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立燾


[摘 ? ? ? ? ? 要] ?會計基本技能是會計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會計基本技能課程教學存在教學目標偏低、教學內容不明確、教學安排不合理、教學模式和訓練手段單一、教學考核不全面等問題,導致學生技能水平不高、興趣不濃。
[關 ? ?鍵 ? 詞] ?中等職業學校;會計技能;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5-0252-02
會計基本技能是會計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高超的點鈔及翻打傳票水平是會計專業學生高效準確地完成會計工作的保障。但在筆者從事會計基本技能的教學實踐中發現,會計基本技能課程教學存在教學目標偏低、教學內容標準不明確、教學安排不合理、教學模式和訓練手段單一、教學考核不全面等問題,導致學生技能水平不高,甚至存在畏難等情緒。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筆者在所在的學校中探索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中等職業學校會計技能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中等職業學校會計技能課程存在教學目標偏低、教學內容不明確、教學安排不科學、教學模式及訓練手段單一、教學考核不全面等問題。
(一)教學目標偏低
點鈔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四指四張、單指單張的指法,學會點鈔的基本坐姿、物品擺放、起鈔、點數、扎把、蓋章的規范操作。傳票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認識傳票,掌握翻頁找頁、數字錄入、翻打傳票的規范操作。當前的教學目標往往只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點鈔或傳票翻打方法,但是學生不能熟練且高水平地運用,所以學生點鈔及翻打傳票水平較低,無法滿足諸如技能大賽、成本核算、報表復核等會計工作的要求。
(二)教學內容不明確,安排不科學
當前點鈔教學內容包括坐姿、物品擺放、起鈔、點數、扎鈔、蓋章等。傳票翻打教學內容包括坐姿、物品擺放、翻頁找頁、數字錄、傳票錄、傳票算等。但是具體到傳票翻打的指法技巧,單指多指的起鈔、握鈔、點鈔、扎鈔的操作方法,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標準。另外教學內容安排過于集中且不合理,一個學期或者兩個學期教完點鈔、計算器、傳票等內容,學生往往還沒有將知識進行內化就已經結課了。
(三)教學模式及訓練手段單一
當前會計基本技能的教學主要是課堂講授結合隨堂練習的形式,這樣單一的教學模式和訓練方式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練習技能的積極性,甚至還會讓學生產生訓練乏味,畏難等情緒。
(四)教學考核不全面
點鈔及傳票的考核也不夠全面,僅有終結性評價缺乏形成性評價。另外,當前技能考核僅僅考查了學生點鈔及傳票的速度和準確性,沒有考核學生物品擺放、指法、扎鈔、蓋章等操作規范。
二、中等職業學校會計技能教學改革的方法
針對當前會計基本技能存在的問題,筆者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評價中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改革。
(一)針對全體學生確定更高的教學目標
無論是點鈔還是傳票都針對全體學生確定與技能大賽、會計工作相應的教學目標。點鈔在掌握基本指法的基礎上還要提出高速和準確性的要求,讓學生能夠按照規范的點鈔流程快速準確地清點單把(含扎鈔蓋章),并且第一學期保證清點時間在40秒以內,錯誤張數在4張以內;第二學期5分鐘限時不限量散點分數在80分以上。傳票除了基本指法要求,還應該在10分鐘傳票翻打的速度及準確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第一學期要求指法正確并達到120分為及格;第二學期翻打流暢并達到180分為及格(具體教學目標詳見表1)。
表1 點鈔、傳票教學目標
■
(備注:點鈔以四指四張為例,第一學期目標為點對單把秒數,第二學期為5分鐘內清點分數,以廣東省技能大賽標準計分)
(二)明確教學標準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明確并統一指法等教學內容,會計技能教研組統一研討,將傳票翻打的指法技巧,單指多指的起鈔、握鈔、點鈔、扎鈔等操作方法分別錄制成微課。特別強調點鈔及傳票的指法技術規范,讓不同的任課教師在教授不同的學生時都能按照明確的教學內容及標準執行。技能教師角色從指法教授者轉變為指法研究和指導者。
教學內容根據學生技能認知規律進行科學安排,如點鈔,第一學期應重點教授握把、清點的技術規范,第二學期安排起鈔、扎鈔、蓋章等流程教學內容;傳票,第一學期重點在生于規范學指法、數字盲打方面,第二學期側重于速度和準確率的提高。
(三)改進課堂教學手段,豐富課外輔助訓練
課堂上主要教授操作規范及訓練規范,課外訓練則側重于掌握規范和提高水平。在課堂上改進教學手段,保留傳統講授演示法的同時,增加微格教學、小組對抗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微格教學即微型、片段化教學,將一系列復雜的技能分解為單一技能進行訓練,從細節上讓學生掌握點鈔及傳票規范。小組對抗即采用分組或接龍方式,小組成員分別完成點鈔及翻打傳票訓練,按照時間及準確率分出勝負,以增加課堂對抗性和趣味性。
增加如常規晚自習訓練、點鈔傳票社團訓練、月度技能比賽、技能節比賽、技能鑒定、下企業實踐等多樣化的課外訓練方式,保障日練、周測、月考核以及社團節日等輔助的訓練方式,增加學生的訓練時間,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
(四)加強過程性評價及終結性評測
1.過程性評價
增加對會計基本技能物品擺放、指法、扎鈔、蓋章等的過程性評價。課堂上主要對指法及訓練操作規范的評價,一對一評價是最主要的方式,也涉及班級整體水平評價。課后利用課堂派讓學生拍攝一段點鈔及傳票的視頻并按照很標準、基本規范、有瑕疵、需糾正等四個級別對學生進行指法及訓練規范的評價。
2.終結性評測
每周進行一次速度及準確率的評測。按照每個學生周次成績逐周統計,根據上周測試成績確定下周評測標準,學期中段及期末進行評測。兩個學期結束后組織多次的技能鑒定,制定高標準的技能鑒定標準,并邀請企業一起參與鑒定,促進學生技能水平的提高。點鈔技能鑒定為5分鐘散點,限時不限量;傳票為10分鐘傳票翻打。鑒定成績均按照廣東省技能大賽標準,要求準確率為95%以上(具體技能鑒定標準詳見表2)。
三、中等職業學校會計技能教學小結
筆者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通過提高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豐富課內外教學及訓練方法、完善評價方式的改革,提高了整體學生的技能水平,從原來只能掌握基本的指法到現在點鈔平均得分50分,傳票普遍達到180分及格標準。同時也提高了技能選手的最高水平,通過一學年的學習和訓練,最優秀的學生可以達到5分鐘點鈔140分以上,傳票成績320分以上,為技能大賽的選手選拔做好了充分鋪墊。另外,豐富了教學訓練手段,給學生設定了目標,加強對學生的技能考核及鑒定,也調動了學生學習和技能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曹芳.微課在會計技能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8,86(13):21.
[2]李蔚.微格教學法在點鈔技能訓練中的應用[J].職業教育研究,2009(4):116-117.
[3]林秀麗.淺析中職學校傳票翻打技能教學[J].海峽科學,2017(7):116-118.
編輯 趙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