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摘要] 急救儀器的主要使用群體是護士,由于多起醫療儀器不良事故的發展,導致很多護士在使用急救儀器的過程中存在著壓力感。因此,醫院需要對護士進行相關的培訓,并且做好急救儀器的使用管理工作,提高用戶對儀器管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該文論述護士使用急救儀器的安全管理現狀調查分析及對策,對急救儀器的安全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 護士;急救儀器;安全管理;研究對策
[中圖分類號] R4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4(a)-0045-02
近年來,護士在急救儀器使用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不斷增強,同時醫院對急救儀器的管理比較薄弱,導致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經常發展。因此,保證護士能夠安全的使用急救儀器,能夠不斷提升醫院的服務質量,降低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1? 急救儀器與安全管理概述
1.1? 急救儀器概述
急救儀器主要是為重癥監護室配備的儀器,并且由護士來進行操作。醫院常見的急救儀器包括麻醉劑、吸引器、冰毯機、腸內營養輸注泵、微量注射泵、輸液泵、血氣電解質分析儀、心電圖機、除顫儀、持續性血液凈化儀、呼吸機等。
1.2? 安全管理概述
安全管理是為了保證安全生產,從而視同和組織財力、物力以及人力等物質資源的過程。安全管理能夠利用控制、協調、指揮、組織、計劃等管理方式,從而控制好來自物質的、機械的、自然界的不安全因素以及人的安全行為,防止出現安全事故,保證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對于急救儀器的安全管理工作,危險因素不僅會傷害護士,還會傷害患者。因此,做好醫院急救儀器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項至關重要的內容。以往的實踐已經證明,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職業傷害以及患者傷害的出現。通過研究急救儀器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夠及時發現醫院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隱患,進而更好地保證護士和患者的安全[1]。
2? 護士使用急救儀器的安全管理現狀調查
2.1? 護士對新儀器引進的參與程度較低
護士一般都在穩定的環境中開展工作,當引進新儀器之后會打破這種平衡,進而導致有些護士積極接受,而有些護士消極阻礙。因此,醫院需要讓護士清楚引進新儀器的意義,保證護士在后續的工作中能夠積極面對問題。新技術實施的過程中,護士一般都會經歷拒絕、改變、接受等階段。因此如果醫院能夠早點采取相關的策略,那么就能夠保證護士更好地接受新技術。但是根據相關的調查表面,大部分醫院都只向護士進行簡單的解釋,還有一些根本沒有進行解釋。如果管理人員沒有讓護士參與到新儀器引進工作中,那么護士對新儀器的接受程度就比較低[2]。
2.2? 急救儀器的操作流程不規范
很多醫院都沒有對急救儀器的使用進行規范化管理,導致護士在操作的過程中存在著隨意性,很多護士的護理操作流程都有很大問題,護士在臨床操作的過程中經常忽視患者以及家屬的反應。急救儀器的操作流程評價標準過于教條化,不利于護士發揮創造性和主動性思維。根據相關調查,很多護士都能夠熟練的操作營養泵、吸引器、微量泵、心電監測儀、輸液泵等,卻無法熟練操作持續性血液凈化儀以及麻醉劑。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包括使用頻率、護士對操作流程的認可程度。如果護士無法熟練的操作急救儀器,那么會導致儀器損失,或者發生不良事件。
2.3? 沒有做好急救儀器的維護工作
除顫儀、持續性血液凈化儀、麻醉劑、呼吸機等高風險急救儀器,需要做好定期的維護與檢修工作,從而保證搶救工作具有較高的成功率。這些高風險急救儀器,是搶救患者的重要工具,因此需要保證其能夠正確使用,并且功能完好。目前,很多醫院的急救設備在維修之后依然質量較差,對臨床使用造成很大的威脅。一些設備雖然能夠正常工作,但是易耗品的供應、配套設施齊全、電源完好、功能鍵穩定性等情況都比較差。這些都是影響急救儀器安全使用的重要保障,如果不能安全使用,那么勢必會導致出現不良事故。造成急救設備維修監督機制不健全、維修質量評價較低的主要原因還有我國缺乏醫療機械維修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規范標準。
2.4? 沒有做好急救儀器使用的記錄工作
護理工作中,使用記錄是一項重要的法律憑證,同時還是分析患者病情變化的重要依據,是保證患者和護士的主要工具。根據我國相關規范標準的要求,醫院在使用醫療器械的過程中,需要保證使用記錄的真實完整。很多護士在工作過程中,記錄比較多的工作時的儀器參數,然后依次是儀器運轉情況、使用時間、報警情況、使用人員以及設定上下限。除此之外,良好的交接班制度能夠保證臨床護理工作的連續性以及整體性,能夠很好地預防不良事故的發生。提高交接班質量,完善交接班內容,規范交接班制度是保證護理安全的重要內容。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很多醫院存在著交接班制度不完善的情況[3]。
