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嘉麟
摘? 要:本文根據初中體育教學的現狀和特點,探討影響學生體育學習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說明主觀能動性對于體育教學的影響和重要性。同時通過研究學生在初中體育學習階段容易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幫助教師更好地運用心理教學調動學生積極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的心理問題,最終使學生成為體育課上的受益者。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 主觀能動性? 存在問題
中圖分類號:G807.0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a)-0135-02
教育貫穿了整個人少年與青年時期,學習則是一個人終身的使命。隨著新課改執行出現的現代教育理念,已經越來越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自主能力和提高其身體素質上面。想要真正的達到現代教育的目的、解決國內初中體育教育體系中諸多矛盾,首要任務就是意識到新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實現國家和學校開設體育課程的主要目的:鍛煉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發展,提升其綜合素質[1]。
1? 初中體育教學學生主觀能動性提出的依據
初中體育教學與其他教學活動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1 學生方面
我國絕大多數初中生對體育只有一個表面的意識,就是運動和休閑,缺少對國家開設體育課目標的本質認識——鍛煉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發展,提升其綜合素質。于體育課上自主學習的動力與行為更是從沒有出現過,這對于初中體育課的開展造成很不利的影響[2]。
1.2 教師方面
初中體育老師往往直接和學生進行身體和語言的雙重接觸,在其專業領域知識儲備深厚,但是存在著心理和教學方法等理論上創新力度不夠的問題。初中體育教師實踐能力出眾,但將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路徑探索中缺乏鉆研。
1.3 學校和家庭方面
來自考試分數壓力對體育課開展有著極大的沖擊,涉及到體育考試的內容和不相關的內容,老師會區別對待,重點講解或被直接無視掉。新的教學內容若與考試不相關,學生也很難從老師哪里直接學習。而由于體育課的內容千篇一律,無新鮮或趣味性。更加削弱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性,體育課開展更加緩慢。
2? 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意義的釋義
(1)有利于在課堂上形成積極的參與氛圍和調動學生的情感指向。體育教學中的目標是鍛煉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發展,提升其綜合素質。這就和學生自身注意力、興趣和情緒息息相關。想要實現教學中的雙向培養,需要在教師引導的基礎上,學生發自內心的接受和認同同時進行。而在教學過程中積極調動和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在課堂上形成積極的參與氛圍和調動學生的情感指向[3]。
(2)有利于發展現代教學理念。教育理念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以往工業時代,社會的主要人才需求是工業生產技術工人,課堂的主要參與者是教師和教材。而今社會進步,社會的主要人才需求依然轉變成為信息時代的高素質人才,將以知識為本的主體轉變成了以人為本。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就是現代教育理念得最大承載者和體現者,是符合現今社會發展的需求,創造屬于自身獨特價值實現途徑。
(3)有利于促進教育資源的合理分配。新課改所提倡的自主學習主要進行者是學生本身,積極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特質發展自身特長。而不同的學生對于同層次的知識和體育課程有不同的認知程度,那么教育資源就可以按需分配,一方面實現學生自身專長,同時還可以使交流更為便捷,同學之間相互幫助,盡可能利用自身已有的教育資源,將合理分配的教育資源實現最大化利用。
(4)有利于提升初中體育教學效果與質量。有研究指出,學生在學習中存在主動學習與被動學習兩種狀態,而第一種狀態的學生可以有更好的學習效率和更好的精神風貌,于知識的接受程度更高;第二種狀態下的學生學習效率和知識接受度都弱于前者。所以,學生若具有學習自主性,主動地參與體育課堂,對于培養學生的體育課程興趣和塑造學生正確的體育觀都有促進作用。
3? 初中體育課程提升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方法和途徑
(1)轉變教師角色。以往工業時代,社會的主要人才需求是工業生產技術工人,課堂的主要參與者是教師和教材。實踐證明,這種模式并不符合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訴求。伴隨著新課改的執行,體育教師就應該與時俱進,不斷轉變自身角色。在進行初中體育教學時,將以教師為本的主體轉變成了以學生為本,積極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初中體育教師要從內心認同入手,體育教學的學習模式轉變成為引導為主,教導為輔。首先達到自身教師角色的轉變,然后引導學生角色的轉變,從被動接受者轉變成自主學習者,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培養學生學習動機。有以下幾個措施可以采用:①先和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愛好和興趣所在,認識其內心需求和明白其學習困難所在;②在進行體育教學時,關心學生開心之處和對課程不滿意的地方;③根據了解的信心找尋學生最喜歡的教育模式。做好上述三點,對于自己體育課程的優缺點,教師就依然能夠查漏補缺,揚長避短。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做一些調查問卷,教師可以根據問卷結果對埃及的教學計劃進行改良,更易于學生接受;還可以增強教師的自信感,為與學生更好的和合作打下基礎。
(3)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新課改教育體系下的課堂師生關系是互尊互重,平等交流。教師以往指導和俯視學生的位置須得做出改變,與學生平等有愛才是重中之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需要體育老師一心的在教學服務和教學質量上做出研究,付出精力,達到教師和學生雙向合作和互贏。
(4)注意鍛煉學生自身意志力。有研究指出,初中學生心神還處于不定性和較活潑的階段,對學習難以持之以恒,學生意志力薄弱是比較突出的問題。而體育課程在鍛煉學生意志力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力是順勢而為的。所以體育教學的內容不僅可以針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錘煉其堅強的意志力,提升學生自主能動性的下限。
4? 結語
隨著新課改執行出現的現代教育理念,已經越來越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自主能力和提高其身體素質上面。初中體育教學學生的課堂主動參與性雖然較以往提升了很多,但從整體上來依然存在著“整體主動參與不強”的問題。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的教導和實踐方法多種多樣,而調動學生自主積極能動性才是主要任務。各種實例證明,學生自主學習與主觀能動性的推動下,可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更好的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讓學生真正的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可以滿足其內心所求。教師所有的活動設計,都應該基于這一目的,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與交流等方式,達到更好的教育和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目的。作為初中體育教師,不應該以學生的條件作為評判準則,對于身體條件較好的學生應該用更加嚴格的要求,極大的發揮他的優點,調動主觀能動性,使他走向更高的“舞臺”。同時也關心自身學習不得方法和學習較困難的學生,揚起所長、避其所短,用自身的體育知識去幫助他找到屬于他自己的舞臺,調動他積極學習、努力克服身體條件對他的束縛,調動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為讓他在文化與身體并行的大道上走得更遠一些奉獻出自己的一份精力。
參考文獻
[1] 朱志慶.淺析初中體育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3):150-151.
[2] 郁金康.探討在新課程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觀念的變化[J].當代體育科技,2012,2(24):64-65.
[3] 許波.初中體育教學中推進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9(1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