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巧珍 馬海芳 宋月 蘇小雙



[摘 ? ? ? ? ? 要] ?針對創新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如課程設計偏向于理論講授、學生主動性不強等問題,探索新的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并調查學生的反饋信息,分析出新型教學模式對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作用,為今后的創新教育研究奠定基礎。
[關 ? ?鍵 ? 詞] ?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創新素質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5-0206-02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提出:“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融入發展各領域各環節,鼓勵各類主體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打造發展新引擎。”并且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中,進一步指出:“在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階段,必須始終堅持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讓創新成為國家和社會的共同理念,走出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發展新路徑,為我國未來十幾年乃至更長時間創造一個新的增長周期。”
新時期的職業教育要把“推動教育創新,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造能力貫穿教育全過程”作為目標。
二、本校創新教育的現狀
西寧城市職業技術學院2014年經青海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是西寧市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院占地面積261300平方米,建筑面積113852平方米。學院開設信息工程、機電工程、生物化工、機電商貿、教育五大類共18個專業。學院2018年成立中科青海創新學院,重點在電氣自動化、計算機網絡技術等專業開展基于實踐項目和科技產品研發與推廣的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創業意識。
三、“學中創、創中學”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施
為了更好地開展創新教育,中科青海創新學院的教師潛心研究,銳意改革,探索實施“創中學、學中創”創新教育。該模式的創新教育課堂一改以往的“教師講、學生聽”或者“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傳統模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團隊合作完成創新產品制作任務。學生根據任務要求,查閱大量資料,整合所學專業知識,制訂設計方案,完成創意制作。期間踐行“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學中創、創中學”創新教育課堂具體實施過程如下:
(一)觀看往屆學生路演,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觀看往屆學生大賽創新項目路演匯報,并在各類創新大賽官網瀏覽全國優秀的案例,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二)引入創新案例,讓學生產生原生創意
通過頭腦風暴、極簡、倍增、解構等創新方法,根據自己發現的問題,查找相關資料,了解問題的原因,尋找問題的關鍵點,針對關鍵點查閱解決方法,擬定出每一組的創新項目。
(三)設計解決方案,查閱大量資料,列出物料清單
設計解決方案,整理查找到的資料,圍繞發現的問題,選擇合適的方法,設計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寫出設計思路,繪制設計圖,列出物料清單。
(四)整合專業知識,正確編寫程序
依照解決方案選取相關電子硬件,學習電子硬件工作原理,學習圖形化編程或代碼編程,根據解決方案編寫合理的程序。
(五)動手實踐學習,制作創新產品
外形結構制作,為作品設計外形結構,設計內部電子硬件布局,學習產品設計和激光切割機使用,學習3D結構設計和3D打印機使用,常用材料的屬性和加工方法,半自動工具使用方法。
(六)完成產品制作,測試產品性能
制作原型產品,將制作好的結構和電子硬件按設計的方案進行組裝,對有問題的地方進行修改,組裝完成后測試產品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如果不能實現預期功能,尋找存在的問題并解決。
(七)美化原型產品,編寫項目報告
優化產品項目,對作品外觀進行美化裝飾,編寫產品項目報告,制作PPT對產品進行功能說明,研發過程中展示產品后期可拓展的空間。
(八)模擬大賽路演,實施科學考評
課程考核采用模擬創新大賽,采取產品解說、現場答辯的方式進行項目路演,考查學生的產品設計、資料收集、團隊合作等綜合能力,由指導教師評分和學生互評,最終采取“教師評分的70%+學生評分的30%”為本門課程考核的最終成績。
四、調查與分析——探討創新教育對于學生的影響
(一)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以西寧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17級各專業學生為調查對象,學生抽樣問卷154份,回收有效問卷154份,樣本容量154份。
(二)調查方法
數據收集方法:為了滿足真實性和可比性,將問卷試題放到網絡問卷星上,通過微信、QQ鏈接等方法發放問卷,以便了解信息。
(三)調查內容
1.“學中創、創中學”創新教育課程對你的是否有幫助?(單選題)
A.幫助很大 B.幫助一般 C.幫助不大
2.你覺得開設的此創新教育課程的難易程度?
A.難度大 B.難度一般 C.非常容易
3.“學中創、創中學”創新教育課程,在上課形式上是否滿意?
A.非常滿意 B.滿意 C.一般滿意 D.不滿意
4.通過“學中創、創中學”創新教育課程的試課,你覺得提升或激發了哪方面能力?
A.思維創新的能力
B.自主學習的能力
C.團隊協作的能力
D.交流溝通的能力
E.動手能力
F.時間管理的能力
G.其他_________
5.通過“學中創、創中學”創新教育課程,在專業知識方面有哪些幫助?
A.電子產品焊接
B.軟件編程
C.二維或三維繪圖
D.市場營銷
E.產品包裝
F.產品的設計
G.其他_________
6.你覺得此創新教育課程中還缺少哪方面培訓課程,有哪些改進的建議或意見?________________
(四)調查結果
1.“學中創、創中學”創新教育課程對你的是否有幫助?
2.你覺得開設的“學中創、創中學”創新教育課程的難易程度?
3.學中創、創中學”創新教育課程,在上課形式上是否滿意?
4.通過“學中創、創中學”創新教育課程的試課,你覺得提升或激發了哪方面能力?
5.通過“學中創、創中學”創新教育,在專業知識方面有哪些幫助?
(五)調查結果分析
從調查結果顯示,93.51%的學生認為學校“學中創、創中學”教學模式創新教育課程有幫助;61.04%的學生表示創新教育課程難度一般,對創新教育課程知識能夠理解并掌握;94.16%的學生對“學中創、創中學”創新教育表示滿意;學生認為通過“學中創、創中學”創新教育課程的試課,提升或激發思維創新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團隊協作的能力、交流溝通的能力、動手能力、時間管理的能力等。
五、“學中創、創中學”創新教育對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
“學中創、創中學”之所以廣受學生歡迎,究其根本,是因為此教學模式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創新人格。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通過“學中創、創中學”創新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理智的好奇心、強烈的求知欲、不斷探索的精神、求實精神、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等。創新精神是創新的基石。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創新的基本本領,主要包括扎實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較寬的知識面,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等。在創新過程中,創新能力又主要表現在信息采集加工能力,善于提出新問題和解決新問題,知識獲取能力,舉一反三及觸類旁通的遷移能力,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創新成果的表達和個性表現能力。
通過“學中創、創中學”的創新教育,學生根據任務檢索專業知識,整合所學過的專業知識,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人格
創新人格是非智力因素。它包括高度的責任心、積極的進取心、堅定的自信心。在創新產品制作過程中,有明確的責任心才會去勤奮學習專業知識,為完成自己的項目制作去努力、去創新。有積極的進取心才能夠將產品做到盡善盡美。有堅定的自信心,才能夠充分認識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從而完成一項創新產品的制作。
六、結語
“學中創、創中學”教學模式的出現改變了傳統授課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新型的自主學習的方法。這種模式更加貼切新形勢下的創新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只是這種教育模式對教師要求更高,需要每一位教師不斷提高個人專業水平與職業素養。創新教育是一項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事業,當今職業教師必須努力探索,認真研究并運用于實踐,為推動本地區創新教育發展水平不懈奮斗。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N].人民日報,2016-03-18.
[2]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N].人民日報,2016-05-20.
[3]學校創新教育與創新素質的研究.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6,18(2).
[4]李赫蠻.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創新人才[J].河南農業,2017(10).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