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賈文藝
流通信息對商品流通的有序運行至關重要。選擇合理的信息傳遞渠道,確定信息輸出的頻度和強度,并加強對輸出信息的監測,意義重大。
不同的領域,都有有不同類別的信息和不同特點的信息流。商品流通領域的信息,是由商品流通經營管理活動所產生的,為商品流通經營管理活動所需要的信息。它包括兩大部分:一是直接由商品流通活動所引起的,以及對商品流通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和調節所產生的信息,如規劃商品流通的基本方向和目標的各種計劃,為組織商品流通活動發出的各種指令,反映商品流通活動結果的各種會計、統計數據和分析資料等;二是與商品流通活動有關并從不同角度對實際商品流通活動產生影響從而為商品流通活動的組織與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如影響市場供給與需求的國家有關政策、法令、國民經濟結構及其變化,以及有關社會風尚、消費心理、收入水平、人口分布及流動等方面的信息,與商品流通有關的科技發展信息等。
一、流通信息的傳遞的含義
信息的傳遞是指輸出的信息(信源)向信息的接收者(信宿)進行信息傳輸的全過程。信息的傳遞基本由六個部分組成,即信息源——編碼——信息——信息傳遞渠道(載體)——譯碼——接收者。信息經過傳輸,才能發揮作用。信息的傳遞要經過一定的載體(如報刊、文體、報表、通報、廣播、電視等)進行。
二、流通信息傳遞的步驟
要有效地完成商品流通信息的傳遞,必須有步驟地進行。
(一)要明確目標接收者。要實現商品流通信息的有效傳遞,首先要明確信息的目標接收者,了解接收者的要求和特點,這樣一來,才能將有價值的信息傳遞給目標接收者。
(二)要明確期望得到的反映。商品流通企業傳遞商品流通信息都會期望目標接收者能有所反映。這種期望必須明確,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信息反饋傳遞,并使目標接收者的反映能符合企業的期望。
(三)要明確所要傳遞的信息內容。要實現商品流通信息的有效傳遞,信息傳遞者必須確保將相關的信息傳遞給目標接收者。商品流通信息主要有求購原料的信息和銷售產品的信息。信息傳遞者應該根據不同的對象傳遞相應的信息,如給消費者傳送商品供應信息,給原材料供應商傳遞用戶求購信息等。
三、流通信息傳遞的方式:
(一)按信息傳遞方向的不同,可分為單向傳遞和雙向傳遞。單向傳遞是指信息源只向信息接收者單方面傳遞信息,而不雙向溝通交流信息。如新聞電視報道直接向需要者傳遞信息。其優點是可以盡快地將商品流通信息傳遞給眾多的接收者,缺點是無法得到信息反饋,影響傳遞效果。
雙向傳遞是指信息發出者與信息接收者共同參與信息傳遞,即商品流通信息發出者與接收者相向傳遞信息給對方,信息流呈雙向交流狀態,達到信息傳遞協調一致的效果。例如,流通企業派出推銷人員推銷商品時,一方面向消費者介紹商品;另一方面接受消費者對產品的質疑,這就是雙向交流信息。這一傳遞方式在流通系統內部進行,就是內部傳遞方式;在流通系統外部進行,就是外部傳遞方式。雙向傳遞的優點是信息傳遞雙方都居于主動地位,也容易解決問題。其缺點就是受時空的限制較大。
(二)按信息傳遞層次的不同,可分為直接傳遞和間接傳遞。這兩種傳遞方式的區別是信息和信息接收者之間是直接傳遞還是經過中介組織或媒介間接傳遞。直接傳遞是指發出者與接收者直接對話,如面對面的交談或通過函件、電話、電報、網絡等形式進行的直接交流。它是信息傳遞最普通、也是最基本的形式,其好處是信息不易失真、傳遞過程中干擾少、信息反饋快。其不足之處是傳遞效率不易提高,覆蓋面小。間接傳遞是指信息發出者通過一定的媒介物與接收者進行的信息交流。常采用的媒介物有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其好處是傳遞效率高、覆蓋面廣。其不足之處是信息失真的概率大,信息反饋慢。
