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秀 薛茜
【摘要】土地是農村最主要的資源,也是農民賴以生存的資產,加快農村土地流轉進程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農村土地有序流轉離不開金融市場,金融體系應發揮切實滿足現代化農業產業資金需求,加快農村土地流轉的步伐。
【關鍵字】農村;土地流轉;金融支持
農村土地的自由流轉是農村土地規模經營必由之路,更是實現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全面振興的必經之路。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勢必要為農村土地流轉發揮應有作用。但隨著我國農村土地流轉規模不斷擴大和市場化程度的日益提高,金融在扶持農村土地流轉方面的應有作用發揮的效果卻并不理想。
一、加快農村土地流轉的必要性
(一)提高土地收益實現資源有效配置
我國部分地區農戶小戶分散化耕種,成本高、收益低,平均收益低于農戶外出打工帶來的收益,較高的機會成本迫使農戶在自耕與外包中進行權衡。隨著大量的農村年輕勞動力流出,農戶中老年人占較大比重,自耕效率明顯下降,農村勞動力不足更導致土地拋荒率攀升。農村勞動力短缺、勞動效率過低迫切需要土地“流動”起來,向掌握更多先進耕種技術、更具資金實力、更善于農業管理的“耕種大戶”轉移,實現最優資源組合和配置。
(二)農業現代化亟待破除土地細碎化瓶頸
農業現代化要求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土地細碎化對于現代化農業設備的使用帶來諸多不便。分散的土地會增加現代化農業機具大規模使用的成本,浪費農資用料,加大田間管理難度。土地流轉將分片的土地集中起來,實現集約化耕種與管理,便于現代化工具運用。由分散到集中,不僅能有效保證農戶的土地收益,更可以推動現代化農業技術創新,提高耕種效率,節約物資和人力成本,增加農作物產出量。
二、土地流轉過程中金融支持薄弱的表現
當前農村金融機構具體有政策性銀行、合作性金融機構、商業性銀行和民間金融機構。但是金融支持機構卻存在業務創新不足、服務功能單一的問題。
同時,在農村土地流轉金融業務往來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在基礎的貸款業務中,不良信貸客戶數量逐漸增多,使金融機構的放貸金額逐漸增大,經營成本逐漸提高。因為農業耕種受到自然環境條件的制約,很多因自然環境因素造成的破壞是人為無法控制的,這就導致農業信貸風險增大。再加上,一些信貸工作人員的風險判斷能力和防范能力比較低,控制能力不高,這就會造成信用額度低、收入不穩定等問題,發生造成不按時還款的現象,造成違約率不斷增長。時間久了,金融機構為了規避風險,就會逐漸減少農業信貸的業務。
三、金融機構支持農村土地流轉的對策思考
(一)夯實合作性金融對土地流轉的主力軍作用
農村土地流轉的資金需求要充分發揮信用社在農村地區覆蓋面大廣、消息靈通、形式多樣的優勢。信用社應堅持服務農村的方向,牢固樹立為“三農”服務的宗旨充分夯實合作性金融的主力軍作用,用來解決農村土地流轉資金不足的問題。政府通過降低信用社準備金或補貼等方式提高對農村信用社的扶持力度,同時要相應地出臺一些法律法規,約束農村信用社資金的使用方向,防止出現農村“吸血”、城市“放血”的不合理傾向。
(二)加強政策性金融的指導性作用
中國處于發展階段,而且我國金融市場是不完全競爭市場,尤其是農村金融市場,是一個相對失靈的金融市場,市場機制在此作用有限,所以我們是需要政府適當介入的。一方面,需要政府出臺更多的扶持政策,匯集更多的支農資金。建立政府為主導的信用中介平臺,加大政策性保險的覆蓋面,免除農戶的后顧之憂。另一方面,《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擴大農行的管理范圍,并給予農村土地建設的資金支持與相關扶持,為農村發展開辟道路,讓農業銀行的管理任務與管轄范圍更加清晰。因此,支持農村土地流轉是農發行義不容辭的責任。
(三)完善商業性金融對土地流轉的支持性作用
商業金融是經濟市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金融市場的主力軍。但在我國的實際金融發展中,真正對農村農業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的只有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而且還伴隨著業務越來越商業化、抽走農村資金、存多貸少等問題。商業性金融支持農村土地流轉要從兩個方面提高服務力度。一是完善個人征信業務。目前,相對于農民貸不到款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農民所持有的抵押品不能進行正常抵押。政府應該建立和完善擔保機構,通過“供應鏈金融”的模式,保證農民的貸款渠道。“供應鏈金融”即把農戶與訂貨商、分銷商、零銷商等形成一條供應鏈,民戶可以通過這條供應鏈金融得到貸款。二是完善金融市場準入機制,降低金融進入農村的門檻。
(四)發揮民間融資對土地流轉的便捷性作用
民間金融包括民間借貸、合作性私募基金、典當行、私人錢莊等,它是指由獲得政府批準而建立的正規金融機構之外的金融主體,因此也成為非正規金融。盡管民間金融組織具有缺乏政府的監管、沒有一套合規的交易手續、資金去向無法監管等問題,但是它的融資快、手續簡單、便捷和經營靈活等特點也是顯而易見的,為土地流轉提供了一定的金融支持。對待民間融資,我們不能通過簡單的取締和打壓來降低金融風險,而是應通過政府積極的引導,建立相應的民間金融監管制度,明確民間金融的社會地位和作用,促使民間金融向合法合規方向發展,為農村土地流轉提供便捷的金融支持。
結語
新形勢下,各大金融組織機構要繼續扶持農村的土地流轉金融,為助力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發揮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