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峰
高職學生相對于本科生而言,其專業文化基礎以及專業領域研究廣度與深度均處于劣勢狀態,就業形勢相對更為嚴峻。在互聯網環境下,新時期高職學生應充分發揮其技術型人才優勢,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合理做好職業規劃,提升求職技能,從全局角度為出發點,認識到目前就業求職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加以改進。
在國家大力培養技術型、專業型人才背景下,高職學生的就業廣度有了明顯拓展。隨著社會轉型與經濟發展的升級,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但由于生源質量不及本科學生,不少高職學生就業主動性較差、綜合素質偏低,導致在就業求職期間存在較多問題,影響其畢業后有效就業率。本文首先分析了問題所在,并針對新時期環境下高職學生就業提出幾點對策。
一、高職學生就業問題
(一)從眾現象
不少高職院校學生在最后一學期仍缺乏競爭意識與緊迫感,并未認識到找工作的重要性,其更多考慮的是如何便捷的找到工作,而不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一份更好、更適合的工作。在簡歷制作時往往存在相互借鑒情況,投簡歷時也會更多考慮到有沒有同學與自己一同前往,導致存在較多扎堆報名、雷同簡歷現象。若其自身能力并不突出,往往會導致簡歷石沉大海。經調查,不少高職學生無法對自己準確客觀的評價,不清楚自己的特長有哪些,缺乏長遠職業規劃。在找工作的過程中隨波逐流,面對就業態度消極或急功近利。
(二)準備不足
多數學生認為簡歷制作完畢后便可直接投遞,卻忽視了用人單位對該崗位人才的切實需求。在就業指導課程上按教師的要求制作出自身的個性化簡歷后便認為完成任務,并沒有對個人經歷及時更新,也不愿花費時間按照招聘方要求體現出簡歷上與之對應的閃光點,往往失去了面試機會。在新時期,一份簡歷走遍天下的情況并不具備適用性,學生還存在著明顯被動等待思想,只愿意在社會招聘會場或高校招聘會場尋求就業機會,忽視了對大型企業自主招聘網站的關注。將希望寄托于教師收集各類招聘信息后統一發布,缺乏求職主動性。
(三)面試技巧不足
不少學生在應聘過程中并未重視個人著裝,雖說其應聘的崗位可能并不需要每日穿正裝工作,但正規的著裝禮儀在面試中可明顯提升形象分數。合理的談吐舉止以及正確的社交禮儀可為其個人簡歷顯著加分,不少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存在缺陷,不自信、消極的態度會影響其臨場發揮水平,降低被應聘率。
二、新時期高職學生就業指導對策
(一)強化就業指導
讓學生明確自身職業發展方向以及專業定位,在入學時便展開職業生涯規劃相關教育,讓其樹立就業意識。明確自身專業在走入社會后面臨的工作環境、工作崗位、薪資水平、發展方向等,讓學生了解該專業應具備哪些職業資格證書,如何提升個人競爭力。幫助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職業目標與發展規劃,提升求職主觀能動性。召開相關交流活動與就業指導會議,鼓勵學生將其對職業規劃、就業應聘等方面的問題提出并展開交流。
(二)調整就業心態
讓學生以更積極主動的心態面對求職招聘,避免亞健康心態下其擇業觀受到影響。由于部分高職學生在求職時存在自卑感,認為自己的學歷與專業程度不及本科生而存在過早放棄思想。針對這一點,教師應鼓勵學生揚長避短、發揮優勢、敢于競爭,但也應做好承受挫折的準備。為學生選擇適當的就業目標,在準確的自我定位下提升其就業能力。要求學生根據用人單位的招聘方向、崗位要求制定更具針對性的簡歷,讓簡歷可突出亮點,提升簡歷制作的語言表達邏輯性與層次性。
(三)面試技巧指導
采用情境教學方法,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模擬一場招聘會議,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針對其行為、舉止、穿著、語言等不合理之處提出建議,讓學生在相互討論下逐漸明白面試技巧。從言談舉止、人際交往、自我推薦等方面展開全面化培訓指導,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面試求職自信心,確保面對面試官時能夠清晰簡要的表達觀點、得體大方的展現自我,從而提升求職成功率。面試技巧指導應鼓勵學生加強自信心,不可因自身學歷而影響到求職主動性。讓學生了解在新時期技能型人才與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已經明顯提升,其職業型人才的優勢正逐漸體現。
三、結語
綜上所述 高職院校學生在求職應聘時應充分發揮其技能型人才優勢,認識到就業求職的重要性,提升主觀能動性并調整心態,做好職業規劃,提升就業應聘技巧與能力。教師則應加強相關方面的指導,告知學生在新時期環境下期高職學歷的劣勢與優勢,讓學生抓住機遇,提升有效就業率。(作者單位:寧陽縣公共就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