(三)按信息傳遞時空的不同,可分為時間傳遞和空間傳遞。信息的時間傳遞方式指信息的縱向傳遞,即通過對信息的存貯方式,實現信息流在時間跨度上連續的傳遞。空間傳遞方式指信息在空間范圍的廣泛傳遞。由于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電視傳真、激光通訊、衛星通訊等等手段,為信息的空間傳遞創造了條件。
(四)按信息傳遞范圍的不同,可將信息傳遞分為系統內傳遞和系統外傳遞。系統內信息傳遞是指在流通系統內部進行信息傳遞,可以根據具體需要而采用談話會議、布告、電話、公文、網站等形式。系統外傳遞是流通系統與其他經濟系統以及社會各方面所進行的廣泛而復雜的信息傳遞。主要有郵政傳遞、新聞傳遞、電訊傳遞、網絡傳遞等形式。
(五)按信息傳遞的媒介不同,可分為人工傳遞和非人工傳遞。人工傳遞是指直接借助于人力進行的信息傳遞,如郵遞員投遞書報雜志等。非人工傳遞是指不直接依賴人力,采用非人工的其他媒體傳遞的信息,如通過信息網站、廣播電視發布、傳遞的商情信息、市場行情等。
(六)按信息傳遞的密集程度的不同,可分為集中傳遞和連續傳遞。集中傳遞是指在一定時期內集中傳遞一定數量的商品流通信息。如黃金旅游周各地市場的供求信息匯總宣傳等。連續式傳遞是對某一類型的商品信息以連續的方式進行傳遞,以保持信息的時效性和系統性。如每月傳遞的各類會計、統計報表等。
四、流通信息傳遞的要訣:
(一)多快好省地傳遞信息。信息傳遞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為多、快、好、省四個字。他們分別體現了對信息傳遞在數量、速度、質量、費用等方面的要求。多,就是要在一定的條件下傳遞的信息數量盡可能地最大、最多,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信息需求;快,就是要求盡可能地采用先進的傳遞工具和傳遞方式,使信息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到達目的地,以保持信息的時效性;好,就是要求信息傳遞要做到可靠性強,可信度高,克服傳遞中的噪聲干擾,避免信息在傳遞中的畸變失真,以保證信息的質量不受損害;省,就是要講求經濟節約,合理選擇傳遞渠道和傳遞方式,以盡可能小的傳遞費用完成信息的傳遞任務。
(二)選擇合適的通道傳遞信息。商流、物流的發展對信息傳遞提出了各種不同要求,信息傳遞的通道是多種多樣的,傳遞的媒介也越來越多。如何選擇合適的通道,關鍵是如何減少干擾,既保證信息傳遞的速度,又能提高信息傳遞的速度。
(三)確定合理的頻度傳遞信息。為了實現預定的傳遞目標,信息發出者應明確傳遞的對象和傳遞的范圍,合理設計輸出信息機構,選擇合理的信息傳遞渠道,確定信息輸出的頻度和強度,并加強對輸出信息的監測,以根據反饋回來的信息對輸出信息的頻度作出必要的調整。
(四)選擇先進的工具傳遞信息。要根據信息的時間傳遞和空間傳遞的要求選擇先進的傳遞工具,把信息的縱向傳遞和橫向傳遞結合起來,提高傳遞效率。傳遞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利用,因此,接收和利用的信息必須真實可靠,并能夠復現發送的信息。
五、信息傳遞應考慮的因素
商品流通部門各行業、各環節、各企業必須根據各自的客觀情況與實際需要,選擇合理的傳遞方式。一般情況下,在選擇信息的傳遞方式時,必須考慮下列因素:一是商品流通信息的內容和傳遞對象。有些信息內容很集中,但流向不同,傳遞對象要求不同,傳遞方式也就有所差異;二是傳遞的時間和距離要求。如某種信息的傳遞距離遠,接收對象分散,而信息的時效性強,則應采用系統外的單向傳遞方式,利用電話、電報、電傳以及其他電訊設備;三是信息傳遞的實際效果。合理的傳遞方式,可以使傳遞的信息數量大,而且可靠性強;四是傳遞的經濟效益。無論采用哪種方式,都應既達到傳遞的目的,又使傳遞的費用達到最省。(作者單位: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