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廣新
高校是培養青年人才的搖籃,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高我國科技競爭力的基礎。隨著上世紀末大學的擴招政策接二連三,我國高等院校發展迅速,規模也在不斷擴大。資產管理體系為高校的發展及各種科研活動的開展提供了物質保障,因此,要認識到其重要性,并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對高校的資產管理系統進行創新完善,以實現高校的良好長遠發展。
高等院校的資產管理體系關系著高校的建設和發展,也關系著我國文化事業和科技的創新。因此,高校的資產管理體系要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不斷的進行改革和創新,為高校的教育和青年人才的培養提高良好的物質保障,以滿足新時代下社會和國家對高校的要求。
一、高校資產管理體系的具體內容
我國的高等院校是以教育為基礎的非盈利性組織,其管理體系的內容包括以下幾點:第一,高校資產管理體系以社會公共利益為基礎,不能將盈利作為首要目的。第二,在高校的資產管理中應該根據資產的性質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對經營性和非經營性資產進行劃分然后實施不同的管理。第三,針對固定資產進行有效的分類管理,及時處理閑置資源,避免浪費。第四,通過資產轉讓等方式合理配置高校資產,使高校的資產管理能夠跟上市場經濟的變化。第五,要有效協調高校資產在行政和教學部門之間的運用配置。第六,要與時俱進,不斷在實踐中發現管理機構的缺點并及時進行創新調整。
二、影響高校資產管理體系創新戰略的因素
(一)外部環境
高校資產管理體系的發展和創新與高校所在的地理位置有著很大的關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雖然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是不同的地區,其經濟發展水平、科技發展速度、對新興思想的接受能力都存在著不同。經濟水平發達的地區科技水平也高,資訊傳播速度快,對新思想新模式接受能力強,政府資金充足,在思想上和資金上會極大地推動高校資產管理體系的創新。同時,高校如果在大學城等區域,因為周圍的學校眾多,各高校之間通過良性的競爭、對比、討論和模仿也會促進高校資產管理體系的完善和創新。
(二)國家政策
在高校資產管理體系的運行和創新過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可以通過財政、貨幣、各種產業政策等對其進行控制。如果國家和地方政府采取鼓勵的態度,對高校資產管理體系的建設和創新在資金,產業政策上給予支持,那么就會有效促進高校資產管理體系配套系統的完善,戰略方法的創新,從而實現高校資產管理體系的長遠發展。反之,則會阻礙其發展。
三、高校資產管理體系的具體創新戰略
高校資產管理體系要想適應市場經濟的變化,為高校的發展提供可靠保障,就需要與時俱進,不斷的創新完善。
(一)轉變觀念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國家針對高校教育的各項政策的出臺,我國公辦高校的資產從全部國有非經營性資產轉變為一部分經營和部分非經營兩種模式。但是,高校的資產管理部門思想卻因循守舊,創新和與時俱進的理念薄弱,阻礙了高校資產管理體系的創新重建,使高校資產的管理模式無法適應學校資產性質的變化,不利于高校的長遠發展。因此,高校的資產管理部門要與時俱進,加強思想觀念的轉變,使自身的員工素質、價值觀、服務經營理念都跟上時代的變化,滿足新時代下對高校資產管理體系的要求,為建立新型的資產管理體系提高思想保障。
(二)對資產管理制度進行創新和改革
在高校的資產管理過程中,為了工作的順利開展,各高校都會制定一套規章制定,以此來對管理過程中各部門的職責和權限進行劃分。現階段,我國的各高校沿用的還是計劃經濟下的那一套管理制度,這就造成了高校資產管理的混亂,責任劃分模糊不清,不利于資產管理工作的開展。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各高校以當前的市場經濟為基礎,依據新時代下的產權制度和企業管理制度對高校的資產進行有效的分類,明確劃分各部門的職責,協調資產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之間的關系,建立一套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促進高校資產管理的新型管理制度。
(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管理設備
高校的資產管理部門作為高校開展各項工作的服務部門,需要對其他部門的要求及時反饋,這就要求高校的管理系統要利用信息技術和新型設備建立快捷高效的新型溝通機制,以保證高校各部門工作的正常開展。另外,高校資產性質的變化使一部分資產可以用來經營,高校可以將這一部分資產企業化,讓教職工以參股的方式融入到這一部分資產的經營中,發揮教職工的監督作用,保證高校資產的長遠發展,這就要求高校利用自身的科技人才優勢結合外界的物質進行管理設備的創新,以達到建立新型有效的監督機制和組織機制的目的,用這種雙贏的方法實現高校管理系統的創新。
四、結語
高校的資產管理部門要充分認識到新時代下創新戰略對高校管理體系的巨大影響,要不斷地調整觀念,運用新技術、新方法創新高校的資產管理體系,為高校的長遠良好發展、國家的科技創新提供可靠保障。(作者單位:沈陽大學資產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