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摘要】隨著黑龍江農墾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辦社會職能的深入推進,《北大荒日報》的黨報性質雖然沒有變,但報道方向、經營理念需要向企業報轉型,這就要求編輯須具備企業報的思維和報道理念。本文試以《北大荒日報》為例對企業報編輯應具備的素質展開探索和分析。
【關鍵詞】企業報;政治素養;思維轉變;創新意識
近些年來,新媒體對傳統媒體尤其是紙質媒體帶來了巨大沖擊,這就要求紙媒必須加快轉型發展。而作為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農墾總局)黨報的《北大荒日報》來說,在墾區改革進入關鍵時期,不僅報紙的經營理念將迎來巨大變化,報道的側重點從過去的政府職能為主、企業報道為輔轉向政治宣傳、企業報道同步進行。如何能夠發揮好企業報的功能,這就要求作為一名企業報編輯需要適應角色的轉變,及時轉變觀念。
一、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
報紙是黨的喉舌,傳遞好黨的聲音是報紙的根本任務,更是搭建在政府與百姓之間的橋梁。作為一名報紙編輯來講,首要任務就是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始終以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己任,及時、準確地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第一時間傳遞給受眾,切實傳遞正能量,擔負起宣傳正確思想、做好輿論引導的使命。企業報作為一個企業的喉舌,更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這就需要編輯在稿件編寫過程中既要堅持黨報的性質不動搖,又要結合企業報的特點。
企業報編輯應及時了解國家、行業主管部門有關新聞出版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并結合省級新聞主管部門出臺的最新要求和規定進行報道。比如,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東北三省考察第一站來到建三江管理局,《北大荒日報》嚴格按照國家、省級新聞主管部門的要求第一時間轉發新華社、《人民日報》《黑龍江日報》等中央、省內主要媒體的報道,同時迅速展開自選動作,開辟專欄刊發墾區各級黨政機關、企業、農(牧)場職工收聽收看總書記考察的新聞報道,編輯及時組織報道員將部分與總書記親密接觸的墾區一線職工的體會、感受、觸動以通訊的形式第一時間刊發,引起了較大反響。
二、及時更新專業知識做支撐
首先需要編輯有足夠的改寫能力,需要在各類斑駁的稿件中敏銳地選取新聞性強、形式靈活、體現企業特點的稿件,并迅速對稿件進行精練,去粗取精。
其次,編輯要有扎實的文字功底,善于運用靈活的表達方式改寫稿件,進一步增加稿件的可讀性,增強稿件的代入感,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對滿篇不知所謂、滿是有用的廢話的稿件通過細讀迅速進行提煉和概括,從中選取新聞點,圍繞新聞點進行重組和改寫,以準確表達稿件所要反應的新聞點,恰當的表達出新聞事件本身所蘊含的真實性與時效性。
三、注重開拓創新,增強報紙生命力
(1)獨特的視角。與黨報相比,企業報更需要編輯在策劃上下功夫,通過獨特的視角來觀察和表達新聞。這就要求編輯要因地制宜找出報紙的特殊性,具備精品意識,打造精品欄目。選取新聞必須與企業實際、改革方向、未來戰略等方面工作相契合,這樣不僅能夠找到企業獨特的一面,更能在稿件中充分體現企業的特點。編輯還要將新聞的立意、欄目、版式、圖片運用等因素靈活融合在一起,也就是內容和形式上大膽創新,使稿件更加生動、形象,更加直觀地向墾區職工傳遞正能量,營造積極向上的局面。
(2)深入生產一線。一名好的企業報編輯坐在辦公室里是不行的,要主動走出去,深入生產、研究、銷售一線,與企業管理層、員工、科研人員深入細致的交談,及時了解企業上下發生的最新變化,第一時間掌握真實的情況,發現鮮活的新聞事件。同時,通過深入生產一線,能夠了解管理層、企業員工、農(牧)場(分公司)職工喜歡什么,找出他們的興趣點,也就是俗稱的“賣點”,以便在稿件編輯過程中能夠契合他們的需求,打造大家喜聞樂見的作品。
(3)組織好通訊員隊伍。對于黑龍江墾區來說,幅員遼闊,各農(牧)場(分公司)較為分散,稿件主要依靠報道員提供,他們更接近新聞的源頭,這就需要編輯具備出色的溝通和協調能力,有意識地引導和打造報道員隊伍。在稿件編輯過程中與基層通訊員多溝通、多交流,引導他們的報道方向,及時發現有價值的新聞,進一步提高稿件質量和品牌形象。
四、切實增強責任意識
對于一名報紙編輯來說,責任意識任何時候都不過時,只有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嚴把稿件質量關,才能有助于延續報紙的生命力。
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準確把握新聞宣傳主基調,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切實擔負起報紙的社會責任。在編審稿件工作時,要把好關,做到嚴謹審稿、仔細校對,對每篇稿件做到細讀、細編、細審,把好編審關。要注意稿件漢語語法、修辭及標點等基礎常識,對每一處用法都要認真嚴謹。在編稿和閱讀的過程中,盡量做到耐心細致、反復推敲,并及時與通訊員溝通,補齊新聞要素,把好最后一道關口。
結語
一份企業報能否辦好,取決于編輯的整體水平。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編輯,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堅持不斷地學習去更新知識,成為一個多面手,只有如此,方可對得起這個職業,對得起讀者和企業的期盼。