3? 護士使用急救儀器的安全管理的對策
3.1? 完善急救儀器的安全管理制度
護士能夠安全操作急救儀器的依據就是操作標準,如果操作標準足夠科學合理,那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安全管理的效果。如果相關的操作標準不完善,那么就無法指導護士的工作,并且還會降低護士工作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對護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造成很大的影響。制定急救儀器操作標準的過程中,需要建立指導性、原則性的條目,但是也不能夠太詳細。相關數據顯示,根據操作標準對護士進行培訓之后,很多護士都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操作,缺乏一定的靈活性,也無法根據實際情況來滿足患者的要求,這不符合護理工作以人為本的原則。制定急救儀器操作標準的過程中,應該征求護士的意見,從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一起操作流程。當制定好儀器操作流程之后,需要正確地看待急救儀器的使用,能夠從安全的角度出發,使用系統的思維以及審慎的態度來不斷對規范流程進行改進。
3.2? 加強對護士的培訓工作
研發最新的醫療儀器,能夠保證臨床安全、降低醫療差錯并且減輕護士的工作負擔。通過對護士進行新儀器的使用培訓,能夠保證正確安全地使用急救儀器。護士經過相關的培訓之后,能夠獨立并且正確地處理應急事件。根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很多護理專業在涉及醫療器械培訓的課程中,僅僅有血壓計、導尿管、輸液管、超聲波霧化儀等設備。這就導致很多護士都不了解醫療器械的原理,從而出現操作失誤或者不規范的情況。因此,護理專業需要加設理工科相關的課程,并且讓學生學習除顫儀、呼吸機等急救儀器的使用學習。要從在校階段就像護士灌輸醫療儀器的安全使用意識,不斷提升護士的操作培訓以及急救儀器相關知識,從而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概率。對于在職護士培訓的過程中,要選擇多種不同的培訓方式,包括儀器廠商培訓、院內業務學習、崗前培訓等。使用不同的培訓方式,能夠提升護士學習的積極性以及滿意度,進而保證培訓的效果。但是在培訓的過程中,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復培訓,并且遵循輪換培訓、分期培訓的原則,要選擇臨床帶教、課堂教授、多媒體培訓等不同的手段。護士在學習完成之后,還需要做好學習評價考核工作,從而提升護士對急救儀器的操作水平[4]。
3.3? 規范急救儀器的使用管理
急救儀器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將其集中放置,并且在使用完畢之后要及時歸還。需要盡量增加急救儀器各種管道和線路的長度,保證其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會影響到患者。不能將飲料、水杯等液體物質放置在急救儀器周圍。需要注意病房的濕度、溫度以及光照,為患者以及護士營造一個良好的空間。護士在使用急救儀器的過程中,需要佩戴好合適的防護用戶,并且向患者進行充分的解釋。醫院還需要明確急救儀器檢查的執行時間、執行人員,保證儀器設備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檢查。如果護士在使用急救儀器的過程中,發現其存在異常情況,需要及時上報相關部門,從而保證患者的安全。如果護士能夠確定急救儀器存在故障,那么堅決不能使用。各科室應該建立完善的溝通機制,保證其具有較好的可行性。還需要建立完善的維修制度以及維修負責人,當護士面對待修儀器的時候,能夠有明確的制度做支撐。
4? 結語
通過對護士使用急救儀器的安全管理現狀進行分析,能夠及時發現急救儀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的相關對策,能夠極大地提升護士使用急救儀器的操作水平,從而降低不良事故的發生,保證患者和護士的安全。除此之外,各醫院還需要重視醫療器械的安全管理工作,促進醫院各項工作的安全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 方銀娟.ICU護士使用急救儀器的現狀分析與建議[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9-50.
[2]? 陸群峰,仇園曌,范玲燕.兒科ICU護士急救設備掌握現狀及培訓需求調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22):22-25.
[3]? 盧偉,秦薇,張育紅.護理人員急救儀器學習現狀的質性研究[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8,4(2):98-101.
[4]? 王姚娜,潘海燕,袁惠萍,等.海島醫院高年資護士職業現狀和職業規劃調查及管理對策研究[J].現代實用醫學,2016, 28(9):1248-1249.
[5]? 陳錦霞,黃秀娜.急診科急救儀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醫藥前沿,2016,6(27):370-371.
(收稿日期: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