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
采用風險測度、預防思路對玉溪高原湖泊資源型特色小鎮進行風險研究,風險識別找出玉溪高原湖泊周邊特色小鎮建設的風險影響因素與風險指標,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風險評價可以確定風險防控重點,找到玉溪高原湖泊周邊特色小鎮建設的短板,進行相應的風險防范,在一定程度上防患于未然,護航玉溪特色小鎮建設的順利進行。
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引導特色小鎮健康發展”。特色小鎮一詞首次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亮相。然而,由于高原湖泊的特點與制約因素的存在,使得玉溪高原湖泊周邊特色小鎮存在的風險遠遠大于其他地區。建設資金短缺、社會矛盾激化、資源枯竭、傳統體制機制的束縛、少數民族聚居等。高原湖泊地區有其發展的特殊性,存在著更多的潛在風險,急需國家對這些地區給予更多的支持和幫助。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也強調持續推進特色小鎮的發展,增強小城鎮發展能力,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
一、玉溪高原湖泊周邊特色小鎮發展的現狀
2017年6月16日,云南省特色小鎮創建名單新聞發布會召開,全省105個小鎮入選云南省特色小鎮創建名單。玉溪市6鎮上榜,其中,澄江廣龍旅游小鎮入選創建全國一流特色小鎮;峨山嶍峨古鎮、新平戛灑花腰傣風情小鎮、通海楊廣智慧農業小鎮、澄江寒武紀小鎮、華寧盤溪橘鄉小鎮入選創建全省一流特色小鎮。上榜的六個小鎮中澄江廣龍旅游小鎮、通海楊廣智慧農業小鎮、澄江寒武紀小鎮三個小鎮都是位于高原湖泊周邊。澄江廣龍旅游小鎮、澄江寒武紀小鎮處于撫仙湖流域;通海楊廣智慧農業小鎮處于杞麓湖流域。
云南省105個特色小鎮發展過程中,以旅游資源稟賦為條件的特色小鎮共計82個,以其他產業資源稟賦為條件的特色小鎮共計23個。我們實地調查云南高原湖泊周邊的特色小鎮,發現云南省不同的特色小鎮面臨的風險問題有共性也有不同之處。澄江廣龍旅游小鎮、澄江寒武紀小鎮以旅游稟賦為條件;通海楊廣智慧農業小鎮以發展生態農業為條件。文章就以撫仙湖、杞麓湖、星云湖為個案展開周邊小鎮建設的現狀描述。撫仙湖及周邊特色小鎮主要圍繞廣龍小鎮、澄江寒武紀小鎮、仙湖古鎮、路居休閑運動小鎮、立昌旅游小鎮的現狀和發展展開;杞麓湖及周邊小鎮建設主要圍繞通海楊廣智慧農業小鎮展開;星云湖及周邊特色小鎮圍繞江城鎮、前衛鎮兩個有潛力發展特色小鎮的小鎮展開,以便特色小鎮建設后期擴展。
二、玉溪高原湖泊周邊特色小鎮風險分析
分別從系統耦合、利益相關者博弈兩個角度分析了玉溪高原湖泊周邊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的風險發生機制:將玉溪高原湖泊周邊特色小鎮看成一個耦合系統,建立系統耦合模型,分析系統耦合演化過程,模擬系統耦合風險產生過程;對政策執行力、財權與事權分配、基礎設施融資分擔以及生態保護等四個玉溪高原湖泊周邊特色小鎮過程中的典型問題進行利益相關者博弈,分析博弈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對玉溪高原湖泊周邊特色小鎮動力機制進行分析,發現動力機制中潛在的阻礙點。
(一)玉溪高原湖泊周邊特色小鎮系統耦合風險分析
系統是廣泛用于物理學、生理學、哲學等多學科的概念。一般來說,系統至少由兩個及以上要素構成,要素之間相互聯系、彼此作用,共同組成一個有機整體。耦合的實質是一種能量傳輸,是物理學中的一個概念,體現某種結構中各子模塊相互連接的一個量度,耦合強弱主要決定于各模塊連接的復雜程度。耦合的概念后來被引申為表示兩個或多個物體相互之間對對方的依賴度,并廣泛用于生物學、經濟學與社會學等學科。高原湖泊周邊與特色小鎮兩個系統中,都有著各自的影響因素與評價指標,通過各自系統內的影響因素也會相互聯系彼此作用,具有一定的耦合特征,因此可以對兩個系統進行耦合分析。
(二)玉溪高原湖泊周邊特色小鎮系統耦合模型
