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完善學生管理制度是完善制度體系的重要方面。從學生管理制度的內涵入手,提出學生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進而研究高校完善學生管理制度途徑,希望對相關領域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高校;學生管理制度;依法治校;體系
依法治校離不開在大學章程指導下的制度體系建設,而高校學生管理制度更是高校完善制度體系的重要內容。目前,各高校學生管理體系建設程度各有不同,有的尚不完備,有的內容單一,需要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進行深入研究。
一、什么是學生管理制度
很多教育者和學者曾對學生管理制度做出過定義。筆者認為,學生管理制度就是高校按照上級文件要求,結合學校辦學實際而為保障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維護良好秩序而制定涉及到學生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的制度體系的總和,包括具體的各種規定、規范、準則、條例、制度、辦法等。學生管理制度是學校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依法治校的重要保障。
二、學生管理制度的作用
(一)維護校園的和諧穩定
高校學生管理制度在保障學生合法權益的基礎上,使校園內與學生相關的各項工作內容納入法治化管理框架。學生是高校辦學的主體,通過制度約束學生上課秩序、寢室秩序、生活秩序、考試秩序、活動秩序,來規范學生行為,有效遏制突發性惡性事件的發生。特別是高校中還有一些潛在問題學生,他的行為可能對學生群體造成不良的影響,如果單純靠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很難發揮有效的作用,會給校園的穩定和諧帶來很大的隱患,因此,完善科學的制度體系對維護校園和諧穩定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
學生管理制度的確定在很大程度上是為學生服務的,更是保障學生合法權益的,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在學習、生活、就業、情感、道德等各方面的有序發展,制度制定的目的在于為學生在校生或學習提供更好的服務于保障。例如學生獎助學金、學生轉專業、轉學、勤工助學、申訴、優秀畢業生遴選、學生代表大會制度、導師制度等等,都是營造良好風氣,保障學生權益的體現。同時,制度還可以促進服務的改進,將涉及人員全部納入進制度的框架,在制度的約束下,能夠更好的為學生服務,這也是提高管理育人質量的要求。
(三)協調學生管理工作關系
有序的制度可以使事情辦起來更加順暢。高校也是一個小“社會”,這里涉及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學生與班集體等各種關系,也同樣需要制度來約束和規范。對于一些具體的學生管理工作,明確的制度使辦事部門和責任人不能夠相互推諉,提高了工作效率;通過明確的規定減少了辦事時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這也是規范管理的體現。
(四)有助于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制度的功能在于約束。高校學生管理還可以通過制度規范引領學生的行為,在制度的約束下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學生在制度的保障下,能夠端正學習態度,形成遵紀守法的意識,規范了自身行為,這些本身對于學生成長來說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學生。通過制度的約束,學生能夠及時改正缺點,在制度的引導下,在教師的幫助下認識到自身存在問題,在違紀中吸取教訓,避免更嚴重錯誤發生,將危機事件解決在萌芽階段。
三、高校完善學生管理制度途徑
(一)提高工作重視程度
高校要認識到學生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學校領導要頂層設計此項工作,按照國家教育方針,從依法治校的角度,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學生管理實際需要的制度。同時,根據教育部2016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的要求,及時修訂不符合實際工作的學生管理制度,并將修改后的制度報學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并組織學生學習、踐行。
(二)充分結合學生的意見與建議
學生是高校的主體。高校學生管理制度的制定離不開學生的參與,因此,要充分征求學生對于制度的意見與建議,充分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首先,在制度制定時,要進行充分的調研,特別是要聽取學生的意見,可以采取調查問卷的形式,座談會的形式等,在學生意見的基礎上研究出出滿足學生需要又符合學校發展實際的制度,落腳點在實效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在制度完成后,要經學生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印發后組織學生進行學習遵守;最后,要暢通學生管理制度的反饋渠道,可以利用校長信箱、書記信箱、校領導開放日等途徑讓學生反饋意見,鼓勵學生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參與到學校管理中。
(三)要制定內容完備的學生管理制度體系
學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內容要完備,涵蓋學生管理工作的各方各面,包括學生行為規范方面、學生就業方面、學生獎助學金方面、學生轉專業、退休休學方面、學籍管理方面、考試管理方面、課外活動方面、班級管理方面等等,通過全面的制度體系建設將學生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納入規范之中,保障好校園、財產和個人人身和信息等方面的安全,提高學生執行制度的自覺性。
(四)加強制度印發后的學習和培訓
要幫助學生形成敬畏制度的意識。敬畏制度首先要加強學習,因此,制度印發后是針對學生的,輔導員老師要充分發揮作用,利用新生教育、主題班會、專題教育學習等途徑,讓學生學習制度、敬畏制度、了解制度,進而執行制度,形成班集體良好的執行制度氛圍,讓學生將制度規范自覺轉化為自身行為,從而提高制度的執行力。
(五)學生管理制度制定要堅持原則
學生管理制度制定時要堅持導向性、科學性、系統性、可操作性等原則,通過正式的顯性制度和非正式的隱性制度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形成依法治校的校園氛圍,成為規范學生言行的行為準則。
參考文獻:
[1]朱嫻,董立昆.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悖論”探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 (7).
[2]潘俊宇,戴榮四.關于高校獎學金評定工作的幾點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08 (3).
[3]梁爽.論高校學生紀律處分接觸制度的構建[J].北京教育·高教,2008 (3).
[4]李華.淺談高校獎學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 (6).
作者簡介:張忠,工作于盤錦職業技術學院財經分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