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珍玲
[摘要] 自我國相關護士管理辦法頒布以后,我國的護理管理更為規范、法制化,逐漸和國際相關護理行業規范接軌。同時新管理辦法的提出對醫院護士也有了更高要求,從教學方法、內容等方面都做出了優化和改進。該文在分析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對婦產科護理學教學模式影響的基礎上,從教學模式轉變和優化途徑等方面進行了分析,以供相關人士交流和參考。
[關鍵詞] 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婦產科護理學;教學模式;優化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4(a)-0146-02
對我國護理人員來說,若想成為一名真正的護士,必須參加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取得資格證書。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從臨床實踐出發,以該考試為中心,對教學模式、方法和內容進行優化,幫助其順利通過考試。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以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為中心對現存婦產科護理學教學模式進行優化,使其更符合護士資格考試的要求,進而達到推廣借鑒作用。據此,文章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研究。
1? 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進展與分析
1.1? 考試形式方面
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已經成為護理人員上崗的必經通道。國家衛生部門從1995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舉行護士執業考試,在2011年將其正式改名為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自從該考試實施以來,有關該類考試的形式一直在發生變化,2011年國家衛生部對該考試的內容做了調整,將4個科目調整為實踐能力和專業實務兩個科目,調整后的考試內容更注重測試學生運用專業技能和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體現了我國護理教學理念的變化,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臨床操作能力[1-2]。2017年為了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變化,提高學生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采用了人機對話的考試方式,主觀題不再考察。該方法的實施進一步規范了考試的命題原則和命題范圍,方式更為全面、科學和規范。
1.2? 考試大綱及內容方面
通過分析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題目及大綱,考試課程的教學計劃、目標也做了相應的修改,為了使其與該行業的發展相適應,內容由原來不同章節的單獨學習變為整體性的系統學習,基礎知識與相關技能的內容能為緊密,設置更為細致,編排更為系統。新資格考試大綱將獨立的學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和護理學基礎等內容整合為十二章節,包括基礎護理知識、技能;循環系統病人護理、妊娠、分娩和產褥期病人護理等等,突破了傳統學科界限,對病癥的學習更為系統,學科、知識、技能由單一向整體方向轉變。同時還增加了《人際溝通》《護理倫理》《法律法規與護理倫理》等幾門課程,考核學生的法律知識、職業素養和道德修養等核心素養能力。在考試中側重考察學生運用專業技能和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比如考題:“妊娠合并心臟病如何選擇藥物”“子宮破裂的治療護理措施”等等,考生應該考慮病人的特殊身份是妊娠期孕婦,同時考慮內、外科等疾病的護理措施,結合兩名學科知識方可選擇準確答案。而臨床實踐中合并癥患者較多,綜合學科知識運用能力,對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1]。
1.3? 考試題型方面
從試題的變化方面分析,打破了原來內容簡單、單一選擇題的單純題型,有關臨床病例的分析題型、合并癥患者題型比例曾多。這些題型的設計旨在考察學生合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踐問題的綜合能力。從2015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內容方面來看,婦產科護理學知識所占比重為15.9%,該科和病例有關試題在其中所占比重為89.5%,病例分析題所占比重為57.9%,從中可以看出,有關概念類題型的數量明顯減少,不同題型對應不同的臨床實際問題,從中可以考察學生收集資料,分析問題和采取決策、判斷思維能力[3-4]。
2? 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對婦產科護理學教學模式的影響
2.1? 對課程設計和教學重點的影響
根據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的要求和變化,在課程設計中應將有關考試內容作為學習的重點,對婦產科護理學的傳統教學內容進行相應調整,由原來不同章節的單獨學習變為整體性系統性的學習,對教材相關的內容也做了進一步的調整,使基礎知識與相關技能知識有機結合,凸顯實踐性更強,更為完整[1],更適應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內容的要求。
2.2? 對教學模式的影響
近些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中涉及的實踐類操作題型越來越多,試卷中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該類題型著重考察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和臨床實踐分析的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將教學重點放在學生臨床實踐能力方面,通過情景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等教學方式,對教學模式加以創新和優化,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應對該資格考試,從而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和操作能力。
2.3? 對教師的能力要求更高
教學大綱和考試內容的變化對婦產科護理老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老師的組織能力、引導等綜合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打破學科的限制,提高學生的臨床綜合實踐能力,在面對復雜病癥時,要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對其加以判斷分析;如在指導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護理時應選用何種藥物、如何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除了要了解產婦病情和身體狀況外,還應考慮到內科疾病,只有結合這兩門學科知識的基礎上才能給出正確的回答,所以在平時教學、考試中應將該類題型設計在其中,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踐問題的綜合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