資源型地區系統包含了經濟社會發展、資源稟賦、生態環境、人口狀況等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鍵要素。新型城鎮化系統由小鎮建設水平、公共服務、制度政策、資源環境等關鍵要素構成。兩個系統各關鍵要素之間存在著彼此交叉,相互作用的耦合關系,據此本文構建了玉溪高原湖泊周邊特色小鎮系統耦合模型。玉溪高原湖泊周邊特色小鎮建設周期并非簡單地與產業、產品的生命周期完全等同,而是會受到系統內多種影響因素的耦合作用,并且各種結局均可能發生。只有把握關鍵性的政策環境等戰略要素,清除影響穩定結構的障礙因子,建立風險防范機制,才可以使資源型地區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持續動態調整,不斷向前發展。
(三)玉溪高原湖泊周邊特色小鎮利益相關者博弈風險分析
玉溪高原湖泊周邊特色小鎮建設不是簡單的一次性拆建工程,而是一個復雜且長期的過程,它不僅涉及到經濟、社會、生態、管理等各種領域,而且還牽扯到政府、企業、居民等各方面的利益。作為不同的利益主體,政府、企業與居民分別以城鎮化建設、利潤增加、生活改善為目標,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保持著相互促進又彼此制約的關系。玉溪高原湖泊周邊特色小鎮利益相關者分析;地方政府政策執行力博弈風險分析;政府—企業基礎設施建設融資分擔博弈風險分析;政府—企業—居民生態保護博弈風險分析。從以上四維度分別進行玉溪高原湖泊周邊特色小鎮利益相關者博弈風險分析。
三、玉溪高原湖泊周邊特色小鎮風險模型構建
風險識別方法的選擇需要因地制宜,既要依據風險管理的對象而進行選擇,同時還要結合風險識別人員的特點,如人員的文化程度、工作習慣以及經驗閱歷等,這樣才能保證風險識別的結果全面準確。工作中經常用到的風險識別方法分為主觀識別法與客觀識別法。主觀識別法主要為德爾菲法、主觀評分法、幕景分析法以及頭腦風暴法;客觀識別法主要有風險源檢查表法、WBS工作分解法、事故樹分析法、風險層次全息模型法以及因果分析圖表法等。
根據以上風險識別的原則和方法,初步建立了玉溪高原湖泊周邊特色小鎮建設風險因素經濟風險、社會風險、生態風險、管理風險四個因素指標體系。玉溪高原湖泊周邊在實現城鎮化轉型過程中的沖突既在于城市建設的固化考量目標體系,也在于大眾、企業對高原湖泊周邊的再認識、再定義。本文所構建的高原湖泊周邊新型城鎮化風險指標體系旨在通過部分關鍵指標的對比分析,找準高原湖泊周邊城鎮化建設失衡的關鍵因素,也是對特色小鎮建設的一次量化分析。
四、玉溪高原湖泊周邊特色小鎮風險防控機制與路徑
根據風險社會理論,當今世界正處于根本性社會轉型時期,時時處處存在著風險,我國也不例外,特色小鎮建設涉及到經濟、社會、政治、生態等方方面面,關系著人民的切身利益,并且一旦出現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著不可逆轉性,將會帶來巨大的損失。高原湖泊周邊特色小鎮建設更是其中的薄弱環節,必然存在著更多的潛在風險:資源的耗竭、大量的失業、生態環境的惡化等等,因此在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更要保持如履薄冰。居民、企業、政府是玉溪高原湖泊周邊特色小鎮建設的三個主要推動力量。居民、企業和政府的推進特色小鎮建設的目標雖然一致,但三者的利益訴求不盡相同。為了有效地防控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各類風險的發生,居民、企業、政府需要理清思路對特色小鎮建設風險進行防范。
建立和完善以下四種機制:特色小鎮建設資金保障機制;特色小鎮生態資源保護機制;特色小鎮專項政策支持機制;特色小鎮風險有效防控機制。堅持經濟可持續發展,倡導內涵式經濟增長;規范地方政府政績評價體系和特色小鎮建設關系;優化升級經濟結構,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著力生態修復治理,樹立環保和諧理念;政府職能積極轉變,構建小鎮管理新生態;發展健全金融機制,積極防控金融風險。(作者單位:玉溪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