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翊茗
企業價值的創造過程不僅存在于其經營活動,同時也存在于其管理活動中。財務管理是指導企業運用其資金的中樞神經,通過財務管理分析,企業的預算計劃、資金調度與運用、收益的分配等活動才能保障的其合理范圍內進行。它具有控制風險、提高收益的功能。中小企業的管理者的日常企業管理重心是如何為企業盈利,通常缺乏在財務管理方面的意識,忽視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分析。本文針對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內部問題進行一定地分析,提出合理的改進對策。
一、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較強的財務意識
在中小企業管理者的普遍管理意識中,存在著這樣的意識,即企業的精力要集中于能為企業創造收益的產品銷售活動上,一切經營管理活動中,首要是保障銷售活動的暢通,只有銷售活動才能為企業取得收入、獲取利益,只有銷售活動才為企業創造了價值。因此,財務管理缺少了重視,往往被放在了管理活動中極其次要的位置。一提到財務管理,他們更多的是認為這僅是一種會計記賬或算賬工作,將財務管理與會計混為一談,而沒有把它視為是一種管理工具。財務管理可以起到事先預測的作用,企業沒有利用好這一作用,缺少對企業財務管理分析的關注,如果出現資金周轉困難或收益下降的情況,可能在情況不太嚴重的時候影響不顯著,但,當情況嚴重的時候,會出現無法立即正確補救,進而危及到企業的生存。
(二)缺乏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
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管理制度缺失的情況,如財務管理制度的缺失。一旦制度出現缺失,該制度制約下的相應工作便會缺少具體的制度可以遵循。企業財務人員缺少制度的約束,財務工作行為可能會出現偏差,影響到財務核算的準確性和規范性。大部分的中小企業是制定了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的,但仍可能并沒有完全遵照執行。一是管理者對財務工作的管理力度不足,二是很多中小企業的人員多具有一定的親緣或血緣關系,使得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力度不夠,約束性不強,甚至在某些企業中執行非常困難。所以,在中小企業中,其財務制度缺少嚴肅性和強制性的現象是很普遍的。
中小企業在財務工作上出現財務問題,這很大程度與它自身的管理模式有關,在中小企業中,它的所有權與經營權通常是一致的,一方面這保障了企業的發展目標與管理活動的一致性,但另一方面使得企業缺乏有效的制約。它的管理者的思想深深地影響著管理活動,企業的經營活動是管理者意識的具體體現。
(三)缺乏高層次的財務人員
在當前大力提倡管理會計的時代,企業對財務分析的要求是越來越高,對于財務人員的素質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財務人員素質的發展是需要經歷一定歷程的,對中小企業的財務人員隊伍而言,普遍都缺乏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人才的缺乏不利于中小企業進行財務管理分析活動,就投資活動而言,會不利于企業對其真實的財務狀況作出正確的投資分析和決策,影響投資收益;就營運活動而言,不利于企業對日常營運資金的管理。
二、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改進對策
財務管理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立足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幫助中小企業快速發展,提出以下三點加強其財務管理的對策:
(一)提升財務管理意識
管理者的觀念首先要進行積極的轉變。從自身開始提高對財務管理的重視性,同時與時俱進,接受最新的、科學的管理理念,并將其注入到企業的經營活動中。財務與計算機軟件的結合已經發展到十分成熟的地步,借助綜合性的財務軟件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一種“必需品”,中小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的管理活動,設計和建立科學且全面的財務軟件。
(二)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
中小企業應結合企業實際,制定具體的、合理的、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使得財務人員的財務工作有章可循,通過制度來約束其工作的規范性。因此,各中小企業需在內部制定出完整的財務制度,甚至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財務制度體系。制度或制度體系的建設,能規范企業的財務行為,是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措施。
要進一步規范其會計核算工作,可借助會計師事務所定期對起會計工作進行審計檢查,提升自身的財務嚴肅性。建立科學的崗位設置,做好崗位分工和定期輪換工作,不相容的崗位要分離,加強不同崗位之間的互相監督。
(三)培養或引進高層次財務人員
人才作為企業保持長期持續的發展的重要核心要素之一,是企業的重要“資產”。中小企業當前在對財務人員引進的過程中,人員是財務素質應是其考核的重要內容,要努力引進具有扎實、專業的財務知識的高財務素質的人才。同時,對原有的財務人員要努力去培養,提升他們的專業素質。在管理方式上,可以建立人才淘汰機制,以促進財務人員的不斷進步和發展。
三、結語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中小企業要具有長遠的戰略眼光,要重視建立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企業管理活動。從企業意識上加強重視程度,完善自身的內部管理制度,重視高層次財務人員的培養。中小企業要保持對財務管理的清醒認識和高度重視,以令企業立于不敗之地。(作者單位:重慶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