3? 對婦產科護理教學模式的優化途徑
3.1? 認真收集相關資料
教師應通過多種渠道收集歷年來的考試真題,認真研究考試大綱和方向,根據教學大綱調整教學計劃和進度,統一每個章節的重點教學內容,認真對待備課過程,減少教學內容的遺漏和重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多借助多媒體、微課、仿真模型等手段實現內容的再加工,根據不同階層學生的特點、理解能力,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更好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在復習階段可采用分階段教學法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系統全面的復習,強化練習和考試,在此基礎上查找學生存在的不足,對其加以補充,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加以鞏固,實現強化學習,努力突破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在考試之前,可采用沖刺方法加深學生對重點、難點知識的掌握,比如可以采用模擬考試的形式進行[5]。
3.2? 對教學內容加以調整,使教學質量得到保證
婦產科護理學教學老師應對資格考試大綱的要求及時掌握,對題型的變化有所了解,對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可以準確把握,做好專業知識的輔導情況,使教學內容和資格考試的相關內容更為接近,老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不僅要了解試題內容的基本情況,包括近些年護考的出題規律、答題方法和技巧,還應該認真研究教材,在上課的過程中將學生容易遇到的難點知識進行反復練習,幫助其理解和掌握,當每一章節的習題做完之后,將與之對應的護考題型加以講解。
3.3? 創新教學方式
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老師應根據考試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指導,對日常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做好相應的改進措施,在學習中,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鼓勵學生積極配合老師完成各項小組學習,建立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改變原來學生被動學習的方式,采用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改變過去單純靠老師講的方式給學生傳授知識,可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情景模擬、案例教學等方式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程學習中,鍛煉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培養學生找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掌握婦產科護理中的臨床實踐和操作能力,除了可以應對資格考試外,還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6]。
3.4? 提高婦產科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
近些年,婦產科護理教學對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更高,在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中,基本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的題型增多,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更具臨床經驗、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較高的老師為學生授課,因此,需要不斷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能力,教加強師隊伍能力建設,可以通過派老師出去學習交流或邀請臨床經驗豐富的行業專家擔任兼職教師等方式,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將相關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內容有機結合,還可以及時更新相關考試方向內容,使教學過程更為生動,實用和有方向性,幫助學生更好地通過護士執業資格考試[7]。
3.5? 加強考前輔導工作
做好相應的考前輔導工作同樣非常重要。首先在教材方面應精心挑選,根據每年資格考試大綱改革的具體方向,選擇合適的輔導教材同時進行細致研究,明確新考點、重點和難點,近年來筆者使用較多的為人民衛生出版社的相關的考試用書;其次,在師資隊伍方面,選擇經驗豐富,熟知資格考試大綱的專業老師擔任輔導教師團隊,在輔導之前應組織多次備課、探討,仔細研究大綱使各個知識點落實到每一道題,幫助考生進行備考;再次,做好復習時間的安排,在復習過程中采用三步指導圖程序,先對考察內容進行系統復習,明確考點方向,指導考生對考點內容進行消化,反復記憶和鞏固,最后在沖刺階段反復進行多次模擬考試,讓學生有臨場感,查缺補漏,確??荚図樌^關。
4? 小結
伴隨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內容的變化,婦產科護理教學模式也需要做更進一步的調整,以該考試為中心,對教學內容、方法和觀念加以轉變和優化,突出護理教學內容,使其更為全面、系統,為學生通過該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賈娟娟.婦產科護理學課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輔導教學探討[J].山西職工醫學院學報,2016,26(2):75-76.
[2]? 雷雪蓮.婦產科護理學教學與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接軌的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13):78-79.
[3]? 簡萍.基于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改革婦產科護理教學[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2):57-58.
[4]? 黃鳳香,李華芳,蘇秀梅.以護士核心勝任力為導向的《婦產科護理學》教學方法改革[J].心理醫生,2016,22(26):293-294.
[5]? 李歡玉.運用自主教學模式提高高職婦產科護理學的教學效果[J].新校園旬刊,2017(8):128-129.
[6]? 韓瑞蘭,閆瑞霞.高職婦產科護理學多元化實踐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14):98-100.
[7]? 李彩萍,段啟.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婦產科護理學教學模式初探[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7(2):57-59.
(收稿日期:20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