對他進行“軟攻擊”。他在偶爾的穩坐時,目光炯炯有神地看著黑板,儼然一副很用心的樣子。于是,我就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兒對他說:“看他堅毅的目光里,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以后我們就叫他‘堅毅的目光吧”。他聽了很高興。我分明感到他暗暗地給自己鼓了鼓勁兒。從那以后,我一見到他、或者提問他,都會叫他的昵稱“堅毅的目光”,他每次都會流露出自豪的神情。最讓人開心的是,他能坐穩板凳兒了,也能用心學習了。后來,他上了中學,我也聽說,他一直學習很用心,我為他高興,同時,更為自己實施的愛的“小計”而欣喜和欣慰。
還有一位小女生,很靦腆,很內向,少言少語的。我就想辦法鼓勵她大方起來,開朗起來。我看她戴著一副眼鏡,文文靜靜地,儼然一個文氣十足的博士,于是,我就在課堂提問的時候說,請我們班的“小博士”來回答這個問題吧。她當時驚喜不已,站起來精彩地回答了問題。從那以后,我每次提問她,或者見到她,都會親切地叫她“小博士”,每當這時,她總會對我報以靦腆而美麗的微笑。有一天,我又去她們班上課,她欣喜地走到我面前,對我說:“我跟我媽媽說,品德老師管我叫小博士,我媽媽可高興了,她讓我好好學習,長大真能成博士!”她說這話的時候,目光中流露出自信幸福的光芒。我那點滴的小愛,像清泉般潤澤著她肥沃的心田,我相信她這棵小苗會努力向上,長成參天大樹的。
作為一名黨員,多年來,我從事黨的教育工作一直兢兢業業,不但贏得了學生的愛戴,也得到了領導和家長的好評。
有一件事讓我想起來,自己都想竊笑。那是一個秋日的晚飯后,孩子還想吃點肉串兒,我和他爸爸就領著他到家附近的一個烤串兒店去了。剛坐下不久,就聽到隔室傳來了很大的交談聲。他們嘮著嘮著,我忽然聽到了夸獎我的內容。只聽見其中一個男人的聲音說:我兒子傳琳很不錯,學習也很用功,他的品德老師在孩子的品德本兒上的評語都說孩子穩重、上進,愛思考,懂禮貌等等,一個科任老師對學生都這樣用心……我知道了,說話的人就是三年二班張傳琳的爸爸,而我也記得我給他兒子品德本上的批語,我寫了很長的一段話,給予了傳琳恰當的表揚和鼓勵,他的家長就如此看重。可見,我們的任何腳踏實地真誠的付出,都是有意義的。其實,還有一些家長,在路上偶爾遇見的時候,對我說了和傳琳爸爸類似的話,并且對我由衷地表達了謝意。但是,像那一日,在一個小店里無意間聽來的表揚,卻讓我更加興奮,那份付出愛心的幸福感更加強烈了。我知道,還有更多的家長,在聽到自己孩子匯報我的關愛后,都會說出贊揚的話語,只不過,我不可能都聽到、都知道。但是,我知道家長對我的科任教學能滿意,這已經足以令我歡喜不已了。
做為一位科任教師,一位教品德的科任教師,我一樣享受著學生的愛戴,家長的感謝,我對學生愛的付出、對教育事業愛的奉獻,換來的是滿心的甜蜜,滿眼的鮮花。我的教師形象將永遠在“聚點滴小愛”中高大著、美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