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城?康莊
《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強調把互聯網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傳統的財務會計在大數據,信息化時代逐漸被電子財務會計取代。現有會計信息系統的處理主要集中在會計數據的核算,而對會計數據的歸納、分析則停留在表面。運用網絡云端處理技術,通過移動APP實現業務信息的實時錄入與實時審核,有利于企業更為準確的把控資金流;會計智能分析,實現企業會計信息的及時預警與分析,對于提高會計信息運行效率,決策相關性,具有一定的現實和理論意義。
一、會計信息系統發展現狀
現階段會計處理方式主要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方向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傳統手工賬務處理方式,另一種是以計算機信息系統及互聯網為基礎的電算化處理方式。前者有助于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管理對象以及各個財務元素之間的關系的理解。后者具有計算機技術的優勢,對賬務處理對象的作業效率更高,出錯率更低,可進行大批量的業務處理,便捷,高效,賬務處理成本得到顯著減少,要求財務人員除了具備財務專業處理能力更要具備信息技術的處理能力,目前有替代傳統手工賬務處理的趨勢,
二、現階段會計信息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
現階段以計算機信息系統及互聯網為基礎的電算化處理方式相較于傳統手工做賬優勢巨大,但同時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也體現了不容忽視的不足。
(一) 專業技術人員缺乏。為滿足企業日常各種財務需求,會計信息系統功能種類繁多,操作系統復雜,因此對操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需具備扎實的會計專業知識,還需具備較強信息處理及軟件操作能力,而現階段的會計人員,以傳統的手工記賬專業人員居多,導致能夠勝任互聯網基礎的會計信息系統的優秀會計專業人員缺乏。
(二)過于重視會計核算職能,忽視財務管理功能。現階段的會計信息系統以完成對經濟業務的事后核算及提供財務信息為主流,而忽略了對經濟業務的事前分析預測,事中控制運營和事后分析決策等相關管理模塊的開發與應用。
(三)會計信息系統缺乏統一標準,會計信息對系統依賴性較高。目前市面上有多家會計信息系統開發企業,這些企業各自為政開發軟件,行業對各開發企業提供的軟件產品沒有統一標準,導致各軟件的賬套文件對軟件系統依賴性過高,無法真正實現會計信息的網絡共享。
(4)會計信息反映的實時性較差。現階段的財務核算模式,以紙質原始憑證及相關資料為主, 資料的傳遞需要時間,經濟業務核算具有滯后性,導致會計信息實時性較差。
三、基于APP會計信息系統的構建
基于APP會計信息系統以網絡計算為技術核心,采用網絡技術、電子商務應用系統的主流開發和運行平臺來開發和運行,以手機客戶端(APP)的初始錄入為會計信息系統的起點。
(一)APP初始錄入系統的構建
手機客戶端APP初始錄入系統的構建重點在于業務發生時原始憑證輸入的錄入及傳遞,實現二維碼及拍照上傳,自動識別原始憑證并自動歸類審批。
(二)會計信息處理系統的構建
會計信息處理系統由兩部分構成,網絡區塊鏈服務器與軟件處理系統。網絡區塊鏈應由網絡會計處理主服務器與次服務器構成,主與次服務器之間的數據對比定期自動核查,保證會計處理系統的安全運行。軟件賬務處理系統除了分錄,報表,存儲等公司會計處理基本功能外,還需添加APP會計信息錄入接口以及憑證后臺審核接口,實現與移動端APP的實時數據傳輸,完成對上傳數據準確保證。
(三)會計信息智能分析系統的構建
會計信息智能分析系統集成現代化AI智能分析構架,搭載公司運營狀況實時監控模塊,對公司運營進行實時監控,對財務數據實時分析,通過AI算法實現企業財務節流方案最優化。運用AI數據分析技術,定時分析財務結構,公司業務經營環境,以及各個季度對公司業務影響,實現公司財務問題預警,問題分析,風險評估,保障公司財務健康。
(四)數據儲存云端的構建
為保證財務信息的安全性,在主服務器之外建立獨立的次服務器數據儲存空間,通過定期數據核對驗證保證財務數據準確與完整性,確保財務安全,以及實現財務數據可恢復性,避免網絡攻擊造成財務數據不可挽回損失。同時,可以做到,在區域鏈之外也可以讀取數據理業務。(作者單位:哈爾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會計學專業)
項目來源:2018年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基于APP的網絡會計管理方案設計及可行性研究》,項目編號:20181023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