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琴
今天,民營企業已經發展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生力軍,如何促進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也成為學術界多年來熱議的重要課題。當前,許多民營企業缺乏財務核心能力,財務活動能力較弱,財務管理水平不高,財務表現能力不強。這些問題已經影響了民營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因此,必須認真研究民營企業財務核心能力,并積極探尋民營企業財務核心能力的發展路徑。本文將就此展開討論。
民營企業處于市場競爭之中,必須主動運用本企業的全部知識、經驗、技能,發揮企業在生產、技術、管理、資金等各方面的能力,促進本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由此可知,企業能力是民營企業活動的基礎,同時也表現于民營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之中。而財務核心能力,則屬于民營企業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
一、民營企業財務核心能力
企業的核心能力,由企業的戰略管理能力、人力資源能力、技術研發能力、生產制造能力、市場營銷能力等諸多因子構成。在企業的核心能力中,企業財務核心能力居于極其重要的地位。
民營企業財務核心能力,可以被理解為:民營企業在財務活動中,科學、合理地配置財務資源,充分發揮財務資源的作用,積極規避各種財務風險,促進本企業長期可持續盈利,實現本企業資產長期可持續增值的能力。
二、剖析民營企業核心財務能力的內涵
民營企業的財務核心能力具有強大的內生性,很難被其他競爭對手所模仿;民營企業的財務核心能力又具有極高的價值性與延展性、穩定性,它可以長期穩定地發揮作用,提升企業的資金運營效率,增強企業的生命力。
因此,我們以為,民營企業核心財務能力內涵包括三個方面,財務管理活動能力、財務管理能力、財務表現能力。
財務活動能力,指的是民營企業在籌資、投資、資金運用、資金分配等方面的能力體現,其目的是促進企業的長期發展。
財務管理能力,指的是民營企業控制、協調財務管理的能力,財務管理能力在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風險管理、財務控制、財務協調、財務組織等各個環節上體現出來,其目的是促進企業的可持續創新。
財務表現能力,指的是民營企業的盈利能力、營運能力、還債能力及成長潛力。財務表現能力以民營企業的利潤率為中心,反映民營企業資金的增值水平,其目的是促進民營企業長期可持續盈利。
三、當前民營企業在核心財務能力上存在短板
民營企業是改革開放的產物,一九八五年,我國出現第一家民營企業。一九九二年后,民營企業進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1992年~1998年,民營企業數量從14萬家急速增長至120萬家)。二〇一四年,國家提出要掀起“大眾創業”的新高潮,民營企業獲得進一步發展。截止二〇一八年,全國民營企業數量已超過三千萬戶(這一數字高居世界第一),創造了60%以上的GDP,解決了3.57億人就業。但當前民營企業在核心財務能力上明顯存在著短板。
(一)民營企業財務活動能力較弱,往往難以在短期內通過銀行籌措到貸款,只好去借民間高利貸;在進行投資時,民營企業往往好大喜功,不顧實際,盲目投資,最后導致資金鏈斷裂(宏泰、貴格、聯盛等公司由于盲目投資先后倒閉)。
(二)民營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不高。許多民營企業缺乏明確的財務管理意識,不知對本企業資金進行精細化管理。許多民營企業由老板憑個人主觀意志隨心所欲地實行粗放式財務管理,帶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絕大多數民營企業從未進行過成本預測、風險控制。
(三)民營企業財務表現能力不強。民營企業的包袱小,負擔少,緊跟市場需求進行生產經營,營利能力較強,利潤率往往高于國有企業。但令人惋惜的是,民營企業普遍缺乏長期盈利能力。——據統計,60%的民營企業在5年內倒閉,85%的民營企業在10年消亡。
四、民營企業財務核心能力發展路徑
(一)著力增強財務籌資能力
當前,國有商業銀行仍然在向國有企業發放大量貸款,而且這種局面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難以發生改變。因此,民營企業必須自己想辦法,增強財務籌資能力。——民營企業應主動拓寬籌資渠道,通過網貸等各種方式為自己籌措急需的資金(在商業銀行申請貸款,需要30~45天,在阿里巴巴上申請貸款,只需5分鐘)。
(二)努力提高財務投資能力
民營企業必須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為,必須認真分析企業內部環境與外部市場環境,認真研究國民經濟轉型對于企業發展的影響,認真評估外貿形勢,仔細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放過任何盈利空間,同時又要仔細識別投資風險,努力提高財務投資能力。——市場經濟始終處于運動、變化、創造、淘汰之中,因此,在市場中不存在永遠盈利、一本萬利的投資項目(在當前產能過剩,各類產品供過于求的大背景下,這一特征更加明顯)。而民營企業所必須做的是:不斷搜集市場信息,緊隨市場的變化,秉持自己的投資原則與理念進行投資。
(三)大力提升財務管理能力
市場經濟始終存在著殘酷的優勝劣汰,據統計,超過70%的第一代民營企業家已經沒落(溫州百萬富婆破產后當保姆)。在市場經濟時代,民營企業更不可能等、靠、要,而惟有大力提升自己的財務管理能力。民營企業主必須高度重視財務管理,運用先進的財務管理理論,對企業全部投資、融資、利潤分配、現金運作實施全過程、全方位的財務管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民營企業應當積極運用ERP系統實行財務管理。——EPR系統可以整合企業的全部財務資源、人力資源、物資資源,根據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統籌配置企業全部資源,根據企業的經營情況確定企業的生產目標(并靈活調整企業生產內容),根據企業的生產情況預測企業的原材料采購,同時,還可以實現精細化成本管理、現金管理、固定資產管理、預算管理。
目前,發達國家企業已普遍應用ERP系統,國內民營企業也應當跟上。
(四)全力優化財務表現能力
民營企業生存艱難,破產率高、平均壽命在2.5~3.5年之間;這些都是不爭的客觀事實。但民營企業不能畏懼這些困難,而必須認識到這是市場經濟中的正常現象,必須知難而進,迎難而上。——要看到大名鼎鼎的微軟每天離破產只有十八個月,要了解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許多世界著名企業十多年來一直未曾實現盈利,還要學習日本松下公司成長壯大的成功經驗(董事長松下幸之助厲行人性化管理,與全體員工風雨同舟),要認真研究“工匠精神”;——通過不斷促進全體員工發展,同時在產品質量上精益求精,并厲行精細化成本管理,從而不斷優化財務表現能力。
五、結語
增強民營企業核心財務能力,對于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但增強民營企業核心財務能力的關鍵,還是要靠民營企業自身的實踐。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關注民營企業,進一步認真研究這一問題。(作者單位:蘇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經貿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