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是我國各類高校關心的熱點,在新時代背景下,互聯網深入學生生活學習方方面面,職業教育進一步深入發展,高職院校學生就業觀念和職業理想也在發生變化。本文以財經類專業大學生職業認知出發,探討大學生職業就業觀的形成因素,并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有益的職業就業觀。
關鍵詞: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觀;探究
1.大學生職業就業觀現狀——以樂山職業技術學院財經管理系為例
1.1 財經類大學生的職業認知。在學院教學培養下,高職院校學生對自身的專業認知和專業學習基礎上,其職業就業觀總體上偏向保守,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當然,他們受到自己成長過程多方面影響,家庭環境、社會認可、學院培養三方面都制約著大學生能否有效參與社會實踐和創新創業。總之,高職院校財經類大學生對待就業發展和就業現狀總體上比較消極,無法準確地認識自己的不足,無法正確面對同行競爭的壓力和實力的差距,主觀期望值較高和就業現狀不滿形成的矛盾是就業職業認知中的主要矛問題。
1.2 財經類大學生職業就業觀的差異。財務管理、會計等專業在高職院校就業競爭中面臨的核心問題是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市場和企業看重員工的工作經歷,不愿意花太多時間在應屆畢業生的培訓上。與護理類專業相比較,護理類有成熟的系統的實習生轉護士的流程;跟旅游類專業比較起來,導游也更注重職業人的年輕優勢,而這些是財經類大學不具備的優勢。同時,財務管理和會計電算化學生對專業對口更加注重,從第一門課的學習到專業資格證書的考試,都是帶有很強的專業屬性的,不同于工商管理和物流管理類專業,選擇性偏大,既可以向會計師和財務人員這個職業發展,也可以進入公司走行政或人事管理的職業通道。
2.財經類大學生職業就業觀的形成因素分析
2.1以社會環境為主體的外部環境影響。人的思想形成根本原因在于自身,卻不能忽略外部環境的影響,尤其是社會大環境。一個社會擁有什么樣的價值認同,那么整個社會成員的價值觀就會有什么樣的特點。社會成員對青年大學生的認知、對財經管理類職業大學生的態度都會影響到學生的職業觀念和就業觀念。當今時代,至少要按照三十年的時間節點來觀察社會環境,才能有效地看清外部條件和影響因子,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普遍使用,傳播能力更強,傳播深度更廣,對于高職院校青年大學生而言,直接影響到他們價值觀、職業觀的形成。整個社會都在營造一個不利于職業大學生發展和就業的現象,就會反射到青年的就業和擇業心態中。目前我國的社會環境,看重高學歷、看重真水平,對整個職業教育不夠重視,職業大學生進入社會也達不到企業和行業要求的素質與水平,這是外部環境對大學生帶來的壓力。
2.2以家庭環境為主體的內部因素影響。我國青年群體在中等教育階段接受的教育普遍傾向于名牌高校和接受本科教育,一旦進入高職院校后,大部分家庭在觀念上已經形成自身的不良心態,這種內部家庭心理對高職院校每位青年大學生的影響而言是非常消極的。家庭環境和父母思維對青年學子的學習發展與職業認知產生不科學不理性的影響,他們的生活水平、就業現狀、文化程度、思維方式會在家庭教育的點滴中潛移默化地作用于青年學生,他們會用自己對社會的認知,自己對職業的認知,自己的價值觀念去評價自己的孩子和影響孩子的選擇,從小到大,從生活到學習都是如此,從生活習慣、學習過程一直到就業擇業已經形成一個慣性。家庭環境中,經濟因素也至關重要,往往經濟條件優越的家庭會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利,會給孩子更多的空間去奮斗,經濟條件較差和生活壓力較大的家庭則將這種境遇轉移到對孩子的成長成才和就業選擇上,帶來負面影響。
3.引導財經類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就業觀
3.1 以實際就業來引導大學生轉變職業就業認知。幫助大學生專業傳統就業認知,樹立全新的適應時代特點和時代變化的職業就業觀,要以實際就業情況作為根本辦法。從實際就業來說,包括學生就業能力、學生就業環境、學生就業穩定性、學生就業發展等四個主要方面,學生就業能力是指學生在校內專業學習掌握的抓也技能和人文綜合素養,對適應時代變化的就業水平;學生就業環境是指應屆畢業生在結束實習期以后能在一個什么樣的城市、什么樣的公司開始職業生涯,就業環境太差就會給學生職業認知和專業認可帶來誤區;學生就業穩定性是指學生具備較高的就業能力條件下,能適應市場變化和市場要求,能用自己專業知識在就業中相對穩定地成長和發展,而不是朝秦暮楚,心不在焉;學生就業發展是指學生對就業有理想追求,至少在一到三年內能看到或實現明顯的成長,而非原地踏步。
3.2 以增強大學生自身實力來提升職業就業能力。對于青年大學生的成長成才來講,內部原因才是根本原因,即自身綜合素養不高,專業技能不熟練,資格證書不到手,是制約大學生職業選擇的重要內容。因此,需要重視和抓住這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生要有對人文修養和自我素養的正確認識,通過在校期間人文學科課程的學習,全面提升自己的職業修養和專業氣質,每一年度都應該有比較顯著的提升和成長,以更好地適應激烈競爭的職業環境。二是專業技術技能并不突出。會計畢業生拿不到會計師職業執照,也無法進入公司立即開展會計工作,這是企業招聘對青年大學生要求最根本的地方。三是缺乏有效自我證明,缺乏工作經歷和經驗。高職院校學生與普通本科院校學生比較起來的一個巨大劣勢就是成績較差,可以考取和實際考取的證書較少,缺乏自我證明能力,也沒有足夠是社會經驗,需要市場檢驗。
作者簡介:鄧加強(1987-)男,四川樂山人,男,法學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單位:樂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